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奋进篇章——写在中国共产党北京大学第十四次党员代表大会召开之际

7月的燕园,骄阳似火,绿意盎然。中国共产党北京大学第十四次党员代表大会即将召开。

过去五年,习近平总书记曾亲临北京大学视察,多次给北大师生回信,为北大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关切的驻足、殷切的嘱托,暖人心田,催人奋发。

五年砥砺前行,五载春华秋实。过去的五年北大人时刻以初心使命校准航向,传承红色血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辱国家使命,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思想学术重镇,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为民族复兴贡献了“北大力量”。

燕园筑梦未来,奋斗书写新篇。

不忘党和国家重托,当好中国高校的标杆,加快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新一次党代会召开之际,正是北大扬帆起航之时。潮平两岸阔,船头唱大风,北大将奏响一曲新时代的奋进之歌。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北京大学考察,离开学校时,道路两旁挤满了师生,大家向总书记问好,争相同总书记握手,齐声高喊“团结起来,振兴中华”,齐声高唱《歌唱祖国》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红楼传承:赓续红色血脉,培育时代新人

这是一片红色的土地。百年前,北大红楼承历史之重、开风气之先,扛起救亡图存的大旗,成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基地。百年来,北大人传承薪火,勇挑民族复兴重担。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大红楼——中国共产党在北京早期革命活动的历史见证地参观,深情凝视这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近代建筑,充分肯定了北大在建党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要求全党要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

历史昭示未来,精神赓续不息,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始终是北大最典型的红色基因——

红色血脉已融入北大精神,成为北大办学的灵魂和指导思想。

从这片红色土地上,一批批“德才均备、体魄健全”、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青年走向华夏大地。五年来,北大共培养本科毕业生19888名、研究生毕业生41752名。他们传承薪火,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红色血脉已成为北大人的印记,成为北大理想信念教育的基石。

作为历史学系本科生第二班主任的郝平在2020年向全校新生讲授“开学第一课”时,勉励新生传承家国情怀,“要不惧风雨,经受住考验,与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一同进步成长”。自2019年以来,北京大学校领导每年都亲上讲台讲授“开学第一课”,引领新生读懂北大、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共产党,启迪新一代北大人赓续红色血脉。从2019年起,北大探索建立“双班主任”制度,由学校机关干部担任“第二班主任”,持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推动落实全员育人。

这里,信仰之火生生不息。

国庆70周年庆典上,2000余名北京大学师生组成的“凝心铸魂”群众游行方阵走过天安门广场时,再次高喊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响亮口号,正如35年前,北大学子初次喊出此口号一样震彻响亮,这是信仰的力量,这是道路的自信。

这里,红色基因已化作青春的力量。

一批批德才兼备、胸怀天下的北大学子正成长为时代的先锋:参与中国海军编队赴亚丁湾护航陆战队的2018级硕士生宋玺,致力于污染治理而获得7项国家发明专利的2014级博士生王绍鑫,还有药学院 2012 级博士生司龙龙、公共卫生学院 2015 级博士生董彦会……他们是五年来获得“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的优秀北大学子。

新时代北大人传承红色基因,坚持学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青春热血融入时代洪流,用青春芳华、忠诚热血生动诠释了北大人的使命与担当。

2019年10月1日上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群众游行队伍中,2232名北京大学师生组成的“凝心铸魂”群众游行方阵喊出响亮的口号:“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科学理论指引,感悟真理力量,让马克思主义旗帜在校园高高飘扬,始终是北大最鲜明的政治底色——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莅临北大,对北大学子殷切嘱托。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北大学子及广大青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莅临北大考察,勉励同学们要“爱国、励志、求真、力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同学们深切交流,鼓励他们要胸怀天下,理解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深刻含义。

北大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早传播基地,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的光荣传统。1992年北大成立了全国第一家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年1月北大成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2021年11月又在研究院内成立习近平经济思想、法治思想、外交思想和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打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高地。

北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探索的重镇和育人基地。近年来,北大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新手段、新方法、新路径从未停止。

北大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年设立首届“大钊班”,2019年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2021年面向全国高考生招收本科生。学院用前瞻性的前沿视域和多元化的课程,让青年学子倾心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爱马列爱党的新一代青年。首届“大钊班”学生张蓝天说,“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有可为,青年党员大有作为。时代的接力棒已传到了我们手上,我们义不容辞!”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北大立德树人鲜亮的底色。过去五年,北大秉持“立德树人”“立足中国、面向世界”“传承和创新相结合”的原则,科学构建思政“金课”体系,打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等思政“金课”,积极参与编写马工程教材,开设《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以及19门“四史”课程等专业课程等等,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调发展、同向发力。

