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22年大事记
一、1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第四届党委和纪委完成换届,并于本年度完成53个临床医技科室和26个职能处室干部换届选聘工作。
二、1-3月,2022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为全国唯一一家同时负责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医疗保障工作的定点医院。医院本部及崇礼院区分别荣获“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集体”称号,受到党中央、国务院表彰;延庆院区荣获“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市先进集体” 称号,多人荣获“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市先进个人”称号。
三、1月至11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承担国家、北京市及海淀区多次新冠疫情防控外派支援任务,共派出医务人员908批次,2.37万人次。12月,急诊和发热门诊患者骤增。医院组建专科临床团队和护理团队;建立中药配方颗粒智慧药房;保障紧急医疗设备供应;改造急诊和发热门诊区域,扩容重症、亚重症病房至28个、床位823张,全力收治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按上级要求,互联网医院率先开放新冠相关症状患者首诊诊疗服务。2023年1月2日,北京市委书记尹力来院调研检查新冠病毒感染医疗救治工作并给予肯定。
四、3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入选国家卫健委确定的全国14家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单位。
五、3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健康医学中心楼正式启用。8月,智慧心电中心正式运行。
六、5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荣获2021年度北京地区卫生健康系统互联网便民惠民移动应用优秀奖,排名第一。8月,医院在全市61家医联体核心医院综合评价中排名第一。
七、6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入选国家卫健委“临床营养科建设试点单位”。9月“运动创伤治疗技术与器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获批立项。10月,医学影像科荣获2022年北京市重大疫情防治重点专科项目。12月,中医科荣获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十四五”中医药重点专科项目。
八、6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教学课题《医心师道——新医科高素质师资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荣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完成人:乔杰、高炜、沈宁、刘东明、王妍、韩江莉、谷士贤、汪恒、李颜);乔杰院士主编的《女性生殖系统与疾病(第2版)》荣获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课件”重点项目。12月,乔杰院士荣获北京市首届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称号。骨科周非非副教授荣获2022年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奖。
九、7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赵荣生教授牵头制定的《中国大剂量甲氨蝶呤循证用药指南》荣登2021年中国指南评级榜首。
十、8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产科赵扬玉教授荣获“首都十大健康卫士”称号。
十一、8月,2021年度中国医院/中国医科院校科技量值发布。五年总科技量值(ASTEM),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综合排名全国第六;2021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综合排名全国第九。9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在2021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获得A++评级,位居全国第六。
十二、2022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首次突破100项,经费上亿元。乔杰院士牵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获批。
十三、高影响力论文先后发表。其中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乔杰院士团队、林坚教授团队、付卫教授团队、杭婧/乔杰/魏瑗研究团队、赵扬玉教授团队、穆荣教授团队在Lancet Global Health、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Cell Discovery等高影响力期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
十四、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新成立5个院企联合研发平台,探索医产学研转化新模式;与海淀区联合组建“中关村科学城-医院临床医学概念验证中心”揭牌。8月,医院被中国科协认定为“科创中国”创新基地(产学研协作类)。
十五、11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乔杰院士团队《卵成熟障碍性疾病发病机制及干预新策略研究》项目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眼科张纯教授团队《青光眼精准诊治体系的建立及应用》项目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2月,运动医学科余家阔教授团队《细胞移植组织移植人工关节植入治疗膝难治运动损伤临床研究和转化》项目荣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十六、11月,乔杰教授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于洋研究员、李默研究员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梁晓龙研究员获北京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齐新宇副研究员获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称号;另有两位青年专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海外)项目。
(北医三院)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