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医学援外医疗:既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也是传递情谊的友好使者

编者按

2月9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第19批援助中非共和国的中国医疗队队员回信

向他们以及广大援外医疗队员致以问候并提出殷切期望

习近平在回信中说

你们在中非克服工作生活上的困难,用心服务当地民众

既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也是传递情谊的友好使者

在中国派遣援外医疗队60年的时间里

北大医学人在其中担当了重要的角色

一次与埃博拉的生死战疫、一场持续数年的光明之行、多个散布在全国各地的人道主义医疗援助

凝聚的是一代代北大医学人的厚道初心、无私奉献、大爱无疆


史上规模最大的人道主义医疗援助

一次与埃博拉的生死战疫

2014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埃博拉出血热在西非肆虐,患者高烧、全身疼痛,紧接着是呕吐、腹泻,发病两周内,出现了可怕的吐血,口鼻出血,最后死亡,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担忧。

埃博拉病毒通过病人的血液、唾液、汗水和分泌物等途径,以“接触”方式传播,感染潜伏期为2-21天,病人在出现症状后才具有传染性。

目前,有六种埃博拉病毒被发现,病死率最高可达90%,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第四级病毒”,也就是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病毒之一。

中国向非洲派出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道主义卫生医疗援助行动,北医三院么改琦,北大人民医院曹宝平等人受命出征。

么改琦:“责任远大于那一丝恐惧”

么改琦,北医三院危重医学科主任,她作为专家组成员,于2014年9月20日,前往几内亚首都科纳克,执行埃博拉出血热救治任务。

“刚接到任务时,说毫不畏惧是假的,但作为一位重症医学科医生,责任和义务远大于心中的那一丝恐惧。而且我知道,这次医疗援助,我代表的是国家,是医院,是重症医学专业。”

在几内亚,么改琦注意到卫生环境的脏乱差、医疗条件的简陋和人们卫生防疫知识的缺乏。

“当地医疗条件简陋到无法想象,每天停电十几次乃至几十次,医疗物资极度匮乏,医疗水平相当有限。”

东卡医院是几内亚首都科纳克收治埃博拉患者的定点医院,但患者只能在医院临时搭建的简易帐篷内接受治疗。很多患者都死于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基础并发症。在简陋的环境中,当地医务人员也没有很好的防护措施,感染风险很大。

幸而,在么改琦背后有来自祖国的强大后盾。北医三院第一时间准备好了她的“出征”用品。

“对于这种传染性极强,死亡率极高,救治相当困难的疾病,我本能地心底产生丝丝畏惧。但是每当看到那些患者被病毒感染后由恐惧逐步转变为希望的眼神,想到我背后是北医三院几千名医务人员的强大后盾,心里就充满了无限的力量和荣誉感。”

在几内亚工作近一个月,么改琦每天工作常常超过12小时,除了要参加当地医疗队门急诊值班,还要到疫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医学指导。一天工作下来,么改琦常常全身湿透。

医疗工作之外,每周一、三、五,么改琦还参加世界卫生组织亚区域性埃博拉疫情控制协调中心例会,了解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发展情况,同时汇报自己的工作情况。

培训也是她工作中的一项主要内容,她要对驻地医疗队开展针对埃博拉病毒的感染控制培训和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治疗培训;也要对当地华商、中资企业开展埃博拉病毒病防控的健康教育和相关培训。

长达一个月的援非医疗救助工作结束了,专家组的工作得到几内亚政府、中国大使馆和当地华人的高度肯定和赞扬。中几友好医院院长说:“非常感谢中国医务人员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伸出友谊之手,像亲兄弟一样帮助他们”。卞建强大使赞扬中国医疗专家赴非工作意义重大,彰显大国风范,同时也给当地华人、中资企业极大的鼓舞。

2014年10月12日凌晨,么改琦顺利回到了北京,同事们举着“欢迎英雄归来”的横幅到机场迎接。

曹宝平:“中国经验发挥作用”

