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北大医院多学科合作成功救治一例突发颅内出血患儿

——与急症拼出北大速度,捧起康复希望

阳春三月,万物生发,对于小晴(化名)来说,这个春天也是她战胜病痛、顺利疗愈、迅速康复的好日子,因为虎年春节前,她突发急症,一场大病差点夺走了生命……令人兴奋的是,经过北大医院专家们的迅速救治,40天后,她完全康复了!

突发急症,抢救拼出“生死时速”

2022年1月20日,北京第一场雪降临的日子,瑞雪兆丰年,在这个迎“瑞”的日子里发生了一件不寻常的事。

纷飞的雪花飘飘洒洒,这让8岁的小晴非常兴奋,和家长招呼后独自下楼去玩耍。半个小时后,小晴回到家说自己头部“特别疼”,家长一边安慰她,一边安排她休息。然而,让大家始料未及的是,小晴很快就出现呼之不应、意识丧失!家长吓了一跳,好好的孩子这是怎么了?爷爷奶奶急忙将她送到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

上午11:30,判断病情危重。

小晴送到急诊后,护士立刻将她安置到急诊抢救室,黄晓芳主治医师简单地询问了病情并查体,发现此时小晴意识丧失,还出现了瞳孔不等大——这很可能是脑疝!小晴病情危重,随时有呼吸、心跳骤停的风险!

快速抢救通道立即启动!

黄晓芳医生马上联系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医学影像科、收治病房。三方立刻行动起来:PICU的专家团队迅速集结,医学影像科马上安排头颅CT,病房在防护状态下准备收治。

急诊头颅CT显示小晴右侧额叶出血,有一个大血肿,初步估算出血量约40ml,并且大脑半球弥漫脑水肿。医生们又是踏实,又是惊心。踏实的是,小晴头疼、丧失意识和脑疝的元凶找到了,就是颅内出血;惊心的是,40ml的出血量即使对成人来讲也算较大,何况是8岁的儿童,小晴与死神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头颅CT提示右侧额叶出血

12:00,抢救开始。

小晴被送到PICU病房,这时候小晴的呼吸不是很规则了,心率忽快忽慢,一会降到40次/分,一会又升到110次/分,维持她的呼吸、循环稳定是小晴活下去的关键,在此基础上紧急的外科手术是小晴最终康复的希望。

PICU的抢救已经开始:防护状态下收治,联系麻醉科准备气管插管,联系了小儿外科准备急诊手术,转运至手术室。

患儿在PICU隔离房间抢救中

13:00,手术进行,解除致命威胁。

小晴被接到了手术室,小儿外科姚红新主任医师带领团队开始为小晴做开颅手术,探查并清除颅内血肿。

在谨慎的探查中,压迫脑组织的血肿一步步暴露了出来,很快,病灶找到了,是颅内动静脉畸形!这个畸形血管团破裂后,如同在脑内引爆了一颗炸弹,短时间内使人丧失意识,继而形成的血肿会压迫脑组织引起脑疝,严重时就会压迫呼吸心跳中枢而致人死亡。

找到了病灶后,专家们抓紧清除积血,并切除了探查到的畸形血管团,相当于拆了“炸弹”并尽量恢复原状,从而降低脑组织的压力。令人安心的是,手术过程一切顺利!

16:00,初报平安。

小晴被接回了PICU病房,看着她心电监护仪上规律的心率和呼吸,大家紧张的心稍稍放松了一些。

18:00,脱离危险。

小晴安全拔除了气管插管,拔管后恢复了意识,肢体活动逐渐恢复。

手术成功了,小晴脱离了危险!

多学科守护,健康平安过大年

为了更好监测病情及治疗,手术后第5天,小晴由PICU病房转到了儿科神经病房,开始在医护团队的帮助下闯关康复。抢救成功后,医护团队都十分振奋,他们和小晴家长都有共同的心愿,希望小晴快快康复,力争在春节出现转机,在寒假结束后健康快乐地拥抱明媚春光,重返校园。

2022年1月30日(农历十二月廿八),儿科常杏芝主任医师组织了大会诊,邀请儿科及小儿外科专家一起讨论,分析孩子出现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整个春节期间,常杏芝主任医师和谢涵主治医师每天去病房查看孩子的情况,守护着她健康平安过大年。

尽管病情一度起伏,但最终有惊无险,坚强的小晴一一克服了术后脑血管痉挛导致的右侧肢体无力、运动障碍、吞咽和言语障碍,病情逐渐稳定,功能也逐渐恢复。

治疗4周后,小晴基本恢复了正常,于2月中旬平安出院。出院时,家长非常感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精心照护和高超救治,由衷表达了谢意。

3月4日,家长带着小晴来到常杏芝主任医师门诊复查,常大夫仔细给孩子检查了身体,肢体的肌力完全恢复正常,肌张力腱反射均正常,小晴完全康复了!

儿科及小儿外科专家团队会诊中。

小晴的遭遇是不幸的,但她又是幸运的。面对突如其来的致命威胁,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人用责任心、爱心诠释了“北大速度”,迅速启动绿色通道,团结协作高效救治,赢得了生机,挽回了生命,捧出了希望。

护佑健康,医心为民,又是一年春回大地之时,祝愿每一个小朋友大朋友在这个治愈的季节里远离病痛,拥抱健康!

(北大医院儿科)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