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 全国政协委员李海潮:提高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

临床医学专业的目标是培养优秀的临床医师。目前我国临床医学专业教育主流模式为“5+3”,即5年本科教育和3年毕业后医学教育。上世纪80年代,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在最后一年48周的毕业实习期间对基本的临床技能有着较高的要求,当时,实习医生在外科轮转时需要完成“阑尾切除术”“疝修补术”或“大隐静脉剥脱术”。经过高强度的临床实践教学,毕业后的医学生在成为住院医师的时候已经具备了基本的临床技能,能较好的独立承担临床工作。后来,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公众对健康水平期望值的提升,对医疗安全关注度的不断提升,2008年卫生部和教育部联合出台“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管理暂行规定”,其中的规定包括“医学生和试用期医学毕业生参与医学教育临床诊疗活动必须由临床带教教师或指导医师监督、指导,不得独自为患者提供临床诊疗服务。”以及“因临床带教教师和指导医师指导不当而导致的医疗事故或医疗纠纷,临床带教教师或指导医师承担相应责任。”这些规定的确是从保护患者的医疗安全出发,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对临床实践教学造成较为明显的负面影响。因为医学生和第一年住院医师不能“独自”为患者提供临床诊疗服务(这里应该是“独立”,强调其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而不是“独自”,强调做所有医疗行为都得老师跟随。),一字之差,使得医学教育的行为方式发生改变。又因为强调指导教师需要承担可能因为教学工作所出现的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责任,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教师带教的积极性。除此之外,患者对医疗的过高要求都影响到实习医师和第一年住院医师的临床实践机会。目前,在本科阶段的外科实习教学中,基本上没有上述三种手术的动手机会,日常的操作弱化到往往只能进行皮肤缝合和拆线等最基本的操作。而已经进入到第10个年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中,第三年的外科住院医师在很多基地以“术者”或“一助”参加手术的数量仅仅为个位数或低水平的两位数。对比医学教育发达国家,第三年的住院医师的手术数量往往已经达到200台以上。

上述情况造成我国临床医学教育的关键技能培训大幅度滞后,临床医生的成长时间大幅延长,显著制约了我国的临床医学教育的发展和人才培养。鉴于此,提出以下建议:

1.尽快对2008年出台的“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管理暂行规定”进行与时俱进的修订,允许医学生以及第一年住院医师可以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完成基本的临床操作和难度不大的手术、接生等基本训练。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作为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主战场,有相关的医疗安全保障制度,包括上级医师指导、三级查房等,可以比非教学医院和住培基地有更好的医疗安全保障。对相关规定的修改,将有望为临床教学教育实践教学水平和培训强度的合理提高提供必要的法律法规保障,更好地促进人才的合理成长。

2.充分利用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模拟医学教育,通过设计由“模拟医学教育”进行技能培训,进而获得临床同类操作或手术的许可等策略,让模拟医学教育的实施能够给予医疗安全更大的保障。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置信职业行为(EPA)”可以有效的保证医学生和住院医师包括临床基本操作在内的诊疗能力和综合能力提升。通过建立健全相关教学管理和能力评价机制,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使医学生和第一年住院医师获得更多的临床实践机会,从而促使他们更加重视临床实践,早日成为合格的临床医师。

我国的临床医学教育承担着为“健康中国”培养优秀人才的重任,尊重医学教育规律,对现代科技手段善加运用,创造有利于医学生和住院医师快速成长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包括有利于医学教育的法律法规,将使我国的临床医学教育克服目前临床实践训练水平相对较低的不利局面,走上高水平人才培养的快车道,为健康中国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临床医师。

(统战部)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