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十载传厚道初心 强国志启医者新程”——北大医学办学110周年新生职业精神教育活动纪实

【编者按】2022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北大医学办学110周年。110年来,一代代北医人胸怀光荣与梦想,在探索医学的道路上不懈努力,创造了无数骄人的成就,书写了绚丽的篇章。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学校综合改革思路和部署,迎接北大医学办学110周年,北京大学医学部党委统筹开展一系列活动,赓续厚道精神,传承北医荣光。医学部学工部医学生预科办公室面向2022级医学预科新生,特别设立以“百十载传厚道初心,强国志启医者新程”为主题的新生职业精神教育活动,将医学新生职业精神教育融入新生入学教育全过程之中。


青年强,则国家强。入学教育是大学新生入校后的“第一课”,是大学生涯的起点与基石。医学生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医者的职业精神直接关乎人民的生命和健康。为培养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有专业能力、有高雅情趣的北大医学生,将北大医学全员育人的思想落到实处,激励医学生勇敢肩负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医学生预科办公室自2022年9月9日到10月14日,在2022级全体医预新生中举办新生职业精神教育系列活动。

该系列活动通过5次专题讲授、1次实践研习的教学形式,邀请医学前辈、知名校友、一线榜样、专业教师、优秀朋辈亲自担任“领学人”,讲授内容涵盖医学新生适应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责任教育、职业精神养成、朋辈经验传授、生命与医学人文体悟等方面。系列活动邀请到“医眼盲,更医心盲”的北医优秀校友陶勇教授;白衣执甲,抗非典新冠大疫的沈宁教授;见证了从夏奥到冬奥的医疗保障先锋党育教授;崇德仁爱,精诚为医的儿科主任姜玉武教授以及两位优秀的朋辈榜样安倬玉学长和周庆庆学姐。活动也曾带领医学新生亲身实践参观北医“厚道北医人”和“外国医生手机”展览,跟随张卫光教授缅怀大体老师的无言奉献。这些医学前辈、优秀朋辈亲自担任“领学人”,再次坚定了医预新生学子的理想信念和医者使命,播种下救治生命和医学人文的种子。


医学在我的脑海里始终是一个神圣的词

9月9日,新生职业精神教育活动首讲邀请到北京大学医学部97级优秀校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陶勇。他以“目光——我的医学窥镜”为题,结合自己的经历与理论,从“技、艺、理”三个方面向同学们介绍了医生应有的心态与选择。陶勇老师用自己的求学历程,教导大家“踏踏实实地去做一些被需要的事情,才能一点点进步,一点点成长,在世界的一隅发出自己的光热”。他用自己的经历引导大家坚定地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去探索更广阔的天地,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陶勇老师从他对北京男孩的救治,到江西南城梦想教室的落地,再到“天下无盲”计划的不懈奋斗历程,启示大家:“医者之道,是内心充盈、尽己所能、无愧己心地用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人;是追求以使命感为引领的无限游戏而非以短暂快乐为目的有限游戏;是将医学看作梦想而非职业……身为医者,要把握自利与利他的平衡之道,坚定地走在播种与放大爱心的路上。”从开始勤奋坚持、逆水行舟地求“技”,到逐渐在为患者医治的过程中享受“艺”的美感,最终找到使自己内心充盈的自利与利他的平衡之“理”。陶老师一路走来,始终追随着自己内心的声音,不仅“窥探”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也为千千万万的视障人士带来了希望。


此生无悔入华夏 永世只做好医生

9月16日,第二期主讲嘉宾是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副院长、国家援鄂医疗队队长,沈宁教授为大家带来《百十北医,厚道担当》为主题的讲座。

沈老师从自身的执业经历和人生感悟出发,让医学预科阶段的同学们对医生的职业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给同学们的前行指明了方向。精诚爱国,锚定正确人生航向,不论地域归于何处,爱国都应是中华人民的共同追求。明德励志,坚守医者为民初心,“医学应是一门人学”,善良与仁心应为医者的核心。笃学求真,勇攀医学科技高峰,认真付出学医之路自会越走越宽广,医学的真谛正是存在于日常一点一滴的奋斗里。厚道力行,回应时代人民呼唤,在祖国和世界需要的地方,时刻都会有北大医学人的身影,这既是北医的110年来代代相传的厚道精神,也是医者应有的初心与使命。。

