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人民医院POEM手术为藏族小伙再通“生命”通道
2022年7月,一名15岁的藏族学生阿旺(化名)来到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就诊。虽然已经15岁,但是身形却十分瘦弱。
“医生,孩子已经连续呕吐4个月了,我们在其他医院胃镜也做了,什么检查都做了,都没有发现什么问题。这是怎么回事呀?您快帮帮他吧!”阿旺的家属十分着急,眼里泛着泪花。孩子4个月间,体重明显下降。
“咱们再做个胃镜吧,我们再仔细看看。”消化内科援藏主任曹珊副主任医师为他安排了胃镜检查。做胃镜检查时,曹珊发现贲门通过有阻力。“会不会是贲门失弛缓症?”她心想。但是这种病在西藏地区比较少见,还需要进一步检查才能确诊。随后,她又为阿旺安排了食管动力和钡剂造影等检查,最终诊断为“贲门失弛缓症”。
京藏联手 开通绿色通道
该病在西藏地区比较罕见,需要在内镜下手术治疗。经过与患者及家属详细沟通,介绍疾病特点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最终同意行内镜下手术治疗。
但是问题来了,因为该病在西藏地区比较少见,当地缺少的必要的手术条件和经验,且如果要进行手术,需要进一步确定手术方案,最好的方法是到北京进一步检查及进行手术。但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的床位非常紧张,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排上床位。
“医生,我想尽快治好这个病,我想正常吃饭,我想下学期能够正常上学……”看着阿旺充满期待的眼神,曹珊的眼眶湿润了。“我们一定尽力,让你早点治疗,不耽误你新学期开学!”曹珊说。
为了在治疗后能赶上9月新学期开学,曹珊副主任医师与刘玉兰主任、冯桂建副教授积极联系,为西藏转诊患者住院开通绿色通道。在两家医院的共同努力下,阿旺在家人的陪同下,立即搭上了前往北京的飞机,抵京后在张亦文住院总医师的协调下,入住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科病房。
刘玉兰主任和陈宁副主任、田文嘉主治医师对这位千里赴京的藏族小伙子高度重视,也理解患者对于恢复正常饮食、再现青春活力的渴望,与动力团队组长冯桂建副教授一同为患者制定了简明有效的诊疗计划。魏新护士长率领护理团队也对这位吞咽困难的小伙子在生活指导和医疗护理上给予了详细的指导。
上消化道造影、食管高分辨率测压、胃镜,胸部CT等一项项术前评估有条不紊的迅速进行;特别是内镜检查,由冯桂建副主任医师结合前面的检查亲自进行,即排除了假性贲门失弛缓, 最终确定患者为贲门失弛缓I型,又同时形成了手术的具体实施方案。
胃镜手术 并不简单
消化内科团队和患者及其父亲多次沟通,向其介绍了贲门失弛缓的各种治疗方案及其优劣,最终患者选择了经口内镜肌切开(POEM)术。于是在麻醉下,冯桂建副主任医师通过小小的胃镜进行了POEM手术。
看似是通过胃镜的小手术,其实并不简单。食管壁分为粘膜层,粘膜下层,固有肌层,外膜层。手术时需先在食管上注射做出个粘膜垫, 然后应用电刀在粘膜层切开一个小口, 内镜通过切口进入食管粘膜下层后,继续应用电刀剥离粘膜下层, 最终建立一个到达贲门下方的隧道, 然后应用电刀将患者的贲门附近的肌肉予以切开。最后冯桂建副教授检查患者贲门,确认通畅无阻力后,应用金属夹将患者粘膜切口封闭。
整个过程不到30分钟。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个貌似简单的技术凝聚着消化科团队为了患者的健康,不畏艰险、奋勇拼搏、精益求精的心血。
术后阿旺恢复异常迅速,3-4天的时间患者就可以吃饭了。小伙子对于吃饭这件事分外的开心,出院的时候给消化科团队献上了洁白的哈达。小伙子的感动地说:“以为自己没办法像正常人一样吃饭了,感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援藏团队,感谢消化内科团队精湛的技术,手术过程就像睡了一觉,醒来过几天能逐渐开始吃东西了,这感觉真好。”
微创治疗 造福患者
目前,消化内科开展的POEM技术已经成为贲门失弛缓治疗的一线技术,患者体表无瘢痕,不会造成胸腹腔粘连,创伤小,恢复快,花费少。 和其他一些内镜中心简单的将POEM仅作为一项内镜技术不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贲门失弛缓的POEM操作是在详尽的食管动力评估的基础上的精细内镜技术。在该病的治疗方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患者的好评度位居全国前列。在消化内科,POEM技术或者其相关隧道技术,也为胃轻瘫、食管憩室、消化道粘膜下或者固有肌层肿瘤、消化道早癌的等众多患者提供了超级微创治疗。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