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黄晓军教授荣膺第14届“光华工程科技奖”

5月30日,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来临之际,中国工程界最高奖项——“光华工程科技奖”在京揭晓。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黄晓军教授因医学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荣膺第14届“光华工程科技奖”。

光华工程科技奖是1996年经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批准的一项社会力量科技奖项,用以表彰那些在工程科学领域作出过重要贡献和成就的人,这也是中国社会力量设立的中国工程界的最高奖项,目前已是第十四届。奖项旨在对工程科技及管理领域取得突出成绩和重要贡献的中国工程师、科学家给与奖励,激励其从事工程科技研究、发展、应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其工作顺利开展,以取得更大成果。

根据光华工程科技奖候选人提名要求,候选人需在重大工程设计、研制、建造、生产、运行、管理等方面解决关键科学技术问题或在工程科学技术及工程管理领域有重要发现、发明,并有显著应用成效,或者是应用本人研究成果、发明创造,发展高新技术 及相关产业,成效特别显著者才可提名。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黄晓军教授是我国血液病学杰出专家,长期致力于解决血液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的关键科学问题。黄晓军教授带领团队创建、发展、完善了国际原创的单倍体移植体系——北京方案,突破免疫屏障,使“单倍体移植”模式取得与全合相同疗效,成功解决了“供者匮乏”这一世界医学难题,彻底改变国内外同行对于“单倍体相合是移植禁区”这一传统的科学认知和行业观念。近年来黄晓军团队聚焦难治复发和老年白血病的诊治,新技术完善了精准分层治疗,提高了难治复发白血病及老年白血病疗效,以通讯作者发表Lancet Oncol,JCO等IF>10 SCI论著70篇,被引9603次。黄晓军教授是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负责人;国自然基金委创新群体、教育部、科技部创新团队负责人。作为国家级人才计划获得者,黄晓军教授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项目;入选2014-2021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医学)。相关成果被英国、美国的46项国际指南或共识引用;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何梁何利科学技术与进步奖,谈家桢生命科学临床医学奖,转化医学杰出贡献奖等。

此次获奖是继王俊院士2018年荣获第12届 “光华工程科技奖”、姜保国院士2020年荣获第13届“光华工程科技奖”之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专家第三次获该项殊荣。


王俊院士2018年荣获第12届“光华工程科技奖”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俊院士37年如一日坚持在临床一线工作,从事胸部微创手术和肺癌研究27年。1997年荣获国际胸心外科学界最高青年奖Graham Fellowship(每年全世界仅一人),先后在美国芝加哥大学、麻省总医院,梅奥医学中心等单位学习工作。兼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专家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毕业后医学教育胸心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及内镜医师分会副会长等。

王俊院士在中国最早成功开展电视胸腔镜手术,探索出绝大多数胸腔镜手术的中国术式,并一直在手术例数和难度上居领先地位。连续二十余年举办全国胸腔镜手术学习班,培训了我国早期80%以上的胸腔镜医师,主持制订了胸腔镜手术国家规范,引领中国胸外科完成了从传统开胸到现代微创的转型升级。创建中国肺癌微创综合诊疗技术体系,研创出被《柳叶刀·肿瘤》杂志封面文章命名的“王氏技术”,解决了中国肺癌手术的独特难题,推动了我国肺癌微创手术的普及。针对早期肺癌的系列创新研究成果写入多项国际指南,使我国肺癌的早诊早治水平位居国际前列。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工程院光华工程科技奖等。发表论文400余篇,中英文专著14部。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姜保国院士2020年荣获第13届“光华工程科技奖”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姜保国院士是我国骨科学及创伤医学杰出专家,长期致力于解决创伤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带领团队在关节周围骨折治疗、周围神经再生机制和修复技术及中国创伤救治体系建立方面取得了具有国际影响的创新成果。

姜保国院士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周围神经研究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教育部“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任国家创伤医学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主任委员(第七届)、中国医师协会创伤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创伤救治联盟主席、《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总编辑。曾主持或正在主持国家“973”、“863”计划、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多个科研项目,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6)、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2017)等。个人获吴杨奖(2016)、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7)等。

姜保国教授及团队聚焦关节周围骨折诊治难题,发现骨端骨折独特愈合模式,发明专用固定材料,建立围手术期风险评估体系;开拓周围神经修复新理念,发现周围神经“倍数再生”、“脊髓前角细胞结构和功能重塑”三项重要科学现象,发明“小间隙套接缝合”、“神经交叉放大修复”两项创新技术;开创性建立中国创伤救治体系,填补我国这一领域空白,使多发伤救治时间明显缩短、严重创伤患者院内死亡率大幅下降。202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俊院士、姜保国院士、黄晓军教授等中国科学家,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紧贴新时代社会民生现实需求,加快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为创新驱动发展,建设健康中国和科技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以实际行动践行科技报国之志!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