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天然药物学教师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编者按:

8月31日

教育部公布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评选结果

北京大学天然药物学教师团队入选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

教书育人、敢为人先

淡泊名利、甘于奉献

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

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

团队介绍

团队合影

北京大学天然药物学教师团队共有25人,主要负责人为屠鹏飞教授,成员包括叶敏教授、林文翰教授等。团队依托药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生药学和药物化学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牢记“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长期坚持在教学和科研一线,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和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团队通过人才培养与引进、学科交叉与融合等形式,建立了以杰青、长江、四青等青年人才为主体的国际一流教师队伍,开设课程21门,培养研究生251人,16人次入选杰青、长江等高层次人才。团队入选2021年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7名教师获得北京市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北京高校优秀本科毕业设计导师、北京高校“心桥工程”先进党外代表人士、北京大学优秀教师等荣誉。

团队紧密围绕“四个面向”,充分发挥我国特有的中药资源和丰富的生物资源优势,从天然活性物质高效发现、微量活性成分绿色“智造”、天然活性成分作用靶点高效发现三个方面创建了国际领先的技术体系和平台,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入选北大医学“双一流”国际顶尖学科建设、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重点学科。成功创制新药2项,取得新药证书4个、临床批件7个;近五年,承担国家重大、重点项目19项,国家和省部级其他项目50项,累计纵向经费1.8亿元。在Science、Nature、PNAS、JACS等国际一流杂志和专业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217篇,授权专利45项。以北大为第一单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和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6项。屠鹏飞荣获2017年全国创新争先奖状、2016年吴阶平医药创新奖、2022年中国药学发展奖;焦宁荣获2021年科学探索奖。

团队十分重视成果转化、服务社会、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为防沙治沙、脱贫攻坚、我国西部发展和大洋战略实施做出了重要贡献,获得省部级成果奖一等奖4项,屠鹏飞教授获2016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和最美生态公益人物、2015年全国“九三楷模人物”、中国药学会“2021最美科技工作者”等荣誉。

教书育人:“小课堂”和“大课堂”相结合

北大天然药物学学科源于1941年成立的中药研究所,楼之岑院士长期担任学科带头人,树立了“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励精图治”的人才培养理念。

        在屠鹏飞教授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将“小课堂”和“大课堂”有机结合,从三尺讲堂到广袤大地,他们不仅将知识播撒在学生们的心间,还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以自身经历激发学生们的爱国情和奋斗志。

屠鹏飞给学生上课

团队根据天然药物学国际发展,开设本科生课程13门,研究生课程8门,主编和参编11部教材,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贯穿各门功课。更新教学理念,减少书本知识学时,重点传授基本知识、研究思路与方法,扩大选修课与学术报告,培养学生科学思想和国际视野。

2022年,屠鹏飞主持、团队主要成员参加的《天然药物前沿概论》获批北大医学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项目。课程不仅请系里的老师为同学们介绍各自的研究方向,还每年聘请4位校外不同方向的院士、杰青、长江等国际前沿学者授课。讲课中融入个人奋斗经历和爱国精神,增强同学们对中医药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课程的最大特点是在考核时采用撰写“自然科学基金”和模拟答辩的方式,为学生毕业后基金申请补上“实战”一课,深受学生好评。在选题上,要求导师签字确认,不能选择和目前研究相关的题目,必须另选角度进行撰写,目的是拓展大家的思路,鼓励学生进行学科交叉和互相交流。

通过这门课,药学院2020级博士生王喻淇对所学专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拓展了科研思路和创新点,对未来的科研方向也有了更为清晰的了解。“老师们特别认真,会针对我们的标书一针见血地提出很多具体的问题,分析课题的创新点,给出很多专业的意见,这都是以前没有过的,对我来说帮助很大。”

在研究生培养中,团队成员鼓励学生根据兴趣自由选题,激发创新意识,培养独立研究能力,一方面传承传统精华,挖掘中医药这座伟大的宝库,另一方面融入现代的科学技术,使其焕发出勃勃生机。

药学院2017级学生刘蕴玥在进组之前,早有听闻屠老师“点沙成金,苁蓉一生”的学术成就与人生经历,被他那种“侠之大者远赴边疆的豪迈之气”深深吸引。听过天然药物化学课后,她更感佩于屠老师渊博的学识和科研工作者特有的严谨认真。

提起屠鹏飞的勤奋,药学院2014级学生高鹏印象深刻。“有时候加班到夜里1、2点的时候,路过屠老师的办公室,看到他的灯还是亮着的,第二天早上7、8点他就又到办公室了,我们都很佩服他旺盛的精力”。