在么改琦回到北京开始隔离观察期间,10月15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曹宝平也踏上了征途。

2003年“非典”期间,人民医院曾收治了大量患者,急诊科更是“重灾区”,身处抗击“非典”一线。曹宝平经历过“非典”疫情,积累了丰富的传染病防控经验,他主动请缨,赴非援助。

临行前,人民医院为曹宝平做了充分的准备,并安排他接种了黄热病、霍乱和流脑等多种疫苗。

埃博拉的临床表现并不是百分之百的发热,大约有10%的埃博拉病例是不具备典型症状的,这让曹宝平不敢掉以轻心,在门诊发现异常患者,就与专家组进行会诊,考虑对其进行隔离和治疗。

亲临几内亚疫区,最大的障碍并不是语言,而是当地落后的基础设置、薄弱的医疗卫生环境。几内亚经常停电,晚上连照明都保证不了。当地条件最好的医院之一,就是中国援建的中几友好医院,但仅相当于国内二级医院的条件。大型仪器、手术器械、消毒水,甚至一次性的手套和口罩,全都是中国援助的。

尽管专家组遭遇当地气候湿热、生活资源匮乏、卫生条件极差等种种困难,但曹宝平仍然保持着旺盛的工作热情,发挥自己擅长处理危重症疾病的能力。

几内亚医院的收容能力和救治条件都极其有限。因此,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扩大收容能力、提高救治水平、扩充团队人员配备并且确保及时有效地追踪患者的密切接触者。

曹宝平在到达几内亚当日就开始协助医疗队诊治危重病患,并多次前往中几友好医院义务会诊。专家组还深入几内亚科纳克里埃博拉治疗中心之一东卡医院实地考察,获取几内亚埃博拉防控措施第一手资料。曹宝平和专家组其他成员通过大使馆、世界卫生组织网站等途径获取埃博拉疫情最新信息,定期与世界卫生组织、美国疾控中心、无国界组织等机构的工作人员进行深入沟通,每周3次定期参加世界卫生组织疫情通报例会,汇总并分析疫情数据、总结防治经验并撰写工作报告。此外,专家组还举办讲座,普及疫情防控及常见热带病的相关知识,共同编写《“埃博拉”、“疟疾”防控手册》《几内亚疟疾防控知识问答手册》,将中国防控传染病的经验带给当地。

几内亚当时在建的最大的水电工程项目——几内亚凯乐塔水电站,是由中水利电力对外公司承建的,仅中国工人就超过1000名。在欧美发达国家纷纷撤离本国侨民时,中国工人依然坚守在岗位上,为几内亚几代人用上水电清洁能源的梦想而奋战到底。在抗击埃博拉疫情之战初始,大家都非常恐惧和无助,为此,面向中国工人和当地华人的埃博拉防疫培训成了专家组上下和中国驻几内亚大使馆非常关注的事情。

因此,曹宝平在专家组的工作之又增加了新的重担:对当地中国人进行埃博拉知识的宣教、培训。在中国驻几内亚大使馆高铁峰参赞的积极协调下,曹宝平和专家组专家一起深入几内亚凯乐塔水电站工地,对上千名中方员工进行了埃博拉和高发传染病的防控培训,现场演示了口罩佩戴、手套佩戴以及手卫生,详细解答了中方员工所关切的医疗问题,并帮助一名罹患疟疾的患者及时进行了诊治。

一名来自青岛的工人高兴地说:“之前埃博拉疫情传得很厉害,我们吓得都不敢出门,经专家这一讲,我们就不慌了。”来自河南的工人同样表示:“北京的大专家到了非洲还不忘看我们,心里立马踏实了!”

