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医学多项成果荣获2022年北京医学科技奖
2023年7月31日,北京医学会发布《北京医学会关于2022年北京医学科技奖奖励的决定》。北大医学多个团队的成果获得奖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卫生管理奖1项,医学科普奖3项。
北大第一医院张卓莉教授团队完成的“肌肉骨骼超声在风湿性疾病中的应用和推广”、北大基础医学院郑乐民教授团队与合作单位完成的“国人心血管相关疾病的代谢特征和发病机制的探索与引用”、北大第一医院李学松教授团队与合作单位完成的“国产康多机器人手术系统关键技术的建立与临床应用”荣获北京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北大第三医院泌尿外科马潞林教授团队完成的“肾细胞癌伴下腔静脉癌栓诊疗体系的建立及推广应用”、北大人民医院孙秀丽教授团队完成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三级预防措施的规范化研究及推广”、北大第一医院熊晖教授团队与合作单位完成的“早发型肌营养不良精准诊疗技术的创新研究与临床应用”荣获北京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北大第三医院金昌晓研究员团队完成的“大数据临床智能辅助决策体系建立与示范应用”荣获北京医学科技奖卫生管理奖。
北大第三医院乔杰院士团队完成的“生育力保护与生殖储备科普系列丛书”、北大第一医院王贵强教授团队与合作单位完成的《活出健康——免疫力就是好医生》、北大人民医院刘健教授完成的《谈“心”——关于心脏的医学、健康与生活方式》荣获北京医学科技奖科普奖。
“北京医学科技奖”是由北京医学会设立的首都医药卫生行业的科技奖项,旨在引领首都医学科技创新发展,推动尖端医学科研成果的产出。2022年北京医学科技奖励共计31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16项,卫生管理奖4项,医学科普奖3项。
附:北大医学获奖成果介绍
北京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北大第一医院:肌肉骨骼超声在风湿性疾病中的应用和推广
第一完成人:张卓莉
影像学技术在风湿病诊治和患者管理中至关重要,以往临床中使用的是传统X线和CT,超声技术在风湿病学科的应用极为有限。2009年开始,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在国内率先将肌骨超声用于关节炎等多种风湿病的诊断、鉴别诊断、随访、治疗指导、预后判断各个患者管理环节中。十余年来,团队证实了超声较单纯临床检查的优越性,建立了肌骨超声的标准化操作体系和适合我国患者的简化超声评价体系;建立了中国人正常值范围和患者人群的超声图库;首次证实了肌骨超声在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痛风及干燥综合征等多种风湿病的早期诊断及分型中的重要价值;在国际上首次发现超声下亚临床滑膜炎的普遍性及对于预后的重要意义,证明了肌骨超声在各种风湿病患者长期随访及治疗中的指导价值。
在此领域,本团队发表肌骨超声相关文章80余篇,其中SCI文章近30篇。主编《风湿性疾病的肌肉骨骼超声——标准化操作及应用》及《风湿病的肌肉骨骼超声——基础与实践》两部著作,参编四部教材的风湿病影像学章节;获得多项基金项目的支持;共完成10万余人次的超声检查,开展了数百场讲座,建立了全国标准化操作规范,成为国内唯一具有标准化培训能力、与国际接轨的领导单位。团队的系列研究成果,经过标准化培训已经转化到全国各地,催生了国内风湿影像学这一细分学科,使肌骨超声成为风湿病领域的重要辅助检查手段,帮助国内的风湿科医生掌握超声技术,实现了肌骨超声技术在风湿病中的普及和广泛应用。(项目主要完成人:张卓莉、邓雪蓉、耿研、季兰岚、张晓慧、宋志博、孙晓莹、赵娟、王昱、樊勇、谢文慧)
基础医学院:国人心血管相关疾病的代谢特征和发病机制的探索与引用
第一完成人:郑乐民
随着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对居民健康的影响越加显著,探寻心血管疾病的病理过程,发现新的潜在临床诊断和干预靶点至关重要。“国人心血管相关疾病的代谢特征和发病机制的探索与应用”项目是郑乐民教授及其团队与合作伙伴近年来取得的重大创新成果。该团队从上千病人的血液中通过生物质谱、生物信息学及病历资料进行多方位的探索,首次发现琥珀酸等新型代谢产物的致病新理论;率先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发现新肠道菌群代谢物质三甲基五氨基戊酸(TMAVA)通过干预脂肪酸氧化加剧心衰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现肠道菌群活性代谢产物在心血管疾病中的重要作用及关键机制;首次利用CRISPR/Cas9构建拟人化基因敲除仓鼠模型,为心血管疾病的转化医学研究搭建了理想平台,获得多项专利并发现ApoC3这个新的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潜在靶点;引入纳米材料技术实现荧光/超声结合检测,为血管斑块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了新手段。