屠鹏飞为学生拍的毕业照

摄影是屠鹏飞为数不多的爱好之一,从最开始出于工作需要,到后来钻研摄影技术,屠鹏飞已经成为了团队的“御用摄影师”。每年毕业季,屠鹏飞都会主动为大家拍毕业照,为了拍摄跳起来扔帽子的照片,他会毫无顾忌地趴在地上。在一张张由屠老师拍摄的珍贵照片中,学生们也感受着团队团结、温暖而自由的氛围。

肉苁蓉项目组在于田县管花肉苁蓉基地合影

屠鹏飞教授(中)、郭玉海教授(左)、田永祯研究员(右)

1990年,屠鹏飞在北医药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选择沙漠植物肉苁蓉作为其研究课题。对于这个选择,导师楼之岑院士表示支持,但是,楼先生也让他自己想清楚:肉苁蓉主要生长在沙漠,资源调查和样品采集都相当困难,你做好吃苦的准备了吗?

由于长期乱采滥挖,那个时候找到一棵野生肉苁蓉并不容易。在一个炎热的夏日,屠鹏飞踏上了寻找野生肉苁蓉之路。他从北京到乌鲁木齐,坐了3天3夜的火车。到达乌鲁木齐后,又坐上一辆老旧的公交大巴,在汽车上又颠簸了6天,才到达新疆和田。屠鹏飞找到当时和田地区医药公司了解有关情况后,又花了将近一天的时间,才到达管花肉苁蓉的主产地、国家级贫困县——于田县。

当时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温度高达50℃以上,一路上黄沙漫天、遮天蔽日。不过,当找到野生肉苁蓉的那一刻,他一下子忘记了疲惫,拿出相机蹲着、趴着,不停地拍照。

第一次见到肉苁蓉在地下生长的形态,仍处于兴奋中的屠鹏飞自言自语地说:肉苁蓉是寄生植物,主要寄生在梭梭、柽柳等植物根部,是怎么寄生到寄主的根上的?如果搞清楚了肉苁蓉的寄生原理,就有可能对肉苁蓉进行人工种植,不仅可以解决药材资源紧缺问题,同时还能治理沙漠,提高荒漠地区农牧民的经济收入。

三十多年来,屠鹏飞坚持了自己当初的选择。面对诸多困难和艰苦的环境,在多次放弃还是坚持的自我追问中,他毅然选择了坚持。屠鹏飞坦承:“去新疆做这些工作很辛苦,在碰到困难时,我也想过放弃,但一想到这些事做好以后,能够对当地脱贫致富发挥很好的作用,我就选择坚持下来了。对事业而言,一旦做出选择,就要持之以恒。”

为了蹚出这种“点沙成金”的新路子、“点草成金”新方法,屠鹏飞数十次深入内蒙古西部、新疆南北疆的沙漠地区进行资源调查和生物学研究,足迹遍布塔克拉玛干、古尔班通古特、巴丹吉林、腾格里等沙漠,几乎跑遍了祖国有肉苁蓉分布的所有沙漠。

在沙漠做调研工作很辛苦,一待就是七、八天,条件艰苦的那个时期,吃饭饮水都是问题。煮一碗面糊,采一把沙葱,撒上去,屠鹏飞吃得很香,因为他找到了肉苁蓉。

一个来自于鱼米之乡的浙江人,自从与新疆联系在一起,他也改变了个人的饮食习惯,到了和田和于田,一大碗新疆拉条子,他吃得很开心、很满足,那感觉跟当地的农牧民没什么两样。

每次赴于田肉苁蓉基地,人群中,第一个走进基地里的一定是屠鹏飞,最后一个走出来的也一定是他。人们眼前的是一个衣着军绿色冲锋衣,头戴军绿色帽子、手端相机肩扛三脚架的背影,从基地里深一脚浅一脚地“跋涉”出来,他的身上、鞋上、甚至脸上都是沙土。这背影,有着一份科学家的担当,他扛起的不只是一副三脚架,更是北大人、北大医学人对国家、对社会的一份责任。

经常吃住在沙漠之中,由于条件艰苦,加之夜以继日地做科研,屠鹏飞早生白发,脱发也很厉害,大家都开玩笑地说,屠老师绿化了沙漠,却荒芜了自己的脑袋。

对于工作辛苦,屠鹏飞说,人多吃些苦不可怕,这个过程是人生的财富,只有吃过苦的人,才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才会体会人生的快乐。

屠鹏飞教授和海洋药物学家林文翰教授数十年奋斗沙区、深入大洋的故事,也激发了学生们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

姜勇和屠老师在野外考察

2000年,团队成员姜勇教授成为屠鹏飞名下的第一个正式博士生,多年来,她跟着屠鹏飞从基础研究到田间地头,见证了屠老师为肉苁蓉产业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一个汉族人,来到和田、于田这种少数民族比例高达96%以上的地区,要得到当地人的支持去做一项全新的事业,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