社会是思政育人的大课堂。北大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感受中国道路的光辉。

2022年夏天,北大的15名师生走进陕西佳县,用镜头记录人民生活,用口述史记录时代的变迁。2022级硕士研究生刘颖表示,“课堂上老师一直教导我们,要扎根中国大地做学问,发现中国最真实的历史经验和本土经验,在基层一线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共产党。”

佳县实践团只是今年夏天北大思政社会实践团的其中一支。今夏北大共有280余名教师、50余位院系领导,带领3600余名2021级本科生,跨越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祖国大地体察国情,践行初心使命。

截至目前,北大已在全国建设286个思政实践课教育基地,北大学子通过社会实践大课堂,高扬红色大旗,“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

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到人民需要的地方去,培养可堪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青年,始终是北大最坚定的责任担当——

北大是个红色的大熔炉,青年学子淬炼成长起来后,北大再把千万个火种送到祖国大地,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这五年中,习近平总书记先后给北京大学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首届硕士毕业生、北大留学生汉娜·格塔丘等参加“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的青年代表、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实习的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北京大学的留学生们,以及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和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成立5周年回信,每封回信,殷殷嘱托,鼓舞了年轻人。这些深切的寄语是北大青年在新时代奋进的导航灯,北大青年用行动证明他们能勇担时代使命,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之中。

每年都有一批北大毕业生不改“扎根基层,报效国家”的初心,共赴基层,用热血和才华去开拓广阔天地。他们扎下根来,向阳生长,把北大人的坚守与奉献播种在祖国大地上。选调生就是他们中的出色代表。

博士生余渔2018年一毕业就远离家乡,投身新疆阿图什市阿扎克乡,成为了一名乡镇基层公务员。他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坦言“为边疆的繁荣稳定而奋斗,才不负这伟大的时代”。公共卫生学院2022届硕士毕业生万中尚自小在宁夏农村长大,今年毕业后遵循内心的呼唤,投身到宁夏的乡村振兴事业中去,他说“我与基层血脉相连”。

北大学子不忘初心,踊跃到基层一线,谱写了火红的青春之歌。据北京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统计,自2010年启动定向选调生招录以来,截至2022年,北京大学的选调生已实现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部覆盖,选调总人数超过3500余人。他们在祖国各地历练成长,绽放青春。正如龚旗煌校长所期待的:“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北大也没有忘记那些把担当写在祖国大地上的青春火种。自2019年起,北大每年举办选调生返校培训“薪火班”,对赴基层和西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扶上马、送一程、关怀一辈子”,让学员回母校重温北大人的家国情怀,坚定干事创业的信心。现在四川省绵竹市九龙镇担任镇长的2019届选调生张好在“薪火班”培训时感慨,母校对选调生的支持是长期且全方位的,体现了北大人才培养的政治方向和一以贯之的社会责任。

北大是个红色的大熔炉,校园里有理想有抱负的学子互相激励,携手前行。

每天清晨的五四操场上,总会有一支穿着作训服的队伍在朝阳下早训,风雨不改。他们是北大校园里一个“特殊”的集体——“双学籍”飞行员班。“‘爱国底色、军人本色、北大特色’始终贯穿我们的学习生活中。”2019级“双学籍”飞行员班女学员李瑾毕业时这样说。“飞行员班”是北大和空军航空大学及海军航空大学联合培养,挑选部分优秀学员在北大学习,在这里百炼成钢。

在北大这个红色大熔炉中,不仅是中国学生,连来自五湖四海的留学生们也深受感染和鼓舞。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6月曾给北大留学生们回信,鼓励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真实的中国。来自布隆迪的彼得曾作为北京大学留学生代表参访了新疆,他说,“中国共产党能够说到做到,非常有行动力,足以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党。”

北大青年从红色血脉中坚定方向,在学校这个红色大熔炉中淬炼锻造,逐步成长为可堪重任的栋梁之材,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有他们美丽的身影。

2019年4月14日,北大在未名湖畔举行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爱国主题教育活动

学府新命:服务国家战略,打造学术高地

近五年来,经济逆全球化趋势初现,新冠疫情全球流行,地区冲突引发“蝴蝶效应”,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增加诸多不确定因素,我国适时调整发展战略,强化战略导向和目标导向。其中,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集合精锐力量,争取尽早取得突破,即是战略调整之一。

