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膝长谈,共话未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举办“教授茶座·心灵港湾”职业生涯板块交流会

随着毕业季的逐渐临近,又有一批三院学子要走出象牙塔,在更广阔的天地施展抱负、实现理想。为了助力同学们调整好心理状态、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为毕业生提供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就业管理服务,提升就业工作服务水平,2022年1月6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教育处联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研究生会、学生会共同举办了“教授茶座·心灵港湾”职业生涯板块活动。向同学们解析当前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勾勒医学生职业道路蓝图,为同学们答疑解惑,指明方向,缓解焦虑,助力梦想起航。

根据前期向同学们征集到就业相关疑问的问卷结果,本次活动邀请到了北京大学医学部学工部郭琦副部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人事处陈志航处长、中国生物制药/泰德制药人力资源副总裁娄伟先生、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人事处龚怡琳副处长、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20届学术型博士海宝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2级八年制毕业生马新然,从临床求职、企业求职、学业生涯等多个方面与同学们亲切交流、答疑解惑。本次活动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21级内科学学术型博士唐雪晴、2021级运动医学学术型硕士张志达主持。

下午五点,交流会正式开始。同学和嘉宾们以“茶话会”的形式进行问答交流,大家畅所欲言,“干货”满满。面对同学“先做医生和直接就职于企业该怎么选择”的问题,娄伟副总裁认为“要根据自身情况去进行选择,而不是选择‘最好的、最合适的’,因为每个人的情况本身就有所不同。对于企业来说,既需要新鲜血液,也需要有‘更沉浸到中国医院’的医生加入。随后,郭琦副部长补充道“职业生涯规划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要知道自己有什么样的能力、先清楚自己是什么人”,获得了在场同学的一致认同。

面对同学“目前求职越来越大的压力下,临床医生做科研的意义到底在哪里”的问题,陈志航处长回答道“同学们最应该先掌握好的是如何平衡科研和临床的关系,因为科研和临床实际是不矛盾的。随着一个医生的职业生涯不断发展,会发现科研和临床是相辅相成的”。龚怡琳副处长认为“临床和科研没有先后,两手都要抓,年轻时需要打下良好的科研基础,科研的培养有一贯性,建议大家始终坚持临床科研同步走”。郭琦副部长认为“临床科研不是专职科研,而是培养科研思维。要做到顺其自然,重要的是自己的能力能不能在各种情况下适应变化”,令同学们恍然大悟。

随后,有同学提问两位师兄师姐直接就业和博士后该如何选择。海宝认为“博士后是对于自己在硕博士阶段欠缺部分的一种补充,科研型学生可以借机学好临床,临床型学生可以有机会系统地培养科研思维”。马新然认为“不应该一开始就给自己‘设限’,要学着去接受各种各样的就业模式,最终才能收获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师兄师姐的一番话让同学们开拓了自身的思路。

最后,娄伟副总裁就自身的经历,向同学们讲述了职业选择与职业发展的思考,大家踊跃发言、畅所欲言,活动在一片笑语和掌声中结束。

作为就业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教授茶座·心灵港湾”得到了医学部和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同学们报名踊跃、座无虚席,会后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相信在未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定会为祖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孕育出一批更加出色的科研和临床人才。各届毕业生将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将“团结、奉献、求实、创新”的三院精神继续传承与发扬,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之花!




(来源:北医三院  曲瑞泽  郑丹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