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空间 新发展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通州院区五个新医疗区启用

急诊放射、检查一步到位不绕路,日间手术、住院-手术-出院只需一天,重症监护升级扩容、筑牢生命防线,输血科焕新、临床用血更便捷安全,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全面焕新、高水平血液病诊疗中心日臻完善……新空间、新发展,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通州院区近期一系列新变化令人欣喜。

2023年7月4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俊,副院长王天兵、赵翔宇,党委副书记陈红松、高杰、邵晓凤及相关临床、医技、职能处室负责人共同见证每一个日新月异的变化。

急诊放射检查区域启用 让患者少走一步更快一步

2023年7月1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通州院区急诊有了自己专属CT与DR设备!7月4日,急诊放射检查区域正式启用,放射检查让急诊患者少走一步,效率更高一点。

一般急诊患者做CT、X线检查时,需先开通绿色通道,从急诊转运至门诊放射区域。虽然院区在规划上已经划定了最佳转运路线,可以让患者最短、最快的时间到达放射检查区域,但要门诊、住院患者还是要和急诊患者一起候诊。随着通州院区急诊量与日俱增,为给患者提供更便捷的诊疗服务,医院统筹规划,在离急诊抢救室仅几米之处改建了急诊放射检查区域,并专门增配了先进的CT、DR设备,最大程度保证急诊患者尤其是危急重病人诊疗检查时间。急诊专属放射检查区域的启用,不仅使急诊患者与门诊、住院患者分流,患者就诊路线更清晰便捷,更是为急救开启更快捷的绿色通道。放射科克服人员紧张等困难,增派骨干专岗负责急诊X线与CT检查。

“放射科工作人员保证急诊患者影像检查更快捷的同时,也要尽全力保证门诊与住院患者尽快检查。”放射科李超介绍道,“我们的工作人员加班加点,但只要患者可以得到快速救治,辛苦也值得!”

日间手术室从无到有 创新服务提质增效新平台

日间手术是一种全新、简捷、安全的手术模式,患者在入院当天完成手术,术后经过严密观察,术后当天或者第2天出院回家。为了满足患者需求和临床手术科室需要,经过科学规划, 7月4日,位于门诊楼三层的日间手术室正式启用!

“本来看完病听说要手术了,已经做好了大包小包来住院的心理准备,没想到赶上通州院区日间手术室启用,很快做好了麻醉评估与术前准备,这做完手术也很快就能出院了,而且全程有医护人员照顾,啥也不耽误!”今天上午刚刚完成宫腔镜手术的徐大姐感慨道。

日间手术是医疗机构选择临床诊断明确并且具备风险低、时间短、并发症少的手术类型,在1-2个工作日内完成患者的计划性住院、术前评估、手术、术后短暂恢复后出院的一种手术模式。随着医学技术的进展,越来越多的疾病可以通过日间手术得以完成。

更优化的流程、更高的效率、更佳的可及性,日间手术充分减轻患者医疗负担,不仅实实在在提高患者满意度,而且符合国际医学发展和医院管理趋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手术麻醉科副主任、通州院区手术麻醉科负责人梁汉生主任医师介绍道,日间手术的推行,给患者的治疗带来了便利,但对麻醉的实施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日间手术患者术后当天或一天后离院,患者是否适合日间手术,麻醉医师的评估尤为重要。麻醉医师从围术期的角度定位麻醉的选择和实施,包括患者的身体条件、麻醉方式的选择、术后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置等进行全面评估。“为了患者安全便捷进行手术,我们辛苦一点也是值得的。”

升级扩容重症床位 全力为急危重症患者保驾护航

医院通州院区地处京津冀交汇处,作为国家级会诊、转诊及救治中心,救治能力不断提升,医院统筹规划,开辟新区域,将原有15张重症床位扩增至23张,守住急危重症救治第一道关卡!据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朱凤雪教授介绍,ICU是反映综合医院救治水平的重要平台学科,ICU与各专科间的多学科紧密配合,使专科病变和危重症候都能在第一时间被发现和处理,最大限度保障患者安全。

