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第三医院:5000米海拔,穿越风沙的相遇!

一颗颗坚定的医者仁心,一个个期盼的眼神,穿越风沙相遇。2023年2月11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牵头,北京大学医学部“组团式”医疗援藏专家驱车穿越数十年一遇的大风沙尘天气,克服缺氧、严寒、风沙、停电等困难,在接近海拔5000米的那曲市班戈县、新吉乡两处进行义诊和医疗指导,赓续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援藏医疗队下基层、为人民的义诊传统,为西藏人民和当地干部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温暖和关怀。

不知不觉,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第八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的医疗工作已经开展了半年。

在平素的诊疗中,队员们发现,拉萨以外地区前来就诊的患者数量众多。通过与患者的交流,得知还有更多的患者苦于距离、费用等因素无法到拉萨就诊。去偏远地区对群众进行义诊和健康咨询、对基层驻村干部进行关怀慰问,是我们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援藏医疗队的传统。队员们都想走出去,去接触更多患者,去解决更多问题。

恰巧,在西藏自治区纪委工作、北大医学部药学系2003级校友李天巍正在那曲市班戈县新吉乡担任驻村干部。于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第八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长、内分泌科田勍副主任医师,与李天巍共同策划并组织了“为高海拔基层干部群众献爱心”义诊活动。

那曲市班戈县海拔4718米,是西藏自治区海拔第二高的县,新吉乡海拔更是接近5000米,距离拉萨开车需要7小时,被视为生命禁区。

虽然海拔高,但是援藏医疗队队员们的热情更高。春节期间与田勍共同在藏值守的泌尿外科郝一昌副主任医师,刚刚结束休假、尚未完全克服高原反应的眼科范翔副主任医师,均主动要求参加义诊。为了惠及更多患者,更多学科专家加入了我们的队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四名专家也要求参加,大家组成了北大医学部义诊七人小分队。

2023年2月11日早晨7点,拉萨还沉浸在寒夜中,队员们已经坐在开往新吉乡的车子里。

刚刚行至那曲辖区,突然刮起了大风,车子周边均是扬沙所致的沙尘,能见度不足数米,天气预报显示风力达到十级以上。满天卷起的沙尘、艰难行进的路途,并没有阻挡住队员们,终于在下午3点抵达了新吉乡。

刚一下车,队员们就感受到了当地居民对于医疗队的盼望。此次大风沙尘天气在当地也是数十年不遇,但是居民们仍然自觉排起长队,眼中充满期待。

田勍副主任医师为居民义诊

在此后的两小时义诊时间里,队员们为50余名干部群众进行了诊疗。

郝一昌副主任医师解答居民的疑问

高海拔地区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泌尿系结石发病率非常高,田勍和郝一昌为居民们进行了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方面的宣传教育。范翔耐心细致地为每一位就诊的群众进行眼底检查,并提出了合理的诊疗建议。

范翔副主任医师为居民检查眼底

前期调研中发现,驻村干部们在为高海拔居民默默奉献的同时,也存在着身体上的诸多不适,比如关节疼痛、皮肤干燥、口腔溃疡等。医疗队有针对性的带来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自制的当红创伤乳膏、维生素E乳膏、复方口腔溃疡凝胶等药品,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新吉乡的义诊结束后,大家又马不停蹄赶往班戈县人民医院,那里还有很多患者需要医疗指导。

到达班戈县城时,已经晚上8点多了,大风导致整个县城停电。在应急发电机带来的昏暗灯光下,队员们匆匆吃了几口饭,便继续投入到为县人民医院患者的诊疗中去,并给当地医务人员留下联系方式,后续随时答疑解难。

北医三院三位义诊队员合影

大风、沙尘、低氧、严寒,带给队员们的是发紫的嘴唇、无法成句说出的话语、彻夜难眠的头痛。但是队员们却给西藏高海拔地区的干部群众们留下了来自北京、来自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来自援藏医疗队的关心、温暖与情谊。

纳木措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拉萨至班戈往返的路上,我们两次经过了这里。援藏医疗队的使命正如这湖水般神圣,队员们的心灵通过这次义诊,也得到了再次的净化与升华。薪火相传、接力援藏,我们的爱心将在雪域高原上一直传递下去!

(北医三院)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