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何以温暖? 北京大学殡葬叙事座谈会纪实
2023年2月8日,由韩启德院士发起并主持的一场别开生面的“殡葬叙事座谈会”在北京大学医学部举办,来自八宝山、东郊殡葬服务中心、上海殡葬服务中心,福寿园国际集团的资深殡葬人及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民政部社会事务司的同志参加了座谈会,大家娓娓诉说自己亲历的殡葬服务的一幕幕感人故事,一起探讨殡葬叙事对于提升殡葬服务温度,促进绿色殡葬转型,以及在国人寄哀思、遣悲怀,追思慎远、民德归厚过程中的杠杆效应。
韩启德院士在开场致辞中说:一年一度的北京大学清明论坛已经举办五年,逐步成为社会的热点关注。医疗叙事现在很热,但殡葬叙事还比较沉寂,或者业内流传一些感人的好故事,但社会传播不够。死亡是人生哲学的核心命题,生与死相连,中国先贤孔子,西方哲人海德格尔都有名言,无论是“未知生,焉知死”,还是“向死而生”,都是以死来映生,死亡是丰富的。王一方老师提出“医疗-殡葬一体化”的认知,我觉得有道理,应该把死亡叙事延伸到殡葬叙事环节,通过细腻的,拨动心弦的故事展现殡葬服务的适宜温度。
生死无常,人间有情,葬礼横亘在生死两界之间,我们需要将告别仪式、葬礼办得有板有眼,有规有矩,有里有面,既完成对逝者的声名与遗体、遗属的情感与愿望加以妥善处理的过程,也通过丧葬的礼仪、哀荣和风俗(民族、宗教习俗,乡规民俗)沿袭,完成灵性安顿,了却逝者未了心愿。
紧接着周卫华(八宝山殡仪馆)、修殿有(东郊殡仪馆),刘平(上海殡葬服务中心)唐强(福寿园国际集团)围绕以下主题讲述了他们的殡葬服务故事······
无疑,殡仪馆、墓园是人世间形形色色生死别离的时空交汇点,每天都上演着入殓,火化,守灵、告别、出殡、追思的丧葬节目,亲历、见证着亲人的哀伤与悲切,工作在这样的特殊场所,总有一些特别的人、家庭与故事,让大家感动、感触、感悟。周卫华特别回忆了送别音乐的变迁:1998年刚入行工作时,送别背景音乐是沉重肃穆的哀乐,加剧悲伤情绪,不利于人们走出死别阴影。除了对党员干部的规定以外,为其他人提供的送别音乐风格应尽量轻松舒缓,以及在版权许可的情况下播放自选音乐。老百姓对可自选音乐的服务项目反响非常好,提供了钢琴提琴等纯音乐、京剧戏曲、《马儿啊你快些跑》等歌曲、逝者生前自唱的《黄河大合唱》等等,还有一位军人逝者的送别音乐依次是起床号、出操号、开饭号·····最后是熄灯号,再现了军营生活的点点滴滴。
如果说抢救室、ICU还有复活的转圜,殡仪馆就是“天人两隔”的界河,死亡的焦躁、恐惧、哀恸达到极点,且不同年龄、死因、民族、身份的家庭情绪表达不一,心理危机各异,遣悲怀(哀伤关怀)显得十分重要,如何帮助遗属迈过这道坎,实在不容易。修殿有忆及一位27岁的独生女因病早逝,白发人送黑发人,父母悲痛欲绝,希望对葬礼进行精心策划,工作团队花功夫对逝者的生活进行了细致的人生整理,将其生前的各种喜好物悉数摆放在礼厅,充满细节,充满回忆,再现了逝者生前的生活场景,温情满满,这次葬礼是用时间来遣悲怀,稀释了悲情,重建了亲人的记忆纽带与念想空间。追思厅里流淌着浓厚的亲情,以家庭化的氛围营造,亲友们如同围炉夜话,共同回忆,气氛温馨。告别仪式持续了4个小时,是我经历过的最长的告别式。相形之下,一个小时匆匆忙忙,三鞠躬,转一圈,效果总是显得匆忙潦草,意犹未尽。
