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医三院小汤山方舱医院医疗队治愈的第200例感染者康复出院

 12月6日上午10时许,76岁的徐爷爷在北京小汤山方舱医院2号方舱康复出院。他手执贺卡、笑容满面,与来自北医三院的医护人员告别,成为北医三院小汤山方舱医院医疗队康复出院的第200例感染者。

面对新的疫情防控形势,11月5日,北京小汤山方舱医院再次启用。11月10日晚,由46人组成的北医三院小汤山方舱医院医疗队(以下简称“医疗队”)连夜抵达接管地点——2号方舱。小汤山方舱医院以单栋楼、每栋3层为1个隔离舱,运行一个月来,共开放了8个隔离舱。

抵达后,医疗队队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盖晓燕副主任医师,医疗队党支部书记、护理部副主任王攀峰,医疗队护士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赵东芳和医疗队感控专员、感染管理处任琳等核心组成员一边考察地形,一边紧锣密鼓开始部署。设置清洁区、缓冲区、隔离区,密封病房通风口、改造病房门,搬运物资、布置病房……

北医三院小汤山方舱医院医疗队队长盖晓燕、党支部书记王攀峰与护士长赵东芳在检查抢救设备

11月11日傍晚,在各方的通力协作下,有122张床位的2号方舱不到24小时就完成布置,房间、设备、院感等均达到隔离病区标准,开舱当夜就收治了100余位感染者。

截至12月6日,北医三院医疗队所在的2号方舱,共收治感染者290余人,治愈出院感染者200余人。

北医三院小汤山方舱医院医疗队队员在工作中

把“三甲”标准带进方舱  精准识别高危感染者及时转院救治

2号方舱收治的新冠肺炎感染者以轻型感染者和无症状感染者为主,也有少量的普通型感染者。舱内60岁以上的老年感染者、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感染者以及特殊人群占30%以上。

北医三院小汤山方舱医院医疗队队员在工作中

针对感染者的情况,医疗队严格执行国家卫健委诊疗指南,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分类分型治疗。患有基础病的感染者,医护人员会对其进行全身状况的治疗,对轻症有高危因素者和普通型感染者给予抗病毒治疗,轻型感染者则进行健康观察。

“舱内的工作并不是简单的隔离,我们为感染者提供周密的健康观察,对于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高危感染者,仍有发展为重症或者危重症的风险,需要重点监测”,盖晓燕队长表示,除了医学观察和医疗救治,医疗队的重要作用在于精准识别由轻型、普通型转成重型、须转运到定点医院的感染者,使其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这需要精力、功力和能力”。

为了给2号方舱提供最专业的治疗和最优质的医疗服务,医疗队由来自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心内科、内分泌科、儿科、神经内科、普通外科、骨科、泌尿外科和血液内科等多个专业的医生,组成了高水平、跨学科的MDT团队。

同时,医疗队把北医三院日常医疗工作中的规范化、精细化、个性化的管理理念与方舱的医疗工作相融合,积极制定规范化工作流程、高危感染者的及时识别与应急抢救流程等,加强医疗相关培训,开展模拟应急演练,为高质量履职尽责奠定了扎实的制度基础、能力基础。

医疗队队员、曾赴武汉参与援鄂抗疫的“90后”党员,骨科主治医师王奔延续其在武汉一线的救治经验,每天上午会和同事们进舱查房,按照医疗队的诊疗方案对高危人群给予重点监测。“识别重症病人的蛛丝马迹,就藏在最简单的各项指标里,我们就是反复对比、琢磨,已经识别出了6例潜在重型感染者,及时把他们转到了定点医院救治,后来做回访时都验证了我们的判断”。

“对于部分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感染者,我们会制定详细的血压、血糖调整方案,增加每日监测血压、血糖频次,调整降压药、降糖药的剂量。”盖晓燕说,“在医疗队员的细心照护下,我们不仅帮助感染者渡过感染难关,还为许多感染者调理好了高血压,建立了科学用药的好习惯”。

“三米阳光”一人一策,家庭病区和方舱里的网课

开设家庭病区,陪小朋友上网课,给小朋友过生日……除医疗保障外,医疗队还把北医三院的“三米阳光”护理文化理念带到了舱里,营造出温馨的氛围,帮助感染者尽快恢复健康。

身为医疗队党支部书记,王攀峰发现在2号方舱接收的感染者中,家庭感染者占了一定比例,老人和孩子也需要特殊照顾。为此,在核心组会议上,大家一致同意开设家庭病区的建议,重点关注老人和孩子的健康和生活起居。

