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专家聚阜平 基层帮扶为人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第十批赴阜平医疗队圆满完成任务
2021年3月22日-2021年6月27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第十批医疗队赴河北保定阜平县医院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医疗帮扶工作。本批医疗队共4名队员,分别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赵婷副主任医师、妇产科王世言主治医师、胸外科王少东主治医师和麻醉科刘硕主治医师。他们在自己的学科领域都有着多年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责任心强,乐于奉献,在阜平基层锻炼期间,全体医疗队员牢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领导的要求,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扎实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医疗队员到达阜平后,在阜平县医院的统一安排下,队员们简单安排好自己的起居生活后,就开始积极投入到工作中。首先,与阜平县医院的各级领导及各相关科室主任进行座谈,充分了解了医院和各科室的具体情况及迫切需求。将本批医疗队的帮扶工作重点定为规范临床诊疗,开展部分新技术,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工作等。
踏实做好临床解决实际困难
四位医疗队员都是临床科室的医生,大家很快投入到日常工作中,希望利用自己专业能力切实解决临床遇到的实际问题。
在内科病房住院的大多是高龄患者,并发症多,队长血液科赵婷副主任医师每天早交班后进行病房查房,凭借较丰富的临床经验,与各级医生就疑难病例进行讨论,理清诊治思路,结合指南规范提出解决方案。除了对贫血等专业学科内容进行教学查房及专题讲座外,还根据综合科室的需求,进行抗细菌药物应用的规范化培训。组织内科医师与微生物室人员一起学习探讨微生物标本送检、报告解读等相关知识,加强面对面交流,并协助病房制定了标本采集及送检流程。她还应邀参加妇产科、ICU、骨科等科室20多人次病例会诊,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诊治意见,并且追踪病人后续情况,直至临床问题得以妥善解决,受到相关科室的一致好评。在门诊期间,通过对患者的耐心讲解,提高了他们对血液疾病的认识,树立了其规范治疗、定期随访的就医理念。
妇产科王世言主治医师针对基层患者体检意识欠缺的问题,积极推动门诊宫颈癌筛查的普及。在病房里参与疑难病例讨论,就产科合并症患者的产程管理、妇科急腹症的处理等疑难情况给予具体指导,并指导疑难病例的书写。针对特殊病例进行PBL授课,结合子痫前期患者实例,进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多个不同版本指南的讲解,对终止妊娠时机进行详细解读,并成功解决数个患者的围分娩期处理。对专业领域的盆腔器官脱垂进行授课讲解,为基层医院妇产科同事解决了平时遇到的相关难题。针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宫腔镜手术、内膜癌等常见问题,进行最新版专家共识或指南的解读,强化循证医学的理念,使基层医师对相关疾病有了更新的认识。在手术操作上,带台进行宫外孕及瘢痕子宫剖宫产手术讲解,台下指导卵巢肿物破裂及宫外孕手术操作。在科室管理方面,协助修改关于异位妊娠的知情同意书,改进产后出血抢救演练流程,强调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产程管理等。
麻醉科刘硕主治医师发现县医院麻醉科软硬件实力偏弱,气管插管遇到困难气道的几率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除应用可视喉镜外,特意准备了适合基层医院的气管插管工具——弹性探条,并且对所有的麻醉医生都进行了气道管理的培训,效果很显著,明显提高了气管插管成功率。超声现在已普遍应用于大医院神经阻滞操作中,刘硕医生开展了超声+神经刺激仪神经阻滞的新技术,阻滞效果准确性提高,在骨科手术中尤为突出,使外科医生的满意度增加,患者的术后康复也更加快速。
胸外科王少东主治医师在帮扶期间,积极参加科室医疗救治工作,对疑难病人进行查房,及时了解掌握病情,并协助完成会诊工作,讨论救治方案及意见,促进病人早日合理救治和康复。在支援期间,对肺结节患者,给予重点指导,开展肺癌筛查与治疗的相关讲座,不断强化健康宣教,提高大家防病治病的意识。利用查房带教与科室工作人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通过典型病例的分析将一些国内外领域的学科新进展带到基层医院,提高了基层医生的业务水平。