该研究成果已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Gastroenterology,Circulation Research,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26篇代表性论文总影响因子386.5,被European Heart Journal,Circulation,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Gut等广泛引用或撰专文报道,获相关国家专利9项,获中国CFDA临床试剂盒9项,在Nature杂志社出版英文专著1部,获得国际广泛认可,为心血管疾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转化提供依据,社会效益显著。(项目主要完成人:郑乐民、冼勋德、黄薇、刘国庆、宫晓艳、张琰、潘兵、王宇辉、季亮、张玲)
北大第一医院:国产康多机器人手术系统关键技术的建立与临床应用
第一完成人:李学松
高端医学装备的创新转化是我国医学装备自主发展的重要一环,作为重点医学装备,外科手术机器人系统在我国“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中被反复提及。“国产康多机器人手术系统关键技术的建立与临床应用”项目是国产康多机器人临床试验团队历经15年取得的重大创新成果,在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所长周利群和泌尿外科主任何志嵩的全力支持下,在北大医院李学松教授、谌诚主任医师,北京协和医院纪志刚教授的带领下,先后完成干性试验和动物试验等一系列重要的临床前研究,此后圆满完成了国产康多机器人肾盂成型术、输尿管膀胱再植术、肾部分切除术、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膀胱癌根治术、前列腺癌根治术等一系列临床试验,获得了宝贵的临床数据,随后完成跨运营商、跨网域“5G+固网专线”多点协同远程临床实时交互教学手术模式的探索,充分评估并验证了国产康多机器人应用于多种泌尿外科手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
该项目已发表中英文论文15篇,其中3篇刊于世界泌尿外科权威期刊,研究成果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演示推广。该技术和产品在国内多家公立医疗机构推广应用。(项目主要完成人:李学松、纪志刚、崔亮、周利群、谌诚、徐维锋、樊书菠、东洁、杨昆霖、李志华、代晓飞、熊盛炜、韩冠鹏)
北京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北大第三医院:肾细胞癌伴下腔静脉癌栓诊疗体系的建立及推广应用
第一完成人:马潞林
肾癌占成人恶性肿瘤的2%至3%,局部进展期肾癌中4%至10%合并下腔静脉癌栓。未经治疗的肾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患者中位生存时间约5个月,预后较差。积极手术5年存活率为40~60%。
项目团队在国内率先建立并完善了肾细胞癌伴随下腔静脉癌栓的诊疗体系。1、建立肾细胞癌伴随下腔静脉癌栓的诊断体系。传统影像学方法判断癌栓是否侵犯下腔静脉血管壁的概率不足60%。项目团队采用B超联合高分辨率MRI及CT的“影像评估模型”将预测切除率提高至85%。此外,癌栓表面血栓脱落常导致肺栓塞,国外诊断特异度为78%;创新性地提出了“癌栓伴随非肿瘤性质血栓分级系统”,不同血栓分级采用不同治疗手段,将其诊断特异度提高至97.4%。2、建立肾细胞癌伴随下腔静脉癌栓的治疗体系。肾癌癌栓手术复杂,国外开放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5%。项目团队采用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应用于静脉癌栓治疗;根据癌栓不同解剖特点建立一系列手术方式,例如机器人微创技术、后腹腔镜联合经腹途径腹腔镜技术、提高气腹压不阻断近心端技术等。将围术期并发症降低至22.2%。3、建立了我国肾癌癌栓数据平台。牵头成立中国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诊疗协作组,建立了我国肾癌癌栓数据平台。利用了大数据技术组织癌栓多中心研究。共同编写了《肾癌伴静脉癌栓诊治专家共识》,发表于中华医学会的《中华泌尿外科杂志》,指导并规范癌栓诊治方案。4、肾癌癌栓的应用推广和科学普及。项目团队制定专家共识1部,举办科主任研讨班143届、专题培训班70期,指导62家医院开展癌栓手术、应用推广至31个省市近300家医院的近千名泌尿外科骨干参加培训,社会效益显著。
北大人民医院: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三级预防措施的规范化研究及推广