屠鹏飞为人大气、讲义气,对人真诚,竭尽全力帮助别人且不计回报,很快赢得了当地人的信任。再加上他肯吃苦,没有架子,愿意去结交人,不论是领导干部、技术员还是普通的种植户,都成了他的好朋友,“老屠这个人实在,也很实干,值得交”——这是当地人对他的一致评价。

特别是当地的农民,对屠鹏飞特别有感情,经常邀请他到家里做客,拿出瓜果热情地招待他。每当这个时候,屠鹏飞也会和大家一起唱起维吾尔族歌曲、跳起维吾尔族舞蹈。

毕业后,姜勇留校任教,如今也在中药领域进行着自己的研究。和姜勇一样,许多屠鹏飞的学生也在老师的带领下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

贾存勤回乡种植肉苁蓉(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4年,贾存勤博士在毕业后放弃了百万年薪和北京户口,回到了甘肃老家种植肉苁蓉,历经艰辛带领父老乡亲们防沙治沙、脱贫致富,“个人致富是小事,而让干旱山区的穷困群众致富,才是一件大事”。

致力科研:敢为人先、开拓进取

沙漠中的肉苁蓉

肉苁蓉,被誉为“沙漠人参”,是一种生长在沙漠里的濒危寄生植物。在神秘浩瀚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分布着大量的管花肉苁蓉,长期以来却被视作“假药”。

屠鹏飞对我国肉苁蓉属植物进行了系统的药效物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阐明了中药肉苁蓉补肾阳、润肠通便的药效物质及其作用机制,系统建立了肉苁蓉的质量标准。

鉴于前期大量的研究,2003年屠鹏飞向国家药典委员会提出将管花肉苁蓉作为肉苁蓉药材的来源植物收入《中国药典》,解决肉苁蓉的资源紧缺问题,并起草了管花肉苁蓉的质量标准。

        2004年7月,国家药典委员会决定将管花肉苁蓉收入2005年版《中国药典》,从此,解决了管花肉苁蓉作为中药肉苁蓉使用的法定地位问题,也为管花肉苁蓉的大面积栽培和新疆南疆发展肉苁蓉生态产业奠定了法律基

2015年,屠鹏飞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多年来,屠鹏飞、姜勇团队坚持守正创新,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阐明100多种中药药效物质和作用机制,成功研制出“苁蓉总苷胶囊”“肉苁蓉总糖醇”“松果菊苷片”等新药,研发了52种肉苁蓉大健康产品,取得新药证书4个、临床批件7个,相关产品实现年产值200多亿元;建立了73种中药材和中成药质量控制标准,保障中药临床疗效和高质量发展,为“面向生命健康”做出贡献。

从濒临枯竭的野生资源,到人工种植约300万亩、年产药材8500余吨的重要中药材,肉苁蓉实现了“华丽转身”。

团队的其他成员也在各自的研究领域进行着科研探索。

焦宁、贾彦兴、叶敏、马明、徐正仁等利用空气中的O2和来源简单的小分子以及合成生物学技术,突破天然产物及复杂活性分子精准修饰和改造等系列国际难题,创建系列绿色合成新方法,全合成了100多个结构复杂、活性显著的微量天然产物和临床一线药物。

屠鹏飞、曾克武团队创建“中药化学生物学”学科新方向,揭示系列中药药效物质作用靶点和分子机制,阐释中医药理论的生物学本质,推动中医药研究进入国际前沿。

反哺社会:肩扛责任,心怀大爱

“作为一名科学家,我觉得光做科研是不行的。如果我们做研究的目的仅仅是发表一些论文,或者获得一些奖项,甚至争取国家资金支持,为科研而科研,这就偏离了科学研究最初的目的。有了科研成果,还必须想办法推广出去,体现其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这是屠鹏飞做科研的出发点,也是立足点。

人工种植肉苁蓉

“解决一种资源,治理一片沙漠,改善一域生态,形成一个产业,造福一方百姓”。屠鹏飞团队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首创肉苁蓉大面积高产稳产技术体系,实现了寄生植物大面积种植的国际先例;免费培训地方技术人员和农牧民6200余人;推广种植肉苁蓉及寄主植物900万亩,彻底解决药源问题;把6000平方公里的沙漠变成了绿洲,为国家节省治沙资金180多亿元;把濒危药材资源打造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产业,给每家种植农户带来了每年数万元的经济收益;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和沙区20万人民脱贫致富,创造可持续治理沙漠和沙区精准扶贫新模式,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肉苁蓉的相关成果也入选了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此外,屠鹏飞还先后出资50余万元资助本校和新疆于田县贫困学生,彰显了北大人的大爱情怀。

除了沙漠地区,团队成员还深入海洋,林文翰教授带领团队,多次深入南海、印度洋和南极海域,挖掘海洋药物资源,成立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为我国大洋战略、蓝色药库建设及科研成果转化做出重要贡献。

文/宣传部韩娜 部分素材来源于《北医》报第818期

编辑:韩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