三个月帮扶期间,全医疗队共完成门诊量300余人次、科内查房162次、抢救5次、参与手术90台次、会诊37人次。院级讲座4次,科级讲座14次。医疗队员们严谨的医风、精湛的医术和热情的工作态度受到阜平县医院的高度评价,也获得阜平县患者们的一致肯定和好评。
结合当地现状 开展创新技术
初来阜平县医院时,正值“全国麻醉周”,今年的主题是“疫情防控救重症,分娩镇痛护新生”。“分娩镇痛”这项业务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已开展十余年,技术成熟,得到了产妇及家属、产科医生的广泛认可。看到阜平县尚未开展此技术,麻醉科刘硕医师、妇产科王世言医师主动与医务科开会商议,推动开展“分娩镇痛”技术的应用。2021年4月7日,首先举办“分娩镇痛”宣传义诊活动,经过前期在医院的微信公众号上的宣传,当天来义诊的准妈妈们络绎不绝,大家都对分娩镇痛非常感兴趣。义诊结束后,产科医生结合待产妇的自身条件对其进行“无痛分娩”的宣教,然后根据患者意愿,麻醉医生评估后决定实施“分娩镇痛术”。刘硕医师还根据最新指南,对所有麻醉科医生进行统一的分娩技术操作相关培训,使这项技术的实施切实落地。在帮扶期间,阜平县医院已开展多例“分娩镇痛术”,使产妇真正能减轻生产的痛苦,得到了患者、产科医生的一致好评。
外周血涂片血细胞分析是血液系统疾病基本且必须的临床检查项目,为了更好地为临床服务,血液科赵婷医师多次与实验室主任进行沟通,依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细胞形态室的技术支持,帮助县医院准备试剂和器材、制定规范的操作步骤、进行人员培训、提供相关教材,并与该实验室技术人员一起亲自动手,染色、读片等,克服各种困难,目前该检验项目已可以初步开展。
加强技能培训 提高操作水平
医疗水平的提高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加强技能培训也是此次支援的重要部分。气管插管和环甲膜穿刺作为抢救技术是每位医护人员都应该掌握的必备技能,阜平县医院院长和医务科主任都非常重视对这项技能的培训。麻醉科刘硕医师“临危受命”,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和人民医院麻醉科制作的气管插管视频,向阜平县医院的全体医护认真讲授这两项技能的具体操作方法,并且通过work shop的形式让大家在模拟人上面进行练习,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由于该培训在全体医护人员中反响强烈,受内科邀请,她再次对内科的医护人员进行了面罩通气和气管插管的培训,与血液科赵婷医师共同参与了内科CPR、电除颤等急救演练。经过一系列培训,大家能较熟练地掌握了规范操作,提高了应急处置水平。
为了提高年轻医师临床操作水平,医疗队还积极配合医院开展执业医师操作技能培训。赵婷医师认真准备教材、视频、器具,进行了骨髓穿刺、腰椎穿刺的培训;王世言医师进行刷手、消毒、铺巾、穿脱手术衣以及戴无菌手套等基本技能培训;王少东医师详细讲解切开、缝合、结扎、止血及换药拆线等外科基本操作。大家通过耐心细致讲解、手把手教授,提高了年轻医师们操作水平,也为他们顺利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奠定了基础。
三个月时间很快过去了,这里的工作生活给大家留下了难忘印象。对口医疗支援工作像一条纽带,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疗队与革命老区的医务工作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关系和友谊。同时,队员们也看到了医疗资源的分配不平衡,特别是基层医院医疗卫生条件急需改善,医疗技术亟待提高。在这段时间里,阜平县医院的领导、科主任及同事们在工作、生活上均给予了极大的关怀和帮助,彼此之间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医疗队员之间相互关心,彼此帮助,在忙碌的工作之余,队员们还参观了红色教育基地、革命纪念馆,感受着近年来革命老区的巨大变化和当地人民的淳朴善良。大家衷心希望自己的帮扶工作能为阜平县医院的发展、提高当地的医疗水平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血液科赵婷工作照
妇产科王世言工作照
胸外科王少东工作照
麻醉科刘硕工作照
(来源:人民医院第10批赴阜平基层锻炼医疗队队长 血液科 赵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