曹宝平等专家还一起研究讨论,帮助大使馆、专家组制定了针对当地华人的埃博拉防控预案,并送去了一些治疗疟疾、防蚊的药品等物资,这让中国工人和当地华人们觉得祖国没有忘记他们。

在完成工作回国前,中国驻几内亚大使卞建强在使馆接见了专家组成员和医疗队全体人员。卞大使肯定了医疗队和专家组的工作,认为医疗队的坚守就是对几内亚的最大支持。

经过专家组的不懈努力和当地卫生部门的积极应对,几内亚的埃博拉疫情逐渐趋于稳定。11月15日,圆满完成援助任务的曹宝平从几内亚胜利归来,人民医院领导和曹医生的家人前往机场接机,欢迎英雄的平安归来。

“祖国强大是人民之幸、健康之源。无论是中国同胞还是他国友人,生命健康遭遇困难和危险时,作为‘人民医院人’理应挺身而出,展现出医务工作者大爱无疆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


“中国,让我看见!”

一场持续数年的光明之行

2012年7月,第五届中非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审核并通过了《北京行动计划》,为深化中非医疗卫生合作,中方将在非洲开展“光明行”活动,为白内障患者提供相关免费治疗并捐助医疗物资。

北大医院医疗队三赴加勒比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三次派出医疗队赴加勒比执行“光明行”白内障手术任务。

2014年5月,北大医院医疗队员作为赴加勒比地区的首支医疗队在巴哈马首都拿骚开展免费白内障手术,共筛查患者140例,完成手术101例。同年8月,医疗队代表国家在多米尼克首都罗索免费进行白内障术前筛查90例,手术86例。

2015年11月,医疗队员再次启程,经过两天的长途飞行和三次转机,抵达赴加勒比地区巴哈马自由港的兰德纪念医院开展免费白内障手术。此次医疗队员由医院党委副书记、眼科主任杨柳教授带队,眼科医师李梅主任医师、赵亮主治医师,麻醉科李坚副主任医师,眼科护士王少燕、张玥,手术室护士董梅英,设备处工程师陈原,党院办张惺惺9人组成。

此次活动筛查的患者多数都患白内障多年不能得到治疗,手术难度普遍较大,而且很多合并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尤其是该地区的患者高血压发生率很高,约有一半的患者在血压200mmHg的状态下进行手术。手术开展时间为11月26日至12月2日,共筛查患者121例,手术102例。手术进展顺利,术后效果良好,大多数患者视力得到提高。

医疗队员在巴哈马工作两周,与巴哈马当地的医疗团队及当地人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手术室护士董梅英在消毒器械之余,教当地护士说中文,整个手术室医护人员早晨见面第一句话,变成了中文的“我爱你!”

设备处陈原在手术室除了对超乳设备进行实时调整外,还兼职干起了巡回护士、清洁工、跑腿的、打杂的……变成了手术室人人都爱的all around man。

当术后患者说在近十年之后再次看到了家人的时候,当巴哈马医护人员说“你们就像天使一样”的时候,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在巴哈马的土地上响起的时候,所有的医疗队员禁不住热泪盈眶,所有的付出和汗水都变成了一种荣耀。

人民医院九次“光明行”

截至2023年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参加了9次非洲光明行任务,为5个国家的患者送去光明。从2019年开始,人民医院参加了“一带一路光明行”工作,承担了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的医疗援助任务。

2014 年,中国首批“光明行”援非医疗队由人民医院鲍永珍带队,人民医院元力、夏昕和北医三院郝燕生、周吉超、曹瑾6 位医护人员组成,首站是吉布提共和国。

9 月21 日,第一批援助队到达吉布提,随后装满医疗设备的几十个援助集装箱,也从上海口岸运达北非吉布提共和国。医疗队员刚一走出机舱,就感到了窒息的热浪。位于非洲大陆东北部的吉布提靠近赤道,虽然当时已是凉季,但气温仍在30℃以上。

手术室的建设完全从零开始,以至于当一切准备就绪后,主管这次“光明行”的贝尔蒂耶医院常务副院长感慨地说:“这手术室除了房子不是你们盖的,其他一切都是你们完成的!”