北京大学也作出相应调整,提出坚持服务国家发展的根本导向,力争重点领域取得突破。同时,北大全面优化学科布局,推动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协调发展,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体系,力争构筑基础研究与科技创新的高地,打造有国际学术话语权、中国学术特色的思想重镇。

前瞻部署,服务国家战略,积极调整学科发展方向和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

2019年,一位在国外学习工作了27年的学者在接到邀请后就毫不犹豫地来到了北大,参与学院重组,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才能。他就是北大计算机学院院长胡振江。

2021年,在计算机学院成立仪式上,新任院长胡振江教授语重心长地说:“要想真正解决‘卡脖子’问题,扎实的理论基础非常重要,坐得住冷板凳,才能拿得出真正可以解决问题的成果。”

五年来,为了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针对计算机科学、生命健康及疾病防治等事关国家发展命脉的领域,北大优化研究方向,实行相关学院重组,大力推动新工科的发展。2021年,以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为基础,成立了电子学院、计算机学院、集成电路学院、智能学院四个学院;2020年北大立足已有工程学科基础,发扬理工文医等学科综合交叉融合优势成立未来技术学院等,为进一步打造“世界一流、中国特色、北大风格”的新工科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培养高地,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重点解决相关领域问题贡献北大力量。

五年来,为了服务国家战略,北大强化战略导向和进行前瞻部署,突出科学研究的使命担当,在关键领域取得了突破。在前沿交叉学科领域,北大重点布局和建设临床医学+X、区域与国别研究、碳中和核心科学与技术、“数智化+”等。北大打造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在集成电路、纳光电子、塞罕坝生态系统、口腔医学等领域方向新认定11个国家级平台。

五年来,北大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13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497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42项,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18项。

这些出色的科研成果,离不开出色的北大人深厚的学术积淀和数十年如一日的全情投入。

2017年,55岁的程和平院士带领团队运用微集成、微光学、超快光纤激光和半导体光电学等技术,成功研制出小到可以戴在小白鼠头上、可以“跑”的显微镜——2.2克微型化佩戴式双光子荧光显微镜。这台显微镜在动物自然行为的条件下,可以实现对神经活动的长时程观察,不仅可以“看得见”大脑学习、记忆、决策、思维的过程,还将为可视化研究自闭症、阿尔茨海默病、癫痫等脑疾病的神经机制发挥重要作用。

程和平院士还领衔建设怀柔科学城“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计划对生命体结构与功能进行跨尺度可视化描绘与精确测量,进而破解生命与疾病的奥秘。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了“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的模型等后指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是国之重器、国之利器,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必须依靠自力更生、自主创新。”

这些优秀的科研成果也离不开北大基础学科的底蕴和薪火相传的学术传统。北大师生坚信,只有强基础才有创新的底蕴,才能解决“卡脖子”问题,才能培养出拔尖人才。

龚旗煌校长说:“千秋伟业,人才为先。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如何满足国家高质量发展的新需求,是新时代人才培养工作的核心目标。”

做好“强基计划”是北大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一项重要人才培养举措。只有基础研究人才辈出,才能为国家的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2020年,北大开启“强基计划”,建构“核心课程+跨学科课程”,在数学、中国语言文学、基础医学等10个学科进行强基专项拔尖人才培养,为基础研究培养可堪大任的优秀人才。

为了强基础,求创新,北大各大院系纷纷改革,推出“拔尖人才计划”:2018年起,数学系开办了“数学英才班”;2022年起,物理系开始实施“物理学科卓越人才培养计划”;2021年底,北大牵头、33所高校参加、聚焦计算机课程建设的“101计划”正式启动,力争引领带动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

五年来,北大服务国家战略,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不断增强科研创新能力,积极调整学科发展方向,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在诸多学科领域成绩斐然,这一切都源自北大对未来发展的未雨绸缪,源自北大对国家使命的勇于担当。

秉承传统,放眼学术未来,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人文社科学术重镇——

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对人文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而言,就是要立足本土,发扬本土特色,开拓有中国气象和格局的学术新天地。

郝平书记说:“如何回应时代提出的重大问题,服务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是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关键。”

五年来,北大整理和编纂《马藏》《儒藏》,多语种翻译《中华文明史》,开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卓有成效地开拓着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之路。

对于北大来说,《马藏》的整理和编纂工作不仅是因为北大有传播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学术传统,更是使命使然。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大学时,来到了马克思主义学院,走进国际马克思主义文献中心,询问了解《马藏》工程的进展情况,并给予肯定,“《马藏》编纂非常有意义”。

