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刘忠军:规范用药,医患都要出力

近几年来我国在用药方面有很大进步。一方面,国产药的临床使用比例增加,说明国产药越来越好;另一方面,临床用药逐年规范,但很多情况下仍存在用药不规范的现象,尤其是在治疗一些可用可不用药的疾病时。以骨科为例,药物治疗并不是很多骨科慢性病的主要手段,预防和康复锻炼也十分重要,综合性的防病、治疗和康复,才能有疗效。但现在的普遍现象是,只要骨科病人来看病,不管是腰背痛还是关节疼,医生都会开药,而且一开就是好多种,西药、中成药都有。这与骨科最前沿的治疗理念并不一致,大量给患者使用那些可用可不用的药,造成医疗资源浪费,患者负担也大大增加。建议采取以下针对性措施:

加强科普教育。破除老百姓心中“不开药就不是好大夫”的传统观念,这非常关键。实际上,减少不必要用药的理念已成发达国家共识。我接触过的西方门诊病人,人均用药比我们少得多。

建立医生用药档案。近年来,全国医院都在提升信息化管理能力,已逐渐建立起医生用药档案,对医生用药情况进行监控,并将其作为业绩和职称晋升的参考依据。从临床来看,凡是开药多、用药比较随便的医生,往往治疗水平或治疗理念存在偏差。应从制度上约束和鼓励医生给患者少用药、用好药、用对药,既能减少病人的花费,也有利于提升医生医疗水平,促进用药进一步规范。

西医不要开中药。现在,很多西医除了开西药外,还会给患者加上几味中成药,不仅明显增加了患者用药支出,还可能存在开药不规范问题。应该进一步规范西医开中药的问题,尽量让中医大夫按照中医理论给患者使用中药。

总的来说,临床用药上要更加注重规范化、科学化。在这方面,西方有很多经验可以供我们借鉴。此外,还需要媒体配合,把整个社会的用药意识调整过来,促使医生和患者共同形成“可用可不用的药尽量少用,能不开的药坚决不开”的治疗新理念。

(统战部供稿  来源:《生命时报》)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