由于吉布提特殊地理环境和经济因素,患者晶状体的生理特点和白内障的临床表现完全不同于国内患者。接受手术的520 名白内障患者中,粗略统计下大硬核占80%,过熟期占50%,合并囊膜剥脱的至少在20%,还有10% 以上的患者是合并角膜中央偏下方的带状混浊(上皮混浊、内皮混浊或全角膜混浊)。当地医生说这种病变非常常见,尤其是居住在吉布提北部海边的居民,当地大夫认为是高温、海水反射紫外线太强所致。

吉布提曾属法国殖民地,当地语言种类多而复杂,加上患者的名字都很长。医疗队员不得不用中英法和索马里等几种文字写下手术相关用语的字条贴在显眼的位置。用这种方法和患者进行沟通,效果相当不错。

在吉布提,患者大多数并不是单纯的白内障,其白内障过硬,还合并角膜病变等问题。当地高比例的假性囊膜剥脱和悬韧带的脆弱性都增加了手术的风险。中国援非医疗队带过去的手术开睑器适合中国人的平直型,而外国人眼眶脂肪少,开睑器卡不住,经常掉出来。类似这样由于地域不同导致的问题还有很多,都需要尽快适应,做出调整。

技术困难、时间紧迫,在援非医疗队员面前还有更多需要救治的非洲患者。为此,鲍永珍经常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为患者做手术,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不吃午饭的习惯。鲍永珍说:“援非医疗队员大部分都已经习惯不吃午餐了。”

从9 月25 日到10 月9 日,期间赶上吉布提的最大节日“古尔邦节”,仅仅14 个工作日,中国“光明行”援非医疗队完成了521 例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平均下来每天完成37 例手术。

除了手术室的工作外,眼科检查设备的使用培训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在元力医师、周吉超医师和设备工程师的不懈努力下,经过一周时间的培训,当地医生基本胜任了筛查白内障患者的工作。

2015 年,在博茨瓦纳,一位非洲女孩,二十几岁的青春年华,却因为患白内障导致双眼失明6 年,这样的病例也只有在非洲才能见到。为女孩手术时,鲍永珍发现作为常规手术方法的撕囊方法完全行不通,只能用尖刀刺开机化的囊膜再用剪刀一点一点地剪开。凭借她丰富的经验与高超的技术,手术顺利完成。

术后第一天早上,鲍永珍去病房看她,女孩已在为重见光明兴奋不已,哽咽着、兴奋地说着中国医生听不懂的当地土语。看着喜极而泣的女孩,在场的每一位医生无不被她的喜悦感动,也深深体会到作为医者的崇高使命。当地翻译说,事后女孩打听并记住了是中国医生给她做的手术。在“光明行”项目结束时,鲍永珍送给她一件标有中国国旗的T 恤,她指着五星红旗激动地说:“中国,我看见!”

随着白内障手术技术的发展,中国已摒弃了传统的白内障ECCE手术,普遍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这种手术的切口非常小,不用缝合,视力恢复也非常快,只是对手术技术要求高,并且需要具有超声乳化设备,手术成本为此提高了不少。

此次“光明行”是我国医疗援非历史上首次将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和可折叠式人工晶体应用于非洲大陆,也是我国医疗援非历史上首次应用可折叠式人工晶体。如此大规模、高手术量的集中援助,在国际援非历史上是第一次,更为整个非洲的眼科事业填补了空白。

医疗队将光明送到了马拉维、吉布提、博茨瓦纳、毛里塔尼亚、马达加斯加等国。在每次“光明行”活动期间,医疗队都会对当地眼科医生进行手把手的手术培训,将白内障超声乳化这一先进的手术技术教授给当地医生,同时也会开展一些讲座和课程教学。在毛里塔尼亚、马达加斯加均完成手术200余例。尽管中国的专家们离开了,但是给受援国留下了手术设备和一支当地的医疗团队,从而将光明永久地留在了非洲大地。

