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第十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出征
“大家一定要保重身体!”“希望你们把‘人民’精神带去高原,将西藏人民的情谊带回来!”一声声叮咛嘱咐,诉说着牵挂和惦念,一次次泪目相拥,满满的关怀和不舍。
2024年7月31日清晨,迎着晨曦的微光,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第十批“组团式”援藏医疗专家奔赴雪域高原,开展为期一年的医疗帮扶工作。此次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高杰带队前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总会计师邓连府、队员所在科室主任及党支部书记,党院办、医务处、工会等相关部门负责人,队员家属到机场为队员送行。
带着领导和家人的嘱托,承载着对藏族同胞的深情厚谊,“人民人”即将踏上征程,真情援藏。让我们一起听听援藏队员的心声。
妇产科张果:前九批援藏队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一定将“人民人”在雪域高原的精神传承下去!
作为医院第十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长,张果表示深感责任重大,但同时也充满了信心。
张果有着多次随医院与妇产团队前往藏区进行医疗援助的宝贵经历。“当地女性普遍对身体健康的关注不足,但她们对医疗援助的需求极为迫切。”张果回忆起在青海果洛地区进行宫颈癌筛查的情景,在筛查过程中发现了晚期的宫颈癌患者,这让她更加坚定了长期援藏的决心。在前往西藏林芝进行妇科肿瘤指南宣贯期间,张果被当地医生对知识的渴求深深触动,但当地缺乏专业的妇科肿瘤医生,导致许多患者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作为妇科肿瘤医生,我有责任将前沿的专业知识传递给更多需要的同道。”
家人的无条件支持,让她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谈及即将启程的医疗帮扶,张果的眼神中闪烁着光芒。
检验科陆松松:我是妈妈,是女儿,是妻子,但更是一名医生,我想用我所学为西藏人民做点贡献。
今年是检验科第一次承担“组团式”援藏的任务,作为“人民检验”派出的第一批队员,陆松松面临着要与其他医院完成系统交接、临床沟通的重任。“这次援藏我想完成检验的两个目标,第一是把检验做得又快又准又全。第二是要做好临床沟通,带领大家做一些临床的MDT会诊以及小病例的会诊等,让检验科更多地参与到临床的诊疗过程中。”陆松松表示。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最不舍的当然还是孩子,陆松松经过审慎的考虑,与上高一的女儿商量。“妈妈,是单位让你去,还是你自己想去呢?”当女儿问她时,她说:“这是妈妈一直以来的心愿,我想知道我在不同的地方可以做些什么,我想用我所学为西藏人民做点贡献。”得到妈妈的答案,懂事的女儿说:“妈妈,你放心去援藏吧,我会照顾好弟弟的。”
内分泌科张放:我一定不负重托,把北大医学先进的诊疗技术和‘人民精神’带到高原。
内分泌科特别注重医生的病房带组经验,经历过在病房带组的医生能得到比较完整、系统的锻炼,拥有比较扎实的业务水平。科里一发出援藏报名通知,就得到大家的积极响应,张放由于去年年底刚结束两年的病房带组工作,业务水平、工作能力过硬,成了此次将内分泌科前沿的技术和理念带到高原的“不二人选”。
“因为高原跟平原环境差别非常大,所以到西藏后我想进一步考察当地的疾病谱,然后结合当地的疾病特点,开展相应的医疗和科研工作,组织相关学术讨论,把我们先进的诊疗技术、学术知识分享到高原上。同时,高原百姓的慢病管理也有当地的特色,我也会认真学习,结合当地的经验继续改进。”张放说。
急诊医学科董桂英:我希望能继续发扬‘人民急诊人’传统,将急诊医学在国际和国内的新进展带到藏区。
自2015年起,急诊科已先后派出3位“组团式”援藏队员,“我希望能继续发扬‘人民急诊’精神,同时结合当地的实际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医疗服务和培训。”董桂英表示。
医院在选派援藏人员时,要求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外,同时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董桂英表示,“这意味着我们在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要致力于带动当地的科研水平提升,这是一个新的挑战和机遇,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为西藏的医疗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前几年参加援鄂任务时候,也是非常迅速就出征了,就是感觉有点亏欠女儿,成长路上我的陪伴太少了。”董桂英的女儿正处于即将中考关键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女儿渐渐开始理解妈妈,“妈妈,虽然这意味着我们又要分开一段时间,但我支持您的决定,就像您总会支持我一样。”提到懂事乖巧女儿,这位急诊“女战士”的脸上洋溢着温柔幸福的笑容。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王克强:授人以渔,让我们高精尖的呼吸与危重症技术在高原落地生根,服务于高原患者。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王克强是科里继徐钰、暴婧、李冉之后派出的第4名援藏队员。经过与他们及其他医院队员的沟通,了解了当地的诊疗水平和目前开展的业务、新的治疗手段。“之前的9年,北医3家医院已经在西藏自治区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将北京许多高精尖技术带到了高原上,我这次去,希望能查漏补缺,授人以渔,让我们的呼吸与危重症技术在当地落地生根。”
这几年,王克强经常被外派到通州院区、石家庄医院、青岛医院等各个分院区常驻,5岁的孩子已经习惯了爸爸经常不在家,所以对于爸爸要援藏一年,也非常自然的接受了。“感谢爱人和父母的理解、支持和付出,让我没有后顾之忧。”说到这里,王克强的眼里泛起了泪光。
肾内科梁耀先:希望能搭建起西藏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在肾脏病领域发展的桥梁,为提升西藏地区肾脏病诊疗技术水平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肾内科之前派出的王琰、王宓、燕宇三批队员的努力下,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在肾脏病诊治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与人民医院建立了密切的联系。梁耀先接棒,将继续加强联系,畅通诊疗通道。“肾内科在血液净化、慢性肾脏病管理以及肾脏病理方面都做出很多成绩,有很多先进的经验,我将带着这些年所学奔赴西藏。希望能够搭建起西藏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在肾脏病领域发展的桥梁,能够为提升西藏地区肾脏病的诊疗技术水平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梁耀先表示。
三岁多的孩子可能还不太懂一年到底是多长时间,但是得知爸爸要去援藏,还是哭了。“肯定是舍不得孩子,但我也希望通过援藏,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梁耀先说。
护理部、急诊医学科王雅洁:期望可以将‘人民护理’的丰富经验与优良传统带到雪域高原,我一定不负期待,不辱使命!
王雅洁是医院“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首次派出的护理人员。王雅洁作为急诊专科护士,同时担任教学干事,承担规培护士、护士生实/见习、护理学会专科护士的带教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护理教学经验,“在进行医疗帮扶的同时,也希望有机会能够分享更多规培护士和实习生的教学经验,为西藏的护理队伍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为土生土长的北京姑娘,王雅洁从读书到工作都没离开过家乡,即将赴西藏一年开展医疗工作,最让她牵挂的莫过于家人。“我妈总是担心我在那边会不适应,会想家,我答应会经常跟她视频的。”她笑着说,“但是他们知道,这是我内心真正想做的事情,也是我作为护士的职责所在,所以他们最终选择了支持我,成为了我最坚强的后盾。”家人的支持让她在追梦的道路上更加坚定和勇敢。
午间时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第十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抵达拉萨,踏上了那片遥远而神圣的土地。以医术为笔,以爱心为墨,他们将继续书写“人民”援藏故事,让“人民”大爱如同高原上的阳光温暖每一个角落!
(供稿:人民医院宣传中心 李杨乐 张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