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学影像科获批北京市重大疫情防治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近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确定2022年度北京市重大疫情防治重点专科项目》评审结果。经综合评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学影像科获批成为“2022年北京市重大疫情防治重点专科建设类项目”。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此次项目申报,是由放射科牵头,联合超声医学科、核医学科、介入血管外科等共同完成。对医院医学影像专科的发展环境、专科条件、医疗技术队伍、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辐射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汇总与评估。经过激烈的现场答辩,最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学影像科被评为2022年度北京市重大疫情防治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学影像科由放射科、介入血管外科、超声医学科、核医学科4个专科共同组成,放射科主任袁慧书担任学科带头人。自疫情爆发以来,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学影像科在医院带领下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小组,从规章制度、医疗设备及患者服务多方面进行了针对性的规划,实现对疫情的快速响应,并派出放射科专家作为全院新冠肺炎会诊专家组核心成员。医学影像科制定严密的应急预案、岗位防护标准及防控流程,引进发热专用方舱DR及CT设备,实现发热患者放射检查的闭环式运行,并优化特殊人群检查流程,包括冬奥会期间涉奥人员的特殊检查通道、无法赋码患者的检查、管控小区及弹窗患者、疫情期间发热及非发热患者分流检查等。北医三院本部作为北京赛区场馆保障定点医院,安装使用了5G超声机器人诊断系统。该系统由医生端和患者端组成,患者端放置在闭环诊区内,医生端放置在闭环诊区外。一旦有超声需求,闭环外的超声医生操作医生端设备对闭环内患者进行检查及诊断,既保障了患者就诊需求,提高了效率,也减少了感染风险。
医学影像科共有百余名医师、百余名技术人员和50余名护理人员,大型设备50余台。
放射科有3.0T高场磁共振设备12台、64 排及以上高端CT设备12台,以及全数字乳腺X线摄影机、数字X射线摄影系统(DR)和移动X射线摄影系统(DR)等,共同搭建起覆盖全院及各分院区的PACS、RIS平台,实现了影像的信息化、数字化管理,并实现了诊断报告、影像胶片的自助发放,放射科除全身各系统的常规CT和MR检查外,还开展了职业病尘肺诊断、脊柱动态增强检查、关节的CT及MR造影检查、新生儿及胎儿脑部MRI检查、心脏大血管磁共振增强检查、CT监视下穿刺活检和引流术、CT监视下注射治疗术等特色检查。
介入血管外科设有内脏、外周、神经及大血管介入等4个专业组,是国内专业建设较为全面的介入治疗与血管外科手术治疗相结合的科室。开展完成了多项混合手术(即外科开放手术与介入联合治疗),首创的经肠系膜上静脉入路门静脉取栓成形术、门静脉高压治疗TIPS术中复合支架控制门静脉压力的术、梗阻性黄疸Y 型引流术等为抢救患者发挥了积极作用。
超声医学科目前拥有多台高端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并配备有包括超声造影和弹性成像等多种国际先进技术软件,每年接诊量约20余万人次,超声诊断介入治疗约4000余人次。超声检查服务范围包括腹部超声、浅表器官超声(甲状腺、乳腺等)、血管超声,以及肌肉骨骼系统超声和介入超声等特色检查。
核医学科目前配备的PET/CT、双探头SPECT、双探头定量SPECT/CT等设备可检查项目包括覆盖全身各系统的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PET/CT)等40余项检查,放免分析室可进行血清放射免疫分析测定,并开展了甲亢、甲亢眼病、肿瘤骨转移、恶性胸腹水及关节疾病等的核素治疗。
此次入选,既是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学影像科综合能力的肯定,也为医院学科建设和全面发展提供了契机。
(北医三院 郭歌)
编辑:韩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