北医三院医疗队赴吉布提、博茨瓦纳

2015年6月11日至7月15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并实施的“援助‘博茨瓦纳’光明行活动”进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郝燕生教授、周吉超主治医师全程参与了此项目。

在博茨瓦纳利文斯顿眼科医院的手术台上,“光明行”医疗组的医务人员们正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一位位白内障患者被搀扶进来,消毒、麻醉、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或小切口白内障摘除、置入折叠式人工晶体……医生在显微镜下一丝不苟地做着手术,护士麻利地帮助消毒、配药、照顾患者,工程师在一旁为手术仪器的正常运转保驾护航,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突然,手术台上传来一声中文的“谢谢”,打破了手术室里严肃的气氛。

说话的是一位69岁的老妇人,名叫哈蕾芙。来自北医三院的郝燕生教授和人民医院的鲍永珍教授刚刚为她做完白内障手术,她觉得应该用中文表达一下自己的感激之情。

哈蕾芙与中国的渊源颇深,她的女儿曾在中国人民大学读书,毕业后留在上海工作,她从女儿那里学会了“你好”、“谢谢”等简单的中文。

两年前,哈蕾芙的眼睛视力开始下降,后来逐渐无法看书、看电视,生活上基本依靠儿孙照料。半年前,医生告诉她患了白内障,需要手术,但因为病人太多,要等候两年。没想到上个星期,医院打电话给她,说中国的眼科医生来了,可以免费为她做手术,这个消息令她兴奋不已。

明天女儿就会从中国赶回来看她了,期待着明天摘下眼罩的时刻!

但是在手术过程中,中国的眼科专家们发现,当地的白内障患者很多都被延误了病情,错过了手术最佳时期。

郝燕生教授说:“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病人处于白内障过熟期,剥脱综合征的比例也相当高。这两种情况下,晶状体状态不稳定,术中极有可能发生并发症,手术难度非常大。这种病例在国内一个月都不一定出现一例,但博茨瓦纳比重超过百分之三十!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不得不采用缝线固定等措施来避免发生并发症。”

“光明行”项目组人员的敬业精神和职业素养让博茨瓦纳的医护人员佩服不已。和他们朝夕相处的利文斯顿医院眼科护士长蒂凑说:

这些中国医生的技术非常高超,他们手术做得很快,很娴熟。从他们做手术时严肃认真的表情中,我可以看到他们对这份工作的尊重。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将带给患者新的生活。

截至7月10日,这次“光明行”活动共为博茨瓦纳患者做了576例白内障手术,培训了医务人员四十余人。活动进行期间,博茨瓦纳媒体纷纷报道,普通民众口口相传,当地人提起这个活动,都会夸一声:“谢谢你们!中国人!”

中国援非医疗队始派于1963年,早在1962年,人民医院骨科元老冯传汉教授就受卫生部委派赴非洲索马里考察。

1969年10月到几内亚执行医疗任务;1970年率领医疗组赴几内亚治疗抗击葡萄牙雇佣军入侵的伤员;1972年春赴阿尔巴尼亚执行文化协定;1973年赴朝鲜执行医疗任务……之后,冯传汉又多次代表国家卫生部赴索马里、几内亚、阿尔巴尼亚、朝鲜等国家执行医疗任务。

2005年,北大医院大内科副主任李海潮、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和急诊科护士尉昕参加了中国国家医疗队赴印尼海啸灾区的医疗救援。

……

一代代北医人薪火相传,作为仁爱使者,把中国医生的济世之行传向世界各地。

今后的北大医学人,也必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大力弘扬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以仁心仁术造福当地人民,以实际行动讲好中国故事,为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文/ 宣传部 韩娜 徐璐 素材来源于北大医院、人民医院、北医三院)

编辑:韩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