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临床科学家培养计划”指导委员会筹委会 (扩大)工作会议顺利召开
2022年10月18日,“北京大学临床科学家培养计划”指导委员会筹委会(扩大)工作会议在医学部逸夫楼209会议室顺利召开。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乔杰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院士,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陈鹏教授,大学科学研究部部长谢冰教授,大学人事部部长、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院长方方教授,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吴虹教授,工学院院长段慧玲教授,基础医学院院长万有教授,药学院院长周德敏教授,公共卫生学院院长詹思延教授,肿瘤医院李子禹院长,各附属医院科研副院长,本部及医学部多个学院的拟聘导师以及多位青年医师代表参加本次会议,会议由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王嘉东教授主持。
本次大会是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聚焦临床科学家,探索医学高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一次重要集会。医学部副主任王嘉东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即将发布的“北京大学临床科学家培养计划”是“北大医学科技创新全生命周期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临床医学+X”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以及提升医院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抓手。相较于以“合作项目”为纽带的交叉融合,以“人”为纽带的合作方式将能够进一步构建更为紧密的临床与基础学科的交叉融合模式。后续,为更好地推进并落实临床科学家培养计划,学校将成立培养指导委员会,本次会议是作为筹委会扩大会议的第一次工作会议举行,通过会议广泛听取建议、做好顶层设计、夯实工作基础。
医学部学科办主任徐明教授就“临床科学家培养计划”的立项背景、前期筹备工作和指南方案(讨论稿)进行了汇报。专项以加强临床医学与多学科交叉融合、进一步提升临床医院人才队伍科技创新能力为出发点,重点支持一批临床医生从临床诊疗实际需求和难题出发,凝练高水平临床科学问题,通过基础研究导师团队的指导培养,最终系统化提升开展科学研究的学术水平。此外,徐明主任就专项支持力度、培养方式、重点任务领域、申报与遴选方式、组织实施等内容以及指导委员会筹建的相关工作安排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解读。
讨论环节,与会专家对项目设立意义和前期筹备工作给予了高度认可,并围绕项目执行期、遴选过程、激励与评价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宝贵意见及建议。过程中,医学部主任乔杰院士不时回应,同专家们聚焦本专项实施过程中共同关切的关键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在特邀发言环节,本部科研部谢冰部长表示了对该计划“人才项目”定位的高度肯定,并表示将大力支持该工作的推进。本部学科办陈鹏主任表示顶尖学科发展以及人才环境建设是未来大学整体学科建设的重要方向,北大医学在前期已在顶尖学科发展上做出了整体布局,本次临床科学家培养计划的提出是助力临床学科环境建设、提升整体人才队伍发展水平的又一举措,本部与医学部学科办将协同推动该项目的顺利实施。
乔杰校长对来自生命科学、化学、新工科、药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领域多学科导师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在会议总结中,她指出北京大学附属综合及专科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尤其是科技创新力量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设立“临床科学家培养计划”专项具有重要意义和紧迫性。临床科学家是未来能够带领学科团队探索医学未知,用科技创新助力医学发展的重要领军型人才。“风物长宜放眼量”,医院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北京大学附属医院对于解决疑难危重险疾病所需担负起的重要社会责任,更要以长远的眼光看待临床科研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对于临床科学家培养计划后续工作的具体开展,乔杰校长提出了三点殷切希望和重要指示:一是要“顶层设计好”,医院、医学部、本部多方联动做好政策和机制保障;二是要“过程管理好”,真正做到“量体裁衣、一人一策”,使得临床医师的医学科学研究学术水平得到系统性的提升;三是“成效跟踪好”,加强动态管理,做出“真成效”。新起点、新征程、新希望,北大医学要继续坚持“科技强医、人才强医”战略,加快发现和培养一批“有热情、有冲劲、有志向”的临床青年医师,帮助他们朝着推动临床医学科技创新、引领未来医学发展的优秀临床科学家成长之路迈进。
延伸速览:
“北大医学科技创新全生命周期人才培养体系”
后续请各相关单位及时关注“北京大学临床科学家培养计划”指南的发布信息,同时北大医学科技创新全生命周期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其他相关专项也将陆续发布,请持续关注~
北京大学医学部学科建设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