讲座现场,一名曾经亲历武汉疫情的同学有感而言,他回忆起当时与援鄂医疗队相处的点点滴滴,称自己当天早早来到教室并坐在了教室第一排的正中间,就是为了看到曾经防护服下那张脸庞,并当面向最可亲的医者郑重的说一声谢谢。时光荏苒,已是匆匆两年过去,曾经的少年也因为当时的触动毅然决然得决定学医,投身于祖国的医药卫生事业当中去。

誓言有声,医者有行。最后,沈老师带领大家重温了医学生的誓言,用言语和行动生动诠释出医者的神圣与崇高,以及医者肩上生命的重量。“此生无悔入华夏,永世只做好医生。”


肩负起历史使命 投身于时代中去

9月25日,第三期医学新生职业精神教育活动邀请到北京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创伤骨科主任医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云南医院执行院长、国内唯一一支专业雪车雪橇医疗团队的带领者——党育老师,为2022级医预新生带来《历经“双奥”成长,练就“双能”医生》主题讲座。党育老师结合自己的双奥经历、从医历程,从“双奥”“双能”两个维度向同学们讲述了个人与国家命运的契合,以及一个医生应该具有的素质品质。

从亚运会到奥运会再到冬奥会,从学生志愿者到专业医疗保障志愿者再到场馆医疗官,“蓝衣服”到“红衣服”的经历中,变的是年龄、经历和角色,不变的是党育老师的爱国热情与医者初心。党老师坦言伴随着三场盛大赛事成长,他逐渐坚定了医学信念,坚定了从事骨科学和运动医学的道路。

党老师忠告新生学子,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正是在北医求学时学到的知识,在第二临床医学院实习实践时练就的本领,才让他面对患者复杂病情时有底气、有能力救治患者,通过自身的工作,让人变得更健全、更有尊严、更幸福,让他们能有更大的机会回归正常生活,甚至恢复所期待的运动能力。对于医学生而言,也应该心怀一颗仁心,时刻替患者着想,以患者的康健作为自身的幸福,并以此目标为动力,刻苦学习,练硬本领,成真本事。他希望同学们时刻牢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铮铮誓言,并且懂得所有的学识与本领,不止关乎于自己,更是与患者、与无数家庭的幸福紧密相连。

紧紧抓住时代脉搏,让个人的成长与祖国的发展同频共振;从时代中来,肩负起历史使命,投身于时代中去,做祖国发展的见证者、祖国命运的推动者,这也是党老师“双奥”经历的最好诠释。


好医生的定义取决于一颗“医心”的温度

9月30日,第四期活动邀请到北京大学医学部儿科学系主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主任、姜玉武老师。姜玉武老师从“医学是什么”、“医生是什么”、“医生是如何长成的”三个层面向同学们深刻地诠释了何为医学,何为医生。

“医学是技术,更是一种人文。”没有人文的医学技术不能给人以温暖和慰藉,而没有医学技术的人文也不能给人以真正实质性帮助。在姜老师的眼中,人文关怀、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彼此紧密相连,共同撑起着医学事业的苍穹,捍卫着一位位患者的生命尊严,守卫着一个个家庭的幸福美满。

姜老师认为好医生的定义不听从医术的高低,而取决于一颗“医心”的温度。一个人只有发自内心地喜欢和欣赏自己的工作,才能真正地在事业上有所建树。若是为了名利而攀升,一旦遭遇挫折,跌落谷底,就会丧失所有的勇气与动力。当我们对医学拥有一份热爱,就很难被外界的纷杂打断,这份热爱所满足的,正是自我丰富生命的内在需求。因此我们是“成长”为一名医生的。

姜老师强调医生的长成离不开全面的发展。北大校园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民族文化的堡垒,新文化的发源地,理想主义的聚集地。医预新生不应局限于专业课的学习,而应该全方位地发展,完成全人的教育。所有的医学学习都将以人类的健康幸福为最终落脚点,他寄语医预新生时刻将希波克拉底誓言铭记心底,用技术医治伤痛,用温暖抚慰心灵。


感恩之心永不忘 医者仁心勇担当

第五期活动以实践参访形式展开,同学们首先到北京大学医学科技楼参观了“厚道行医——北医人的故事”实物展和“国外医生手迹展”,之后在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张卫光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医学部解剖楼人体解剖学博物馆。22级医预新生在此共同缅怀,诚挚感谢“大体”老师们的无私奉献,感谢其无言大德,也感谢前辈们在中国医学发展事业中的探索与奉献。

