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医院曹珊副主任医师的援藏日记:让内镜技术在雪域高原生根发芽

【编者按】“组团式”援藏是党中央的重要战略决策。自2015年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响应国家号召,对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进行“组团式”医疗帮扶。2021年7月26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第七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的六名援藏医疗专家抵藏,开启为期一年的医疗援藏工作。

让我们一起翻开医院第七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长、消化内科曹珊副主任医师的援藏日记,来听听她在这雪域高原上的所感、所想——

去年七月,我们在雪域高原最美的季节,来到西藏。当时刚刚落地的我们,被澄澈高远的蓝天与突然袭来的缺氧震撼到,那种感觉至今仍然记忆犹新;临行前,消化内科主任刘玉兰教授的谆谆叮咛,一直回响在耳畔,一定要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术运用到临床工作当中去。

经过一周的环境适应与工作交接后,我们迅速融入医院、融入科室。

内镜治疗消化道出血 精准有效

雪域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这里特殊的民族生活习惯和高寒缺氧的环境,使得西藏地区消化系统疾病的疾病谱与内地存在较大的差异,肝硬化的发病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肝硬化以慢性乙型肝炎和酒精性肝病为主要病因,当地大部分患者早期诊断及治疗意识不足,当就诊时多数患者已经处于失代偿期,出现了腹水、消化道出血等表现。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此类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严重威胁患者生命。

次仁,一个地道藏族汉子,2年前被诊断为乙肝后肝硬化,因为出现呕血来到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进行救治。经过急诊补液、输血、降低门脉压力等一系列治疗之后,出血停止,收入消化科病房进一步治疗。可是,入院第二天,次仁又再次出现大量呕血,出血量达1000ml!

针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早期采取及时有效的止血是治疗的关键。除常规药物治疗外,内镜治疗是目前公认有效的一项治疗方式。我紧急与科室主任联系家属谈话,交代内镜下治疗的必要性及风险,征得家属同意后,迅速联系麻醉科安排急诊手术,并联系血库备血。

感谢所有的相关科室的绿色通道,患者很快被转运到手术室。我在内镜下发现贲门下方一处静脉曲张正在喷血,胃腔内有大量积血。

我立即采用内镜下组织胶联合聚桂醇的三明治注射方法,经内镜注射入曲张静脉,有效地闭塞血管和控制曲张静脉出血。精准的注射,阻塞了汩汩出血的静脉,出血终于止住了!我的一颗心也终于放下。

然而,内镜治疗虽拥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但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消化道大出血等情况,这对操作医生的专业技术及突发状况应变能力要求相当高。如何让更多的当地医生规范掌握该项技术,成功帮助更多像次仁一样的患者?那就一定要让内镜治疗消化道出血技术在雪域高原落地生根。

半年来,我与当地科室主任一起,完善了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诊疗常规、确定了常规手术时间,通过师带徒、床旁教学等形式,详细讲解内镜下治疗相关知识、操作要点及术后注意事项,让更多的当地医生掌握这项技术,目前已开展食管胃静脉曲张的急诊及常规内镜下治疗30余例,让更多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患者得到有效救治。

内镜治疗内痔痛苦小、疗效好

在我国痔病的发病率很高,在西藏地区也不例外。

拉巴,一位需要长期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这次反复便血2个月,入院的时候血红蛋白40g/L,只有正常的1/3。完善结肠镜检查后,发现拉巴患有内痔伴活动性出血。考虑到患者的基础疾病,我们与普外科、肾内科的联合会诊讨论治疗方案,决定为患者行内镜下内痔的硬化术。

内镜下内痔治疗,包括内镜下内痔硬化和套扎治疗,与手术治疗相比,痛苦性小,住院天数短,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的支持下,我迅速启动了内痔内镜下治疗的新技术申请,与当地科室一起开展内镜下内痔的套扎术及硬化术,治疗内痔出血及脱垂患者。术后患者均反应良好,治疗效果确切。

拉巴接受内镜手术后,出血立即停止,第2天就可以下床活动了!当我去探访他时,他冲我微笑着伸出大拇指,这淳朴的笑容,就像拉萨的暖阳。

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科刘玉兰教授及团队的大力支持下,我与当地主任及同事一起,积极开展内镜下治疗的新技术,加强年轻医生临床思维的培养及内镜基本功的训练,充分发挥“组团式”援藏多学科协作的优势,积极救治患者。

一年的时间对于个人、对于家庭来说是漫长的,但对于援藏工作来讲是短暂的。在剩余的4个月的时间,我要继续努力为雪域高原留下更多带不走的技术,以实际行动书写“人民人”的责任和担当。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