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守雪域高原 守好生命防线
“组团式”援藏是党中央的重要战略决策。自2015年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响应国家号召,对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进行“组团式”医疗帮扶。2021年7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第七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的六名援藏医疗专家抵藏,开启为期一年的医疗援藏工作。
近日,来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援藏医疗队员赵慧颖副主任医师与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合力成功救治一例高原性脑水肿、高原性肺水肿、多器官功能不全的患者。
生死时速!援建工人高反严重命悬一线
“赵医生!赵医生!急诊科转来一位呼吸衰竭的昏迷患者!”夜里十点,忙碌了一天回到宿舍准备休息的赵慧颖副主任医师被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紧急呼叫。
患者小王是援建西藏公路建设人员,4天前才刚刚进藏,因为无法适应高原生活一直在自己的房间休息,援建队友见怎么也联系不上他于是破门进入,意外发现小王已经昏迷!大家合力紧急将小王送到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急诊。
小王病情非常危重——双肺严重水肿、脑水肿、昏迷、呼吸衰竭、肾功能不全,并且昏迷及缺氧的具体时间不详。赵慧颖副主任医师立即和当地同事展开抢救。
夜里11点患者转入ICU,赵慧颖副主任医师和同事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调整机械通气参数,监测血流动力学、肺部超声、脑血流等器官功能。结合病理生理机制,赵慧颖副主任医师有条不紊地指导机械通气策略、稳定循环、脑保护、血流动力学管理等精细化治疗。
终于逐渐患者指标开始好转并变得平稳,小王得救了!转入ICU一周后,小王的各器官功能逐步恢复,顺利脱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转入高原病研究所进一步进行高压氧等治疗。
由低海拔地区进入海拔3000以上高原地区时,可能因机体缺氧引发高原反应,表现为头痛、心悸、胸闷、气短、恶心、腹胀等,严重的还会出现高原肺水肿、脑水肿等急性重症高原病。不及时抢救,将直接危及生命,幸好小王被发现及时并获得有效救治。
目前,小王的神志已完全清楚,沟通交流无障碍,亦未留下任何不良后遗症。“谢谢你们,守护生命的安吉拉!”小王的亲属及单位领导对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深表感谢。
来自大后方的支持
援藏医疗队员不仅仅是一个人在援藏,更是将整个团队、医院的先进医疗成果和理念带到西藏。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里,像小王像这样的情况危重患者还有很多,但是通过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团队交流、探讨,及时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驻村干部卓嘎(化名)半年前感染了肠结核,因为休克由传染病医院转入自治区人民医院。收入ICU时,卓嘎休克情况危重,需要用很大量的升压药物,血乳酸持续大于15mmol/L,同时伴有肠道感染、严重贫血、血小板减少、肝肾功能不全、呼吸衰竭,随时有生命危险。
赵慧颖及时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安友仲交流沟通,在安主任的远程指导下,赵慧颖副主任医师和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一起,带领当地同事积极抢救患者生命的同时认真分析病因。最终大家分析患者持续休克和高乳酸血症,除了胃肠道感染的因素外,可能与患者肠结核,长期营养不良,维生素B1缺乏有关。
于是给予患者积极补充、协助其它治疗后,患者病情逐渐稳定,顺利纠正休克、高乳酸血症和多器官功能不全,成功脱离危险转入消化科进一步治疗,并康复出院。
在北京大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安友仲教授及团队的大力支持下,赵慧颖副主任医师与当地同事一起,加强临床思维的培养,注重质量控制,积极与各学科沟通和交流,将重症患者的治疗窗口前移,主动加强多学科的协作,充分发挥重症平台科室的作用,成功救治百余例以脓毒症休克、神经重症、重症多发伤、围术期心梗、危重产妇为代表的多器官功能不全的患者。
赵慧颖副主任医师表示,驻守在雪域高原,就要守好健康西藏的生命防线。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