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北京呼吸内镜和介入呼吸病学高峰论坛、第七届京津冀介入呼吸病学研讨会暨第十六届北京大学国际介入呼吸病学技术培训班举办
由北京医学会呼吸内镜和介入学分会主办,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承办的第九届北京呼吸内镜和介入呼吸病学高峰论坛、第七届京津冀介入呼吸病学研讨会(以下简称峰会)暨第十六届北京大学国际介入呼吸病学技术培训班于2022年8月6日至11日在京召开。
今年的学术活动采取线上系列学术报告,并线下动手培训的形式进行。在开幕式上,大会主席、北京医学会呼吸内镜和介入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王广发教授致开幕词,回顾了这项学术活动的的主旨、历史与愿景。他谈到,国内的学者们踔厉前行,笃行不怠,经过近二十年的共同努力奋斗,使介入呼吸病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提出“规范、普及、提高”仍然是我国介入呼吸病学界可以预见未来的主要任务,这次学术活动目的就为更好完成这一任务。他还对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北京医学会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领导对我国介入呼吸病学的发展,特别是对这项学术活动的长期指导和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党委书记姜辉教授发表致辞,他高度赞赏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在介入呼吸病学技术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同时也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殷切的期望。他指出,作为国家创办的第一所临床教学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肩负着传播医学知识,普及医学技术的责任。从最早开始进行动手培训班,推广呼吸内镜技术,到举办高质量学术峰会,汇集国内介入呼吸领域顶尖专家进行学术交流,再到响应国家京津翼一体化发展,加强地区交流与合作,本项会议为促进技术推广,提高医疗水平具有积极意义。姜辉书记指出:“提高医疗水平,更好的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不断追求卓越,正是党中央、总书记对我们的要求,也是人民群众对于我们的期盼。”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党委书记姜辉教授致辞
北京医学会封国生会长代表北京医学会致辞,他对学会成立以来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他谈到北京医学会呼吸内镜和介入呼吸病学分会成立至今,在主委王广发教授的带领下,在各位委员的积极努力下,积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并且将呼吸介入技术培训和学术推广工作辐射到新疆、西藏、内蒙古自治区等全国多地,促进全国呼吸内镜和介入呼吸技术诊疗整体水平的提升,在技术普及与规范化等方面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北京医学会呼吸内镜和介入呼吸病学分会在专业人才培养,基层医疗机构技术水平提升,以及优质医疗资源扩充和扩展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对学会核心价值理念和文化的最好诠释。2022年,正值北京医学会成立一百周年,面向新百年,学会坚持“恪尽职守、不断改革创新,更在实践中突显医学是人学”的社会属性。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呼吸内镜和介入呼吸病学事业发展顺应了历史潮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北京医学会会长封国生致辞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马旭东处长应邀参加此次会议并讲话。他从国家卫生健康的宏观角度,肯定了以内镜技术为代表的微创医疗技术为人民健康做出的贡献。随着医疗资源和技术的下沉,这些减少患者痛苦,节约医疗资源的诊疗手段,服务了更多的基层群众。然而我国目前依然存在医疗资源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人员技术水平不一。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一直致力于医疗质量规范,尤其是内镜等微创诊疗技术,旨在规范化临床医疗,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北京医学会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举办的呼吸内镜与介入呼吸病学峰会,以及北京大学介入呼吸病学培训班,为呼吸内镜技术的普及、推广和规范做出了贡献,培训了大量的从业人员。“十四五”期间,在推动公立医院发展的整体战略下,将进一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建设,进一步进行适宜技术的推广与下沉。希望学会以及呼吸内镜技术的示范单位能够更好的进行适宜技术的培训,使得这些技术能够更好的向基层发展,使更多群众获益于这些新的技术,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国家卫生健康委 马旭东处长 致辞
16年以来,峰会以涉及领域广、紧跟热点问题、鼓励创新、规范技术为特点,邀请国内介入呼吸病学界首屈一指的专家作为专题讲者和点评主持,为国内介入呼吸病学从业人员和呼吸内科医生提供了精彩的学术盛宴。本届会议涵盖了反映介入呼吸病学最新进展的79个讲题,内容涉及超声支气管镜、导航、气道支架、胸腔镜等介入呼吸病学的重要领域进展的讲述与讨论,同时亦有学科建设发展等宏观领域的见解与思考。
手术演示一直是最引人入胜的内容。线上会议给了手术演示更多的时间,从术前讨论,到麻醉,到各种介入技术操作,再到患者的苏醒、恢复,活动全程展现了7例患者整个诊疗过程,涵盖了超声支气管镜,冷冻肺活检以及硬质支气管镜下良性中心气道狭窄的治疗等常见、重要的介入呼吸诊断、治疗技术,展现了实战中的技术全流程的规范管理和质量控制。
动手培训是这项学术活动中最受年轻医师和基层医师欢迎的项目。16年前北大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在国内首次借鉴美国著名介入呼吸病学中心——Lahey Clinic的培训模式,在国内最早开展了模型和动物的手把手动手培训。多年来培训内容不断丰富完善,培训形式不断演化创新,培训项目至今已涵盖了几乎全部呼吸内镜介入操作项目。这些实用技术的手把手培训,以适应我国介入呼吸病学培训的实际需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培训体系,突出了技术培训的规范化和实用性。虽然受疫情影响,动手培训缩减为30人,且仅限于北京地区。但整整两天的培训现场,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学员们兴致勃勃,乐此不疲。
培训班课程为期3日,理论课程共有23个讲题,涵盖介入诊断技术,介入治疗技术以及介入护理等方面,内容全面,兼顾基本原理与最新进展,为学员构建整体的介入知识体系,并提供发展的视角与观点。在培训班着重强调的动手培训方面,通过模拟器以及动物试验的方式,北大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的医生们竭尽所能安排了基础内镜观察、BAL、粘膜活检、刷检、硬质气管镜、金属支架、硅酮支架、EBUS-TBNA、冷冻肺活检、APC、电烧蚀圈套器、支气管热成形、胸部超声、OCT、内科胸腔镜等十余项呼吸内镜技术的演练。
来自全国各地超过7万名医务工作者,通过在线平台参加了本次学术活动。尽管手术直播日为工作日,仍有6100余人观看了当日的手术转播。为更好的普及相关技术,本届峰会各项精彩的议题已开启回放平台,供全国的呼吸内镜从业人员进行学习。会后1周内,又有2000余人观看了会议回放。
十六年的历程匆匆而过,汗水、疲惫、辛劳充斥着我们的道路,然而看到学员们满脸的微笑,看到全国呼吸内镜技术快速发展,看到中国呼吸内镜和介入呼吸病学走向世界,我们所有的付出都有了价值。为医学教育而生是北大医院人的骄傲,承载医学培训的使命是北大医院人的责任。北大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全体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踔厉奋斗,笃行不怠,为推动我国呼吸内镜和介入呼吸病学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王广发教授为学员讲解
培训现场全景
EBUS-TBNA
硬质支气管镜
支气管热成型
EBV活瓣肺减容
学员练习
学员练习
坐而论道,教学相长
动物实验,胸腔镜
动物实验,基础内镜
动物实验 冷冻治疗
学员进行圈套器异物取出训练
培训班师生合影
会议回看入口
(北大医院)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