很快,一家三口成为医疗队的特别关注对象。

这是一位12岁的小朋友,跟着爷爷和妈妈来到2号方舱。入舱时爷爷和妈妈被判断为普通型,而他是轻型。医疗队将他们安排到家庭病区,得知这位小朋友每天都有网课,队员们就为其腾挪出一个独立、安静的空间上课。后来,小朋友的爷爷和妈妈先后转到定点医院继续治疗,队员们接力成为他的“临时妈妈”。上网课时,看到孩子时而回答问题、时而奋笔疾书,队员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查完房总会绕来看看,网络好不好、纸笔缺不缺、电脑电量够不够;下了课,则照顾饮食起居、监督吃药,看着他入睡。

北医三院小汤山方舱医院医疗队为过生日儿童准备的生日贺卡

12月1日,王先生和孩子入住2号方舱,在录入信息时,细心的队员们发现第二天是孩子的生日。12月2日一大早,盖晓燕和王攀峰带着当班的队员们给她送上了生日贺卡和队员们“拼凑”的小礼物。王先生在给医疗队的感谢信中表达了敬意:“孩子一直念叨,这是最棒的一个生日,夜里搂着这些花花绿绿的小礼物入睡。你们的三米阳光洋溢着希望、激励着我们的斗志,你们是我心中的英雄、孩子的榜样”。

好“家”风传三院精神,党支部凝聚队伍力量

12月4日,随着一批批感染者康复出院,医疗队接上级通知,可以根据工作情况适当调整医务人员数量,也就是说医疗队将一分为二,一部分继续坚守在2号方舱,一部分返回北医三院大本营。

“我年轻,可以熬夜,我申请留下”“时刻准备留下”“我有经验请安排我留下”……当王攀峰在微信群里发布通知,一条条信息不断闪烁、电话响个不停。“所有人都主动请缨继续留守,看着爆满的微信群信息,我一边擦眼泪,一边劝部分队员离开”。

北医三院小汤山方舱医院医疗队队员唐溶崧、李炳琦在工作中

在医疗队的46名队员中,“90后”34人,“00后”3人,青年人占80%以上;党员14名,共青团员10名。在王攀峰看来,她之所以常常被感动着,因为这不仅仅是一支年轻的队伍,也是一支受北医三院“家”文化洗礼、传承着“团结、奉献、求实、创新”三院精神的队伍。

12月1日,寒潮袭来、北京降温剧烈。张阿姨,76岁高龄,突发胸闷,经床旁心电图显示,她出现了心肌缺血,加上既往有冠心病病史,队员们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经过对症治疗和卧床休息,张阿姨胸闷好转。这时,方舱CT室传来了她的名字。

为施行闭环管理分区收治,小汤山方舱医院在设计之初就在西北角单独设置方舱CT,而医疗队所在2号方舱位于医院的东南角,两者的直线距离有0.5公里。一听要外出做CT,张阿姨顿感焦急,嘴里不停念叨,“这可怎么办呀?我的腿刚做了手术,我走不了远路啊” 。

衣着单薄的队员们给她穿厚穿暖,顶着凛冽刺骨的寒风,用轮椅推着张阿姨一步一步走向CT室。赵东芳的手没知觉了,消化科耿荣接过来推,眼看轮椅要遇到减速带,综合外科的路宇上前一步扶稳轮椅,三人合力将张阿姨抬过去,就这样轮流交换,你一程,我一程,历时近1个小时,把她安全带回2号方舱。

队员唐溶崧用“心齐”来形容这个队伍的最深印象。大家不会因为寒风中不分昼夜的坚守,说苦;不会因为高强度的工作汗流浃背,说累;不会因为被误解,说委屈。

“我一直想入党,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党员们的忠诚和担当,更加坚定了决心,我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医疗队队员、放射科的董晓征在“前线”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医疗队里,像董晓征一样向党支部递交申请书的队员还有8位。他们凭借过硬的本领在自己的岗位无私奉献,顽强拼搏,时时刻刻以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和队员们一起成为这个冬天里独特的风景线。

(北医三院)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