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召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动员会暨2022年科研工作中期研讨会

2022年11月19日上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召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动员会暨2022年科研工作中期研讨会。会议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规定,通过线上会议的方式进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董尔丹院士作为特邀嘉宾做专题报告。医院党政领导班子、临床医技科室负责人、研究所所长、科研平台负责人等参加会议。研讨会由医院科研副院长赵翔宇和科研处处长申占龙主持。

2022年初,医院行政领导班子换届以来,吹响了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号角,确定了“一二三四工程”作为医院发展战略,广泛凝聚共识,快速提升士气,全面鼓舞干劲,医院科研工作取得一系列成绩。截至2022年10月,医院共获科研总经费近3.5亿,创历史新高,其中作为首席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5项总经费近1.2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批总直接费用逾3000万元,姜保国院士参与承担1项交叉科学部基础科学中心项目。

医院专家分别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等6项科技成果奖。王俊院士获谈家桢生命科学奖成就奖,黄晓军教授获光华工程科技奖,申占龙教授获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青年科学家奖。专利授权已经超过去年全年数量。郭卫教授项目转化金额500万元,已完成公示。胸外科陈克终、血液科裴旭颖、胸外科李浩、消化内科徐俊、血液科朱晓璐分别入选国家、省部级人才计划。姜保国院士领衔的创伤救治与神经再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通过建设验收。医院目前拥有国家血液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在内的17个科技创新基地。

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2022年发布的“2021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排行榜”中,医院五年总科技量值(ASTEM)排名全国第16位,北京市第4位。2021年度综合科技量值排名全国第18位,北京市第6位。12个学科进入全国前20名,22个学科进入全国前50名,27个学科进入全国前100名。其中,血液病学学科科技量值排名全国第2位,风湿病学与自体免疫病学学科科技量值排名全国第4位,胸外科学学科科技量值排名全国第8位,眼科学和心血管外科学学科科技量值排名全国第9位,保持着领先的学术地位。

医院优势学科众多,拥有优质的临床资源;但近几年因为空间受限等原因,科研工作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如何因地制宜利用有限的资源和空间实现人民医院进一步高质量发展、如何扎实做到提升医院科技影响力,成为医院领导班子成员、学科带头人和全院员工共同思考的问题。

此次大会群策群力、凝聚共识,进一步统一思想、担当作为,以科技创新为使命,以学科梯队为力量,以项目申报为抓手,认真谋划医院科研发展大计。

王俊院长致欢迎词,王俊院长指出,学科带头人要充分意识到科技创新对于学科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抓手,梳理学科发展重点方向,凝练前沿科学问题,明确学科自身定位,动员符合要求的科室人员全员申报。在申报过程中,医院科研处也会通过系列举措,协助大家提高项目申报质量。

各位学科带头人也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投身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指南编写和智库组建工作。从国家战略需求、从行业学科视角参与顶层谋划,并积极鼓励学科骨干参与到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组织工作中来。在创新中明确方向,在学科中积累声誉,承担起大学附属研究型医院在科技创新方面的责任和使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拼搏创新、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医院百年精神。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董尔丹院士作报告。他从科技创新与发展战略,人才培养与政策管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三个方面对科技创新对于学科发展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阐述,详细解读大学附属医院的内涵和任务、功能和职能,比较了现有科技评价排行榜对大学附属医院的指挥棒的异同和优势;从政策管理的角度强调了科技政策和管理是促进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和有效保障。

董尔丹院士强调了医学科学家培养的重要性,应从机制体制上给予支撑。他赞同王俊院士提出的“医、教、研、管、服协同发展”的重要性,希望医院充分意识到“两轮、两力”的作用,在科技管理的支撑作用下,以目标导向和兴趣导向,积极推动科技创新。

风湿免疫研究所所长栗占国教授作报告。他指出,作为优秀的临床医生,应明确定位和目标,承担起对常见病、疑难病的诊疗和科学研究的责任,充分利用人民医院丰富的临床优势,以临床为主、兼顾基础研究;结合学科发展方向和自身的兴趣方向,开展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承担起团队的部分工作;学科做好资源分配和人才成长支撑。

栗占国教授认为,科学研究要源于临床、重视合作,学科建设要临床过硬、学术为本,人才成长要深耕细作、甘于寂寞。他强调,努力成为一流的临床科室,做优秀的临床医生,是作为大学附属医院的‘人民人’的责任和担当。

赵翔宇副院长作“2022年度医院科研中期科研总结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动员”,赵翔宇副院长对医院2022年1月-10月的科研工作进行了总结,并进一步指出,医院后续将针对重大项目,按照“三级联动”、“四个层次”、“六个节点”精心组织,充分沟通,信息共享。做好申报动员、标书修改、答辩辅导等全过程服务,提升申报质量;紧抓科研人才培育工作,依托医院卓越青年、学术新星,做好跟踪支持与服务;健全交流平台,营造学术氛围;建立个人科研评估体系及学科科研评估体系,引导和激励青年人才的科研积极性;升级科研信息系统,包括科研管理系统、动物管理系统、临床试验与伦理系统等。优化科研平台服务,推进院内科研平台充分开放与共享,拓展医院与大学、企业合作平台的建立,加快研究型病房建设。

赵院长对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报流程和具体服务举措进行了介绍,动员各学科主任和团队人员积极申报。

讨论环节由科研处处长申占龙主持,学科带头人纷纷发言,指出影响学科科研水平提升的瓶颈问题,赵翔宇副院长逐一给予了解答,并表示针对科研人才培养领域的卡点问题会正在着手进行疏通,医院致力于加快建设符合国家战略的人才力量、努力培养更多的大师、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学人才、临床医学科学家,夯实医院和学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本次会议紧紧围绕国家科技创新战略方向,着眼医院科研现状,全面总结医院前十个月的成绩,盘点医院科研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短板,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对医院未来的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基金申报等工作进行了部署。通过本次会议,全院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振奋精神、担当作为,以问题为导向,认真谋划医院高质量科研发展。

(人民医院)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