国人对于遗体有着复杂的心态,一面是对死者的爱,一面是对尸体的反感,一面是对逝者的人格慕恋,一面是对遗体的莫名恐惧。告别仪式中,应该如何帮助遗属调适这一矛盾心理,是一个难题,刘平回应了尸体的爱与怕问题的处理:对于体现生者对逝者的爱,工作人员力求“视死如生”,像对待生者那样对待逝者。对部分遗体处理环节进行遮蔽,避免视觉上刺激到家属。用故人沐浴、心理安慰等方式赋予生命清净美好的状态。对于缓解生者对逝者的怕,工作人员通过防腐、整容、化妆等技术,力图还原睡着安详的模样,有时化妆师把逝者画得过于年轻漂亮而失真,反而会引起家属不满,因此对遗体化妆师的最高评价不是“画得真美”,而是“真像,像活着一样”。此外,设置区隔,把令人害怕的如整容、排水消肿等环节封闭操作。
殡葬环节中发生的服务纠纷、冲突类型不一,折射出某些人、某些家庭的死亡观、丧葬观扭曲。唐强忆及武汉抗疫期间,居民拒绝我们的遗体接运人员使用电梯,志愿者只好徒步爬上28楼,再从把遗体徒步搬下,过程十分艰辛,但只能隐忍,这就是所谓的避邻心理,在当今社会,死亡是晦气、丧气的事情,有许多戾气在左右、干扰着治丧环节。这些负性情绪都需要细心疏导,不能硬碰硬去蛮干、冲突。
医学需要人文关怀,其实,殡葬服务中也充满着人性的温暖,流淌着对遗属的共情,关怀,陪伴、见证、抚慰、安顿等,唐强讲述了为故人沐浴的故事:有些细节必须讲究,譬如女性客户应该由女员工服务,为癌症去世的逝者提供假发,引导家属参与梳头、化妆等环节。这样的参与有助于遗属哀伤情绪的释放。周卫华强调遗属的参与感问题,对逝者亲友提供分层参与服务,体现对个性化、多元化需求的满足。操办仪式、直系亲属等视情况参与全程,包括前期策划、为逝者梳头盖脸(曾有一位建筑师逝世后家属放生前作品模型随遗体一起火化)、答谢来宾等。旁系亲属和朋友可参与分发随礼、叠纸鹤等。有参与才会有哀伤的释放。社会关系再远一点的远亲或同事等可借追思仪式和人生谢宴聚餐重叙感情。
刘平感悟到:殡葬人是一批“冥河摆渡人”,帮助逝者渡河,帮助未亡人稀释哀伤,确认、接纳祖先远去的事实,并且对人生宿命(生老病死)心存敬畏。但这需要时间,目前的丧假太短,难以完成摆渡的任务(古代官员常常服丧三年),因此,向社会呼吁延长丧假,目前,劳动法对丧假天数没有明确规定,一般多为直系亲属3天,但在快节奏城市化生活中,很多单位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落实情况不理想。据海外的一项丧亲研究,亲人去世第一阶段是震惊,随后再进入悲伤及追思等阶段,这需要充分时间处理情绪,往往需要3至6个月。建议适当延长丧假,给予丧亲者更多时间处理后事和心理调适。
在一般人心目中,殡葬活动是死亡事故的了断环节,人们应对死亡的降临,通常表现出强烈的不甘与不安,流淌着丧气、晦气、甚至戾气,如何逆转这份不甘与不安,温情、温馨、温宁地实现对逝者的尊重,对遗属的抚慰,对社会的教化,凸显死亡的崇高美,建构殡葬活动中的神圣感、敬畏感、悲悯感、展现中国殡葬文化的诗意与禅意,殡葬叙事不可或缺。如果说安宁疗护,探讨死亡的尊严,殡丧料理则探讨丧葬的境遇美、流程美,哀伤关怀,探讨抚慰的精神美,对抗遗忘,用美的方式重构丧亲体验。从这个意义上讲,医疗殡葬虽然分属于卫生、民政两个领域,在死亡的温暖服务方面应该协同发力,共同提升。
十二年前,韩启德院士首倡叙事医学,催生医学人文的春天,希冀医疗不再是冰冷的技术服务,而是充满人性、人情、人伦的医患和谐交往的体验。可以期待,殡葬叙事将给殡葬服务注入温情、温暖的春风,给国人的殡葬体验带来静美、纯美的新尝试。
(医学人文学院 王一方、高苑敏)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