近五年来,北大全面推进《马藏》编纂与研究,把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与发展的相关文献荟萃成集,呈现了许多未被研究者发现的珍贵文献,创新了马克思主义传播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范式和方法,增强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对于促进马克思主义学术理论研究,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意义重大而深远。目前《马藏》已出版4部12卷,共800多万字。

我们一直以中华民族长达五千年的文明而骄傲,习近平总书记精辟地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于北大来说,《儒藏》的整理和编纂、《中华文明史》的多语种翻译、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开展就是肩上的文化责任和光荣使命。

近五年来,《儒藏》工程“精华编”已近收官,《中华文明史》的多语种译本相继面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也取得阶段性成果。

《儒藏》精华编目前已出版240册

《儒藏》编纂与研究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系统整理海内外儒学典籍的一项基础性文化建设工程,也是跨国学术合作项目。《儒藏》工程的“精华编”是联合中、日、韩、越四国学者编纂的皇皇巨著,将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儒学文献——包括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500余种和日、韩、越三国历史上用汉文著述的100余种儒学文献——萃编成339册,目前已出版240册。

《中华文明史》是近年来中华文明进程研究的扛鼎之作,体现了中华文明研究的最新成果,为国际学界所重视,提升了国际学术话语权。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大时,对《中华文明史》的多语种版本给予了高度评价。该书已发布英文版、日文版、韩文版、塞尔维亚文版、俄文版、匈牙利文版等译本,对促进文化交流、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一项由国家支持的重大科研项目,北大是该项目的主力军。项目汇聚众多北大学者主力,多学科交叉联合攻关,考证了中华大地五千年文明史,并将文明源头向前探索推进。2022年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9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广泛宣传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教育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对此,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党委书记陈建立教授深有感触地说,“习近平总书记从全局视角深刻论述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意义和继续努力的方向”,“北大要加强考古研究成果的阐释、利用和传播工作,发挥以史育人作用,更好向世界展示中国理念、中国精神和中国道路”。

长达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让我们看到文化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明交流中的独特作用,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五年来,为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北大依托孔子学院、课程教学、国际会议和丛书出版等,将国际交流和国际传播结合,在国际上讲好中国故事。北大融媒体中心打造融媒体矩阵,成为教育部首批试点建设的融媒体中心,覆盖30个头部平台,形成了全球传播的新格局。

北大力量:师生心系人民,燕园连着华夏

“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习近平总书记给大学的建设指明了方向。这五年,北京大学扎根中国大地,服务社会发展,为祖国建设贡献了磅礴力量。

为了人民健康,北大全力以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服务健康中国贡献北大力量——

人民健康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

这五年中,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新冠疫情对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抗疫斗争取得了伟大胜利,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能取得这样的成就,作为全民抗疫中坚力量的北大人功不可没。

面对2020年初“武汉封城”、疫情肆虐的情景,北大援鄂医疗队紧急集结,逆行武汉。带着“不负国家和人民的期望”的铮铮誓言,北大援鄂医疗队454名医护人员在抗疫前线英勇奋战、舍生忘死,完成了北大医学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救援任务,与全国人民一道,铸就了伟大抗疫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 后”党员回信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

除了医疗援助,北大人还发挥研究特长,支持国家抗疫斗争。北大组织了10支科研团队,在应急防控、临床救治、流行病学、病毒检测、治疗药物等领域开展科研攻关,多个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

张平文院士团队与中国移动合作完成基于轨迹大数据的疫情风险评估和疑似病例检测,攻克了疫情风险的精细化评估和监测这一抗疫工作面临的重大难题。北大人民医院姜保国团队在《柳叶刀》在线发表文章,首次提出将新冠患者进行分类治疗,并对治疗提出了真知灼见,为全球疫情流行后的各国治疗提供了经验。

抗疫斗争只是北大服务健康中国战略的一个侧面。五年来,北大各附属医院门急诊和住院服务近2000万人次,支援西部和欠发达地区医疗、“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全国大型义诊……北大医学在保障人民健康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今年7月12日,来自北大医院、北大人民医院、北医三院和口腔医院的骨干力量共19名北大医学人组成的援藏医疗队整装出发,这是北大连续第八年派出援藏医疗队。援藏医疗队带去了精湛的医疗技术,带去了北大医学人文精神,实现了西藏自治区医疗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全方位提升。他们被誉为青藏高原上“最美的格桑花”。

近年来,北大获批建设了6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2个国家医学中心和5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布局“临床医学+X”,北大推进以临床医学为牵引的跨学科合作研究,立足国情,瞄准国际医学前沿,服务“健康中国”。

