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科学知识与专业力量守护好我们的校园——专访北大疫情防控专家组组长、北大第一医院李六亿教授
“是食堂打来的,咨询取餐过程中做好防护的注意事项。”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北大第一医院李六亿教授的电话铃声多次响起,都是学校各单位向她咨询关于疫情防控的问题。
近日,北大专门成立了疫情防控专家指导组,对学校人员的健康监测、核酸检测、校医院就医流程、校园感控管理等方方面面进行指导,李六亿教授有了新的身份——专家组组长,她正在带领团队,用专业的力量和丰富的抗疫经验,为筑牢校园安全屏障保驾护航。
强强联合,迅速行动
近期,北京市的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学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通过发挥北大专业优势提升疫情防控工作成效,多次调研并召开会议部署相关工作。根据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决定,经医学部统筹协调、各附属医院大力支持,5月19日,学校疫情防控专家组正式组建,专家组由李六亿、人民医院匡季秋、北医三院袁晓宁、首钢医院李琪、国际医院刘坤等5位北大在京的5家综合医院院感科主任组成,他们都在感控领域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专家组将为学校疫情防控政策制定提供建议,为全校各单位及附属医院疫情防控工作进行指导。
专家组成员(从左至右:李六亿、匡季秋、袁晓宁、李琪、刘坤)
专家组成立第一天,就马不停蹄开始了调研工作。“我们对校医院、医学部医院、昌平新校区健康观测点以及核酸检测点进行了调研,将发现的问题收集起来,会上进行讨论。能解决的当场就解决。”李六亿说。
做好学校医院预检分诊工作是疫情防控重要一环。医学部医院没有设立发热门诊,有发热症状的患者需要转诊到北医三院就诊,为了进一步排除疫情传播的风险,李六亿建议医院与患者签订到三院发热门诊就诊承诺书,确保转诊患者到相应医院就诊,同时与转诊医院做好核对工作,确保患者在转诊过程中实现闭环管理。”
住在畅春园学生健康监测点的工作人员需较长时间在闭环内工作,他们只能在楼内有限的空间内活动。李六亿在调研时提议将监测点旁边的一块空地改造为工作人员的活动空间,改善工作人员的工作条件。
李六亿指导医学部核酸检测工作
调研之外,团队承担着疫情防控咨询方面的工作。“陌生号码来电我都会接,因为不知道有没有紧急情况。”为校内各部门解答问题已成为李六亿的工作日常。目前,专家组通过电话、微信群沟通的方式解答学校各单位疫情防控中遇到的问题。“比如,我们为医院确定为密接的血透患者提供治疗和护理建议,做到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不影响患者的治疗。”
“虽然面对的很多情况都是全新的,但有北大医学学科作为强大支撑,有经历过多次疫情考验的医务工作者的辛勤付出,我们有信心攻克新的难题,提供科学合理的方案,为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筑起更为坚实的保障。”李六亿说道。
袁晓宁调研昌平新校区健康观测点
精准管理传递温度
刚成立3天,专家组就针对学生健康观测管理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调研,进行了科学的论证。目的就是要尽最大努力,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实现精准化管理。
“观测时间越长越保险,但不是越长越好,我们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最大努力实现精准化管理,任何决策都需要有依据、符合科学。”
李六亿和同事们把各方面的问题带到例会上,专家组从晚上8点讨论到快11点,小组成员从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流行病学特点出发,结合国家、北京市的政策反复讨论琢磨,就分层管理达成共识,形成了细致扎实的工作方案。
在专家组的建议下,昌平校区的健康观测点还进一步做了优化、改进,为安全监测再增加一道“保险”。
精细化的校园疫情管理,让校园既安全,又有“温度”。
“问题不能过夜”
“无论多忙,也要确保‘问题不过夜’”。在李六亿看来,疫情防控就是和时间赛跑,当天遇到的问题绝不能拖。尽管小组成员还要承担医院繁重的日常工作,但依然保证当日问题当日解决。
尽管刚成立不到一周,工作组已经摸索出一些规律,形成了一套颇为高效的工作机制。
专家组线上例会
小组成员每天把发现的问题、难点和经验、发布的文件等及时在组内沟通。每天晚上10点召开例会,传达北京市及学校疫情防控最新要求,总结当天工作,部署第二天工作,汇报近期重要任务进展,对疑难问题进行交流讨论。每次会议形成会议纪要。每天的工作内容、工作推进情况建立台账,以备工作决策需要。
为使效率进一步提升,李六亿的团队这几天正在考虑建立院感防控工作咨询沟通平台。平台建立后,可更为高效地收集全校各单位对疫情防控问题的咨询需求。专家组看到问题经沟通后由相关领域的专家及时回复,使得问题的解答更为专业和准确。
李六亿说,下一阶段,要在健康监测点感染防控管理、学生转运工具管理等一些常见的疫情防控共性问题上找到规律,逐步形成北京大学疫情防控和常态管理的工作方案。“所有师生都能按照制度和规定去做,这样使我们的工作能够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尽可能弥补短板。”
李六亿近期为师生作了一场疫情知识讲座,讲述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临床特征、流行特点,以及校园疫情感染防控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疫情防控,要求每一个人都要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聚餐不聚会,戴好口罩,做好手部卫生和咳嗽礼仪,勤通风和做好环境卫生等。坚守住这些最基本的原则,其实就是最重要的。”在李六亿看来,校园防控屏障的巩固要靠专家和每位师生的共同努力。
“专家组将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制度,用北大医学的专业力量,为学校各单位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师生提供指导,为师生在这段特殊时期安心于学业和工作贡献专业力量。”李六亿说。
(北京大学新闻网)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