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与人文领域专项支持计划”之“节气沙龙”(清明篇)举行


2023年4月6日中午,社会科学部在百周年纪念讲堂咖啡厅举办“数字与人文领域专项支持计划”之“节气沙龙”(清明篇)活动,本次活动是“节气沙龙”系列活动的第七期,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助理教授王昱洲和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医学伦理与法律系长聘副教授陈海丹,共同作“生命‘治理’:干细胞转化研究与胚胎基因编辑问题”主题报告。

8677e0edb362f7632da0243ce4d405a.png

哲学系刘哲,法学院刘银良、戴昕、孙靖洲,未来技术学院汪阳明,生物医学伦理委员会赵励彦,人口研究所杨帆等不同院系、单位的40余位师生参与本次沙龙活动。活动由医学人文学院院长、哲学系周程教授主持。社会科学部副部长郭琳在致辞中表示,清明节气意在关爱生命,“节气沙龙”也具有自身的生命力,已经由最初的文理交叉,进入到为科技引入人文关怀、从而反观伦理与治理理论体系自身的更深层次。

主讲人分别作主题报告(左:王昱洲,右:陈海丹)

王昱洲的报告主题为“人类胚胎基因编辑与同一性问题”。他指出,只有在行为不改变人的同一性的情况下,才能谈及该行为对人带来的影响。要讨论基因编辑对被编辑的胚胎的影响,需要建立在接受编辑与不接受编辑的两个可能世界之间的未来的人的同一性上。而在同一性的建立上,心理主义和动物主义两条进路都存在局限性,无法建立未来的人之间跨可能世界的同一性,但能为我们带来相关的伦理学启示,进入基因编辑带来的思考空间。

陈海丹基于专著《干细胞治理:临床转化面临的挑战》报告了干细胞转化研究治理的问题。她提出,干细胞研究在过去20多年一直是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热点,但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她基于科学技术学中行动者网络理论等理论框架,采用案例研究、深度访谈等方法,展现中国干细胞转化研究的治理问题。她指出,干细胞创新网络已逐渐形成多层次、多形态、多节点、多主体和多边互动的网络,干细胞治理的核心是对医学研究、临床实践和技术开发三者交叉点的实验的风险治理。当代科学具有“后学院科学”“后常规科学”等特征,对干细胞治理的案例研究也可以为其他新兴生物医学治理提供参考。

与会专家交流讨论

与会专家对王昱洲与陈海丹的主题报告表示出极大的兴趣与深入探讨的意愿,基因编辑与干细胞治理是重要的科技议题,大家积极结合各自的专业领域分享看法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刘银良指出,对于基因编辑的伦理规范,关注人的同一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切入点,另外,新的技术发展要求对同一性概念进一步细分,包含着很多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汪阳明表示,两个报告所展现的主题都很有意义,科学的快速发展在倒逼规则的制订和调整,也促使我们转变原有的观念,去正视新兴科技的兴起。

对于基因编辑问题,戴昕认为,虽然政策和法律的调整建立在对形而上学问题的解答上,但社会的快速变化导致法律无法等待形而上学的答案,而是基于现有认知评价特定的行为。孙靖洲就干细胞治理问题,认为现有研究可进一步补充法律对策在治理层面的回应,如干细胞的风险、有效性或医患矛盾的处理等问题。

在本次沙龙中,与会专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对新兴科技背后的学科交融展现出浓厚的兴趣,体现数字与人文结合的生命力。社会科学部作为联系人文社科和理工医科的桥梁,将继续发挥协调和引导的作用,为更多探索性的研究打造交流和展示的空间。

(北大新闻网)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