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道明德——新时代本科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举办

11月18日下午, “厚道明德——新时代本科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北京大学医学科技楼一层报告厅成功举办。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乔杰院士线上出席论坛并作大会致辞。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沈洪兵,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院长董家鸿,浙江大学原副校长、基础医学创新研究院院长罗建红,国家医学考试中心主任王县成,北京大学教务部部长傅绥燕,医学部副主任王维民作大会报告。论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吸引大量医学教育同仁在线聆听,共同探讨新时代背景下本科医学教育的发展和拔尖人才的培养,直播平台累计观看人次达47.8万。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乔杰院士致辞

会议伊始,乔杰代表北大医学对各位参会的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她回顾了学校在本科培养模式和专业建设方面的努力,乔杰指出学校始终坚持内涵式发展,肩负着促进中国医学教育发展创新的使命,为全面推进中国医学教育体系建设、优化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医学教育质量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次论坛报告聚焦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首先邀请沈洪兵院士以“坚持‘四个面向’构建高质量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体系”为题,介绍了我国公共卫生教育现状和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经验。在总结我国公共卫生教育问题的基础上,强调应加快构建高质量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体系。并以南京医科大学和中国疾控中心人才培养为例,分享了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实践案例,建议加强公共卫生教育的顶层设计,打造高质量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合力,构建协同育人新格局。

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院长董家鸿院士作报告

论坛主持人、北京大学医学部教育处处长刘虹与董家鸿院士连麦对话

基于清华大学近年在“医师科学家”培养模式方面取得的成绩,论坛邀请董家鸿院士做了“卓越学者型医师培养刍议”的主题报告。系统介绍了清华卓越学者型医师的培养背景和培养内涵。针对培养特色,围绕精育模式、卓越品质、国际标准、清华风格四个方面,重点展示了卓越学者型医师项目的独特性。此外,在培养模式上,分享了清华大学在培养特点、培养计划、课程改革等方面的系列探索。

浙江大学原副校长、基础医学创新研究院院长罗建红作报告

现代医学发展离不开基础医学的进步和人才培养,罗建红以“基础医学拔尖人才培养——若干思考与浙大探索”为题,指出在大健康理念背景下,21世纪医学模式发生重要转变。在新时代背景下,浙江大学在基础医学拔尖人才的培养上围绕“多途径、重交叉、国际化”进行探索和实践。通过吸纳优质本科生源进入Ph.D培养计划、注重交叉学科培养、加强国际合作和国际化办学,多途径助力医学教育培养。

国家医学考试中心主任王县成作报告

在人才培养视角外,本次论坛邀请王县成从教育评价角度,对医学教育进行总结。王县成主任以“评价视角下的医学教育”为题,从组织领导、制度政策、机构队伍、考试设计、考试实施等各个方面介绍了十八大以来医师资格考试取得全面进步。从医师准入、教育反馈等维度阐释了医师资格考试是对医学人才质量的有效评价。他强调应立德铸魂、整合赋能、评价提质,以医学教育高质量促进医师准入高水平。

北京大学教务部部长傅绥燕总结跨学科人才培养特点

傅绥燕以“跨学科教育的思考与实践”为题,介绍了跨学科教育概念的提出和发展,指出跨学科学习对于人才非认知能力的提升。具体分析了跨学科研究与教育存在的困难,并分享了近年来北京大学在跨学科教育上的相关实践,重点介绍了学校在跨学科项目上的系列探索。

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王维民作主题报告

王维民总结北大医学在教学改革上的积极探索

本次论坛由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王维民压轴报告。以“中国医学教育发展与北大医学教育改革”为题,王维民总结全球医学教育的改革进程以及中国医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并介绍了中国临床专业认证制度的建设和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建设。在此基础上,分享了北大医学在教学改革上的积极探索以及对全国本科医学教育发展的重要贡献。百十北医,北大医学本科教育厚积薄发,在新时代背景下,凝心聚力再出发。

线下会议现场

厚道百十载,踔厉创一流。本次论坛聚焦中国医学教育发展重点问题,分享国内医学教育实践的新模式、新理念、新方法,探讨中国特色医学教育实践改革路径,促进交流、启迪思想、凝聚共识,共同助力本科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来源 / 医学部教育处)

编辑:韩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