党旗飘扬在抗疫一线。2020年3月1日,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在抗疫前线重温入党誓词

为了人民富裕,北大扶贫工作成效显著,为祖国脱贫攻坚贡献北大力量——

北大,位于首善之区,是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学术殿堂;弥渡,西南边陲的贫困县。相距近2800公里的两地,因中央定点扶贫工作部署而紧紧连接在一起。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

定点帮扶云南省大理州弥渡县的光荣政治任务落到了北大肩上。

魏培徵是北京大学赴弥渡县的挂职干部,在寅街镇勤劳村担任第一书记。他上任即在思考:如何打造一条完善的、可持续的致富道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协助校友企业租赁集体所有的农村闲置土地打造生态农业产业园的方式,魏培徵探索出了可行道路,租金成为了村集体的稳定收入,村民们加入种植大军,一举两得,勤劳村成为了弥渡第一个有机农业村。

魏培徵是北京大学到弥渡挂职的扶贫干部中的一个缩影。2013年以来,北京大学先后派出了5位干部挂职弥渡县副县长,选派3位干部深入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

在西北边疆,北大屠鹏飞教授以有“沙漠人参”之称的肉苁蓉人工种植,作为当地生态治理和精准扶贫的抓手。仅于田一县,在实施肉苁蓉特色药材科技惠民项目的第三年就带来直接经济收益1.33亿元,超过1.8万人因此脱贫致富。

“扶贫先扶志,扶志必扶智”,这是赴西藏拉萨中学进行支教的徐刚挂在嘴边的一句话。22年来,北京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薪火相传,350多名志愿者分赴青海、西藏、新疆、内蒙古、云南、宁夏、山西、河北、河南等地开展支教扶贫工作,奉献青春力量。

我国近1亿人脱贫,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伟大奇迹。精准施策,攻克千年难题,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形成脱贫攻坚合力,北大人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北大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打造各具特色的帮扶举措。在2018年至今中央的多次定点扶贫考核中,北大均获得最高等次。

北大在云南弥渡县、安徽潜山市和江西抚州市开展基层乡村治理模式研究与实践,不断探索乡村振兴的“北大方案”。北大牵头建设高校教育扶贫联盟,启动“乡村振兴千万带头人培养计划”,打造全国乡村振兴的品牌项目。

为了共同发展,北大扎根北京、面向全国,深化合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北大力量——

对口支援和部省合建工作是党和国家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协调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双一流”战略的逻辑延伸。

作为对口合作高校,北大全力支持石河子大学、西藏大学、山西大学、云南大学、南昌大学等5所高校发展。

石河子大学每一步重大发展——从“211”工程高校到“一省一校”,再到“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都离不开北大的帮扶。北京大学从2001年就开始对口支援新疆石河子大学,以孟二冬教授为代表的一批“大先生”和骨干教师,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践行兵团精神,为持续做好对口支援工作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取得了卓越成绩。

自2018年起,北大每年组织专家赴合建高校调研,把脉问诊、出谋划策,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帮扶体系。在教育部最新一轮“双一流名单”中,北大支援的5所高校全部入选。

与地方政府共建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是北京大学校地合作的核心与关键。

北大紧密结合国家战略导向,立足自身学科特点和地方发展之需,环绕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个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重心,面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建立了多个校地新型研发机构,涵盖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现代农业、大数据、新材料、航空航天、光电物理、集成电路、文化传承与创新等诸多领域。

北大积极推进校地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先后在江苏常熟、浙江杭州、广东深圳、山东潍坊等地建立校地协同创新平台。2017年12月16日,北京大学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签约,共建北京大学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

近五年,北大先后与云南、江苏、湖南、吉林、山西、四川、甘肃、天津、山东、福建、黑龙江、重庆、江西、西藏、浙江、海南、广西等全国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校地双方通过发挥北大综合学科优势、结合地方资源,有力促进了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北大对校地合作高度重视,表示要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与政府、产业、科研院所合作网络,以国家重大战略为引导,完善体制机制,提高合作水平,使北大成为服务地方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阶段,北大胜利召开第十四次党代会,坚决扛起新时代的光荣使命。北大创办时就确立为“各省之表率、万国所瞻仰”的办学理想,始终与祖国和人民共命运,在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引领国家现代化进程中起到了先锋作用。在时代变革的路口,北大将继续赓续红色血脉,坚持守正创新,扎根中国大地,奋进时代征程,加快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北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