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传统”北大-国科大研究生党支部共建参访活动


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传统。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号召,在实践中学习传承红色精神,在交流中增进了解并取长补短,4月16日,基础医学院病理系研究生党支部、教职工党支部联合药理学系研究生党支部、病理系团支部、病理系研究生班、药理学系研究生班,同时邀请病理系和北医三院病理科的老师共同参与,前往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两弹一星”纪念馆、雁栖湖爱国主义综合实践基地等地进行交流共建和参访学习。

出发前

在国科大教学楼,来自病理系、药理学系、国科大生命科学学院511和514研究生党支部,近60位学生党员进行交流共建活动。活动伊始,马志飞、梁卜友、孙小婕和张航四位同学依次从支部的组织架构、党员队伍建设、理论学习和思想引领、支部特色活动、工作心得体会等方面进行了简要介绍和分享展示。随后与会党员畅所欲言,结合支部活动开展、日常科研学习、毕业就业等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在场的各位党员不断增进了解并表示收获颇丰。会后支部互相赠送特色纪念品,并相约再次交流共建。

支部党员参观了李佩先生陈列展以及中国科学院大学校史馆。李佩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也是“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的夫人,同时还是北京大学校友。陈列室主要以李佩照片和用过的实物344件作为载体,真实、生动地展现了李佩一生的生活概况。李佩先生说过:“我要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即使生病卧床,先生也依旧没有停止工作。同学们被李佩先生的敬业以及奉献精神深深打动,并表示要将这种工作态度运用到自己日常的科研工作当中。

在校史馆,同学们先后参观了以校史沿革、科教育人以及两院院士为主题的三个展厅。在讲解员的详细介绍下,认真聆听讲解,不时驻足观看。“两院院士”展厅中收录了四百余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们身上具备的科学家精神正是每一位党员需要不断学习并继承发展的。通过了解不同时期国科大的办学成果,大家感受到了国家在培养科研人才上的巨大投入。作为基础医学专业的研究生,在参观后,每位同学都干劲十足,期盼着能为国家科技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两弹一星”纪念馆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六七十年代的宣传标语“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奋勇前进”以及几栋红砖结构瓦房,建筑斑驳的外墙见证着岁月的变迁,墙上已经褪色的标语保留了年代的痕迹;简陋的房舍、锈迹斑斑的火箭发射塔架和被熏黑的实验室,凝重的历史感将我们带回了到那个物资短缺、条件艰苦的年代,把我们带进了那个难忘火热激情的年代。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有序地参观了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事业展厅和历史人物展厅。大家在事业展厅内,深入了解了“两弹一星”事业的发展历程和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历程;在人物展厅,认真倾听了讲解员对中国老一辈科学家们感人事迹的讲述。大家在参观过程中,心情无比崇敬和庄重,纷纷表示看着那简易的平房简陋的设备实在难以想象出科学家们在顶着外国对技术封锁的情况下竞然创造出两弹腾空卫星上天的惊人奇迹,对“两弹一星”元勋由衷地钦佩!

下午大家前往雁栖湖畔,参观复刻红船遗址,学习“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领悟“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

此次跨校际、跨学科的研究生党支部交流共建活动有助于发挥党建引领示范作用,加强彼此的交流和学习,达到互学互鉴、共同提高的目的。两校的研究生党支部将以共建为契机和良好开端,积极探索新时期跨校际党支部交流共建的新模式和新思路,不断开辟党建工作的新途径,今后将继续联合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切实巩固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多个展馆的参访之旅,让同学们在红色文化育人实践中收获满满,有助于引导同学们传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滋养爱党初心,赓续红色血脉”,同学们纷纷表示将以实际行动宣传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把青春力量、青年智慧融入高质量发展,用更优异的科研成果奋力谱写新的华章,让青春之花在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中绚丽绽放!

(基础医学院)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