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智教授团队荣获2022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图片2.jpg

日前,2022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结束并颁发证书,共评选出74项,其中一等奖9项,二等奖26项,三等奖39项。北大医院中医、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张学智教授团队《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炎中西医协作全程诊治方案的创建和应用》获得2022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图片3.jpg

十余年来,张学智教授团队基于我国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高、胃癌发病率高的背景,先后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重点攻关项目、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项目、北京市中医药科技发展资金项目支持下,系统开展了幽门螺杆菌胃炎中西医病证结合临床及基础研究。研究工作通过对HP感染患者证候要素及舌象特点的分析,明确提出HP的中医概念——具有湿热性质的特定邪气,指出HP胃炎病机呈现“湿热内蕴-脾虚郁滞-正虚毒盛”的演变规律,并确立了“清热调中、培土畅中、扶正攻毒”HP胃炎三步治法,凝练出代表性方药清热化湿方、荆花胃康胶丸、百药煎,加减六君子方,扶正逆增方。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及回顾性研究方法,明确清热化湿方、荆花胃康胶丸组成的中西医结合根除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提高HP根除率、减少不良反应,加减六君子方、扶正逆增方改善胃黏膜萎缩及肠上皮化生、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同时创新性地从抗HP黏附、抗生物膜形成、抑制主动外排泵等多个层次阐释了湿热理论同HP黏附之间的科学联系,以及清热化湿复方、荆花胃康胶丸降低HP耐药的作用机制和加减六君子方、扶正逆增方从黏膜保护、细胞凋亡、铁死亡等途径改善胃黏膜癌前病变的机制。

图片4.jpg

张学智教授团队基于临床证据和基础研究结果,牵头制定了《成人幽门螺杆菌引起的胃炎中西医协作诊疗专家共识》,针对初次、补救、黏膜病变管理不同环节,以及一般患者、特殊患者等不同人群,从诊断、治疗、调护、随访多个方面形成了中医药全程分层、分期干预的综合方案,特别是明确推荐了中西医结合治疗HP胃炎的具体用药方案,以及特殊人群的二联、非抗生素治疗方案,促进了HP胃炎中西医协作诊治规范化,并且在全国多家单位应用或开展临床研究协作。

图片5.jpg

张学智教授团队在HP感染相关领域发表论文130余篇,授权及申请科技发明专利、著作权4项。研究成果被《整合胃生态学——幽门螺杆菌基础与临床》、《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创新教材-中医内科学》所采纳。项目团队编著出版科普书籍《探幽论菌话健康——解读胃癌元凶幽门螺杆菌》,并通过《健康之路》、《养生堂》、《中华医药》等知名科普节目,以及百度、腾讯等头部互联网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宣教。2020年,在项目成果支撑下,荆花胃康胶丸修订说明书药理毒理部分,增加“对幽门螺杆菌有抑制作用”的表述,明确了药物在HP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上述工作有效推动了成果的推广和效益实现。

图片6.jpg

图片7.jpg

张学智教授团队的研究工作得到了HP发现者、诺贝尔奖获得者巴里·马歇尔教授团队的支持和肯定。樊代明院士指出该成果“提出新的方案,对临床治疗大有裨益,值得推广”,肖伟院士评价其是“中西医结合的典型体现”,王庆国国医大师评价研究工作“有很好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是中医现代化的典型体现。”《中国中医药报》总编推荐文章《中医药突破幽门螺杆菌治疗瓶颈》报道了团队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减轻抗生素疗法不良反应的临床实践和科研成果。该项目契合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方向,实现了HP胃炎中西医治疗新模式、新方案、新方药、新共识的形成,是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协作的典范。

张学智教授凭借其在该领域的主要贡献,以及在学科和团队建设中的突出成绩,项目期间荣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学者、首都名中医、首都中医榜样人物、“敬佑生命·荣耀医者”中华医药贡献奖等荣誉。

项目主要完成人:张学智、叶晖、蓝宇、胡伏莲、成虹、江锋、韩海啸、刘绍能、黄秋月、陈瑶、史宗明。

主要完成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北大医院中医、中西医结合科  叶晖)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