自2021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通州院区开诊后,重症监护病房同期启用,自成立以来就承担了院区各科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

通州院区开诊短短不到2年时间来,重症医学团队与多学科团队合作,已经完成了肝移植、转运ECMO患者、呼吸机支持核磁检查、ECMO支持下造影检查等高难度检查、操作和手术治疗,年收治重症患者数量逾千例,救治成功率超过95%。扩容后的通州院区ICU,在外科重症患者救治,尤其重症创伤治疗是龙头,重症呼吸、重症心脏、重症肾脏、重症感染、重症超声、重症营养代谢、重症护理等多个亚专业领域设置齐全,与兄弟科室齐头并进!

输血科启新址 让生命通道更通畅

输血是临床抢救和治疗中无法替代的重要治疗手段,为架起生命桥梁。此次输血科位于住院楼二层的新址启用,毗邻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等紧急用血需求较大的区域,缩短取血及标本往来的动线路径,让生命通道更加顺畅。据输血科副主任侯瑞琴介绍,输血科担负着科学调配血液资源,规范安全医疗用血以及输血相容性检测等重要工作。

2021年12月,通州院区开诊室,输血科就作为第一批进驻科室常驻,为严重创伤救治、危重症抢救等治疗开展创造条件。随着通州院区规模与手术量的逐渐增加,以及亚洲最大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单倍体中心的正式启用,血液需求量增大,高效合理配置利用血液资源更是成为临床医疗工作中重中之重。

“通州院区正在成为首都副中心乃至京津冀地区重要的国家级医学中心,输血科将更好地服务临床,服务患者,为医院发展助力!”侯瑞琴表示。

造血干细胞采集实验室启新址 为“生命的种子”保驾护航

造血干细胞采集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系统疾病环节中的很重要一环。医院将原有非规划区域进行最快改造,安装设备带,机器第一时间进场,保证了移植病房与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同期启用。同时,规划中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室新址加班加点进行改造验收。7月4日,通州院区血液科干细胞采集室新址医疗功能区域启用!

据血液科副主任许兰平教授介绍: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多种血液系统疾病的有效措施,黄晓军教授创立的单倍体相合移植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供者缺乏的问题,为全国每年数以万计的患者及其家庭带来生存的机会和希望。

为更好地发挥国家级平台和资源优势,服务惠及广大血液病患者, 2023年5月16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通州院区移植病房正式投入使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超2/3的床位和骨髓移植仓位迁至通州院区,全亚洲最大骨髓移植单倍体中心应运而生。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全程管理的诸多环节中,造血干细胞采集是非常关键的一环。目前通州院区干细胞采集室配有血细胞分离机14台,骨髓处理室1间,保证采集干细胞得到及时、保质保量的采集,同时负责骨髓细胞计数和血型不合时的骨髓处理。在医院科学规划之下,让通州院区实现了院区血液肿瘤患者从化疗到移植的全链条管理,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在这里能够享受到“一站式”高水平诊断与治疗,辐射引领带动全国血液疾病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通州院区位于北京市东南部的通州区漷县镇,地处京津冀腹地,是北京东部链接河北与天津的重要节点。自2021年12月18日开诊,2022年2月7日全面启用以来,医院优化学科布局,提升运营效率,夯实医疗安全,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京津冀地区重要的诊疗中心,为疏解城区医疗资源拥挤,均衡地区优质医疗资源发挥了重要作用。

王俊院长指出,通州院区日新月异的变化,令人欣喜,令人鼓舞。在这个过程中特别感谢“人民人”的辛勤劳动、默默奉献和包容理解,这是“艰苦奋斗、拼搏创新、无私奉献”百年医院精神的最好体现,也是“人民医院为人民”的最佳诠释。

依托通州院区,医院将充分发挥国家医学中心优势,搭建高水平合作交流平台,积极构建国内与国际、基础与临床的衔接协同,引领带动京津冀乃至全国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通州院区,未来可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未来可期!




(来源:人民医院 宣传中心 张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