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北京大学医学部委员会举办第十三届医改沙龙

9月21日,民盟北京大学医学部委员会(以下简称民盟北医委员会)第十三届医改沙龙在北京大学医学图书馆举行。民盟北京市委专职副主委田庆奇,北京大学医学部党委副书记朱树梅,民盟北京市委参政议政部部长帅远霞,民盟中央社会服务部农村处四级调研员罗潇雨,民盟北京市委医卫委副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学系主任杨金奎,北京大学医学部党委统战部部长王军为、副部长陈子豪,《群言》杂志编辑云霄等应邀参加会议。本届沙龙以“医学人才培养”为主题,在民盟市委的支持和指导下,首次由民盟北医委员会和民盟北京市委医疗卫生委员会共同主办。民盟北医校本部支部承办,支部主委陈菲主持。民盟市委医卫委、北医委员会的70多位盟员参加分享和交流。

会议现场

首先,民盟北医委员会主委田华代表主办方致辞。他对民盟北京市委、北京大学医学部党委对民盟北医委员会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表示由衷地感谢。他表示,医学人才培养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沙龙通过发挥盟员的专业优势讨论探索医学教育中的现实问题,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建言献策。

民盟北医委员会主委田华教授致辞

朱树梅代表北京大学医学部党委对第十三届医改沙龙的举办表示祝贺。她表示,北大医学部作为探索中国医学教育新实践的领路人和改革者,对医学人才培养倾注极高热情。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发表重要讲话时候指出“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我们要继续践行总书记的嘱托,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办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北京大学医学部党委副书记朱树梅致辞

在主题报告环节,医卫委副主任杨金奎以“毕业后你还优秀吗?”为题做了演讲,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分享带领团队在科研领域不断攻坚克难的心理历程,鼓励青年盟员持续提升个人能力、坚持不懈终有所成。

民盟盟员、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康复科主任医师唐丽丽从自身工作经历出发,分享了“音乐治疗学”、“心音坊”等课程教学的经验。这些精彩的案例让大家感受到科学和艺术的巅峰对话,看到了人文科学与人才培养的巧妙融合,认识到艺术、人文在医学教育的重要作用。

民盟北医委员会副主委陈小贤以儿童口腔医生的培养为例,探讨如何提升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她认为,就像儿童口腔会随着年龄增长呈现不同特点一样,对医学生的培养也要根据其不同学习阶段的特点进行差异化指导,帮助学生在工作中实现个体可持续成长。

民盟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支部副主委王墨培分享的题目是“叙事医学提升医师职业认同感的教学探索”。她介绍了叙事医学的理念和发展史,并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分享了叙事医学在肿瘤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体会。她还跟大家分享了申请叙事医学相关教学课题的经验,希望大家能更多参与到医学人文教育的事业中来。

民盟北京市委委员、北医委员会副主委、北京大学医学图书馆馆长张卫光教授作了题为“从北医教改看新时代医学人才培养”的报告。医学教育即将开启“整合模式”的新时代,“新医科”将融合工学、智能科学等众多学科,对医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结合北大医学探索整合课程和结合AR教学的新授课模式转变的案例,对青年教师的教学提出中肯的建议和指导。

主题报告

在圆桌交流环节,民盟北京大学第三支部支委赵旻暐作为主持人,邀请第一医院汪欣、人民医院杨晓东、基础医学院方璇、肿瘤医院刘敬弢、第六医院秦梦文等5位盟员,围绕医学教育面临的挑战、竞争与创新的矛盾、“卓越医师”和“医学科学家”培养目标的兼容性等问题,进行了重点发言。大家各抒己见,结合专业特长和成长经验积极交流探讨,启发现场观众共同的思考。

圆桌交流

田庆奇代表民盟北京市委进行总结发言。他对民盟北医委员会多年来卓有成效的工作表示肯定和赞许。他指出,北医盟员身在临床和教学一线,对医学人才培养感受最深刻,提出的建议为实现健康中国目标将发挥重要作用。他希望医改沙龙能够常办常新、越办越好,祝愿民盟北大医学部委员会取得更大成绩。最后本次沙龙在大家的热烈掌声中落下了帷幕。

民盟北京市委专职副主委田庆奇总结发言

参观图书馆

(民盟北大医学部委员会  方璇/文   黄大无/摄影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