第一完成人:孙秀丽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主要包括盆腔器官脱垂和尿失禁,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又被称为“社交癌”。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盆底疾病的诊治有了很大进展,但在疾病的三级预防中还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方面。孙秀丽教授及其团队历经20余年的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提出预防窗口前移,开创以妊娠期锻炼及分娩产伤防治为靶点的一级预防策略;探索多模式物理治疗,研发新式产后康复锻炼操,规范了二级预防措施;率先开展多学科诊疗模式并推广,规范盆底超声、尿动力学检查及盆底核磁应用,实现精准评估及个体化治疗,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盆底修复补片,完善了三级预防。从盆底解剖损伤预防、早期损伤识别及干预,到严重损伤的精准评估和个体化修复,实现盆底康复全周期覆盖,建立了规范化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三级预防体系——“瞄准靶点、前移窗口;主动锻炼、革新理念;重视功能、创新诊疗”,获得学界广泛认可,并在国内推广应用。
项目组获批相关基金共计38项,其中含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项,发表中英文论文百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撰写指南及专家共识4项,编写、主译专著及教材17部。
北大第一医院:早发型肌营养不良精准诊疗技术的创新研究与临床应用
第一完成人:熊晖
早发型肌营养不良(MD)是一组生后早期起病的原发性、进行性、遗传性肌病,发病率低且无中国相关数据,具有严重致残性,预后差。既往该组疾病主要依靠临床诊断,确诊率低,本项目主要进行临床与分子致病机制研究。关键点如下:1、建立并完善遗传性肌病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染色方法。2、采用DNA直接测序、cDNA测序,联合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和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CGH)技术;创新建立三引物PCR法检测FKTN大片段插入;率先采用二代测序诊断遗传性肌病,提高了致病性变异检出率和诊断率,在国内首先确诊多种先天性肌营养不良(CMD)亚型,在国际报道了大量CMD新致病性变异。3、启动中国大陆地区CMD多中心登记注册研究,总结CMD各亚型占比和自然病程,绘制中国患者基因突变图谱,在国内首先创建儿童神经肌肉病多学科诊疗模式(MDT),被国内外同行肯定。4、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日本以外典型FCMD,揭示致病基因产物在细胞内的定位,提出fukutin具有分子伴侣作用的假说并进行研究;同时证实NF-κB介导的炎症通路在LMNA-MD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本项目在国内90%地区进行推广,产出代表论文88篇,20篇代表论文被引用295次,撰写综述、并牵头制定专家共识,参编多部遗传性肌病论著和罕见病调研报告等,使我国CMD研究和临床诊治整体水平跻身国际领先行列。(项目主要完成人:熊晖、谈丹丹、常杏芝、魏翠洁、范燕彬、王爽、刘洁玉、袁云、张弘、吕俊兰、宋丹羽、杨海坡、傅晓娜、葛琳、黄真)
北京医学科技奖卫生管理奖
北大第三医院:大数据临床智能辅助决策体系建立与示范应用
第一完成人:金昌晓
项目团队依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单体多院区”特色发展模式,利用新技术构建标准化聚合数据和辅助临床决策支持体系,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项目取得创新成果。
1、构建基于循证医学与临床真实大数据的结构化数据体系。通过建立标准化大数据中心,提供了将大量文本数据标准化形成可利用数据的路径方法,融合指南的知识体系支持临床、科研等多场景的数据利用。2、构建基于结构化标准化大数据与循证医学的全程临床辅助决策模式,实现对疾病及病历内涵质控的智能化辅助决策。3、国际首次构建可真实应用于医院传染病预警监测的AI智能化方法。通过基于实时数据结合AI模型,实时监测传染病发病情况。传染病多维自回归深度学习模型,对多种传染病流行趋势预判预警,为传染病主动监测提供了重要研判手段。
北京医学科技奖科普奖
北大第三医院:“生育力保护与生殖储备科普系列丛书”
第一完成人:乔杰
“生育力保护与生殖储备科普系列丛书”的创作是以服务“人人享有生育健康”和“健康中国”战略为宗旨,以大众需求为导向,以科技成果的集成创新和科学普及为重点,提高公众生殖健康知识水平,更好地实现生殖健康自我管理,促进国民健康生育。该系列丛书是在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专项经费资助下,基于中国出版协会第五届中华优秀出版物——“生育力保护与生殖储备”系列专著的内容,由中国医师协会、北京医学会等五家学会组织专家进行科普解读,贴合大众最关心的生殖健康问题编写完成的科普篇。该系列丛书的三部图书既独立成册又系列成套。