在厚道北医人展览中现场,讲解员带领同学们回顾了为国为民做出突出贡献的北医人代表的先进事迹。透过一个个故事、一段段文字,同学们领略到了医学前辈的仁心与厚爱;一页页手迹记录下了他们的勤奋与坚守,一台台仪器展现了代代北大医学人的不断探索和推进祖国健康事业发展的行动与决心。他们是北大医学的骄傲,是祖国的骄傲,是指引青年医学生披甲逆行的光!在“国外名医手迹展”中,同学们参观了南丁格尔、弗洛伊德、皮内尔等国外医学名家的真迹,了解了医学界大师的人生经历。从仪器、设备、教具、手稿等实物和实物背后的故事中,同学们感悟医学前辈们的决心和力量,加深对医学职业精神的认识和理解。

在医学部解剖楼人体解剖学博物馆,张卫光老师讲述了胡传揆、马旭两位老校长的故事,他们将大德大爱和大情怀奉献给北大医学,将无尽的热忱和无私贡献给医学事业,同学们跟随张老师一起,向大体老师深深鞠躬三次,以此表达对老校长敬仰与感激;在这里,张老师为同学们讲述了北医的发展史,拳拳赤诚心,浩浩爱国志;在这里,张老师向同学们科普了人体的结构。在张老师和蔼慈祥的语气中、语重心长的嘱托中、细致全面的讲解中,复杂的结构变得生动,平淡的知识点变得鲜活。

医学之旅让北医的厚道精神在青年学子心间流淌。作为一代医学新人,同学们纷纷表示,在北大医学办学110周年之际,定会接过前辈手中的接力棒,为祖国的医疗事业发展而不懈奋斗。


榜样在身边朋辈有力量

10月15日,新生职业精神教育的最后一期活动《医学新生朋辈教育——榜样在身边》邀请到北大医学优秀学生代表安倬玉和周庆庆两位同学,从朋辈的角度为医预新生进行分享。

安倬玉从自己的经历讲起,叙述了自己从初入医学之门到现在一路的成长变化。从“医学小白”一步步产生了对于医学与生命科学的好奇与敬仰。安倬玉用自己在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要用心做好每一次作业,用心对待每一位患者,用心整理每一篇病例。踏踏实实地守住最初的赤子之心,用严谨求实的心态去面对医学。医学本没有捷径,但是一颗诚心可以推动我们向更高处攀登,向更远方前进,实事求是,循证判断,就是医学中的“捷径”。

周庆庆以“医学内外”为主题,为大家分享了她的学习和工作的经历以及对大学生活的体悟。从儿时埋下“医生梦”的种子、到学海之路中逐渐萌芽、再到最终如愿,她分阶段地给大家进行建议:在医预阶段,要珍惜课程资源的自主选择,抓住机会延展知识面的广度;对未来的医学专业课程要掌握方法;在住院医师阶段,医学生要对每一位患者、每一岗值班毫不放松,用深耕和求索的心态面对医学。在医学学业之外,周庆庆还分享了自己参加北大车协、跑步锻炼以及独唱的经历,用丰富多彩的生活激励着初入大学生活的同学们,向大家诉说着奋斗之途上花开的故事。面向医学外,看着医学之内,保留着初心诚心与倾心,向着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医生而努力!

百十厚道,初心永传。至此,“百十载传厚道初心,强国志启医者新程”——北大医学办学110周年医学新生职业精神教育系列活动告一段落。在系列活动中,北医新生们深切体悟到110岁的北医在服务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进程中始终坚持的“明德为先,厚道为蕴,尚仁为本,出新为常”的初心。在传承厚道初心的同时,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医者的职业精神内涵。

在喜庆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在喜迎北大医学办学110周年之时,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当代中国青年正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在守护人民健康的路上,一代代北大医学人奋进的步履未曾停歇。新一代的北医人,正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上,赓续血脉,接续奋斗。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北大医学生将时刻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作为奋进新时代的信念指针,护佑生命、守望健康,为新时代的“健康中国”奋斗终生,以实际行动唱响“强国复兴有我”的时代强音,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学工部医学生预科办公室)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