黄晓军教授团队科技成果亮相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十三五”时期,我国科技事业加快发展,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在基础前沿、战略高技术、民生科技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近日,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近日在北京展览馆举行。1300多件实物、200多件模型集中展示我国“十三五”以来科技创新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以及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

本次展览中,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黄晓军教授团队“非体外去T单倍型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体系”——即“北京方案”,亮相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愈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重症血液病最有效方法之一,国际公认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HLA)单倍型相合(半相合)移植难以实现。而要找到HLA相合的供者,兄弟姐妹之间几率只有1/4,父母与子女概率为0,骨髓库找到供者概率仅为10%左右。全球年均供者来源缺口超过10万,因此供者来源匮乏是血液病的世界性难题。

近20年来,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黄晓军团队突破细胞因子诱导免疫耐受、改善造血微环境促进造血干细胞植入等关键技术,首创国际公认的非体外去T单倍型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体系,使得“父母供子女”“子女供父母”等移植模式取得与同胞相合、骨髓库移植疗效一致。2016年该体系被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世界骨髓移植协会(Worldwide Network for Blood & Marrow Transplantation) 命名为“北京方案(Beijing Protocol)”。

“北京方案”得到我国150余家移植中心及意大利、以色列等十余家海外中心应用,覆盖全球单倍型移植病例50%以上,单倍型供者近6年超越HLA相合同胞成为我国排名首位的造血干细胞来源(比例达60%)。“北京方案”核心技术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创新技术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始终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以“一二三工程”为总体发展思路,加强顶层设计,立足于促进医学科技发展,充分发挥大学医院学科和人才优势,加强服务平台支撑,在临床医疗难点、热点和关键领域开展研究,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让科技造福临床。

(国家血液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