《女性生殖那些事》以“了解女性生殖、影响女性生殖健康的常见疾病、备孕”三个篇章对女性生殖基础知识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大众认识了解女性生殖健康。《如何保存生育力》从“影响生育力的各种因素、生育力评估、男女双方生育力保存及生育力保存的伦理学与政策法规”四大方面切入,解答生育力保存的相关问题,为塑造大众生殖健康支招。《生育失败怎么办》以“女性篇、男性篇、辅助生殖技术治疗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治疗失败怎么办”四个篇章,从临床常见问题入手,提供多种助孕诊治途径和方法的解读,旨在使读者能够领略生育力保护与生殖储备其中的精髓,使其对生殖健康自我管理有更好的理解,进而促进大众健康素质全面提高。该系列丛书的出版充实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科普,其发行量在国内同类科普作品中处于领先地位,引领并带动了全国该领域的后续科普作品创作,对提高我国大众生殖健康认知作用显著。
北大第一医院:《活出健康——免疫力就是好医生》
第一完成人:王贵强
《活出健康——免疫力就是好医生》于2020年4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由王陇德、钟南山、李兰娟三位院士主审,白岩松先生写序,截至2023年4月,累计印制18次,印刷139,154册,发货114,580册。
本书强调,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推行健康生活方式,减少疾病发生,旨在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需要,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素养;践行了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让每个人真正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阅读本书后,大众不仅能获得所需的健康科普知识,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创作者科学思维的影响,形成科学观念,并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思考、解决问题,让大众在阅读中获得科学的启蒙,提升大众整体科学素养水平。图书一经上市,就斩获了多项大奖,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2020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2020年度中国好书”、第七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科普图书类金奖,荣获由国家卫生健康委主办的2020年新时代健康科普作品征集大赛优秀作品奖;被国家卫生健康委评选为“2020年度委管出版物主题宣传图书优秀成果”;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2021年优秀科普读物推荐书目”;入选由中宣部组织评选的2021年农家书屋重点目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项目主要完成人:王贵强、王立祥、张文宏、汪光亮、刘彬、王伟、杨甫德、杨晓明、陈伟、王月丹)
北大人民医院:《谈“心”——关于心脏的医学、健康与生活方式》
第一完成人:刘健
该书凝结了刘健教授30年从医经验,针对他擅长的心脏病领域展开叙述,并且结合多年来遇到的印象深刻的临床病例,分析了诸如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常见疾病的具体情况,从疾病的源头分析、到检查诊断,再到治疗和管理,都有详细的论述。
该书是刘健多年科普工作的一个缩影,他在繁忙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之余,在科普传播形式上做了大胆而有益的创新,在国内心脏科普领域率先推出了亲自录音的有声科普内容、原创的心脏科普漫画、顺应时代需求的科普短视频,并由此衍生出科普书籍、在传统和新媒体开设栏目、组织患者见面会等覆盖线上和线下多种新旧媒体的科普矩阵,构建了以“刘健医生说心脏”微信公众号及其衍生科普作品为基础的心血管健康科普教育体系,影响超过1.5亿人。
在丰富的科普经验支持下,刘健已累计出版四本科普著作,包括科普漫画书籍《拯救心脏》、《心之所向》系列心脏科普图书之冠心病册和心脏支架科普专著《你好,心脏支架》。另外,一本科普翻译著作《治愈的承诺》即将付梓印刷。
刘健团队还举办和参加了多场与科普宣传活动,将科学、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心血管健康知识传播给大众,提高了大众的健康意识;同时也积极带动同行医生共同践行心脏健康科普宣传。
该成果同时获得由国家卫生健康委与中宣部、科技部、中国科协共同举办的“健康知识普及行动——2021年新时代健康科普作品征集大赛”中图文类优秀作品称号。
(北大医院、人民医院、北医三院、基础医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