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医院多学科合作,利用最新超声内镜治疗技术巧除胃底静脉曲张“定时炸弹”

近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镜中心利用超声内镜引导下弹簧圈置入联合组织胶注射的方法成功治疗一例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取得良好疗效,标志着北大医院内镜中心内镜下食管胃静脉曲张治疗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诊治过程中,北大医院内镜中心与感染疾病科、介入血管外科、医学影像科一同组成的多学科综合诊疗(MDT)团队发挥了重要作用。团队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多学科专家协作诊疗,为患者制定了最佳的治疗方案。

本次接受治疗的患者为80岁女性,因肝硬化,近期消化道出血,收入北大医院感染疾病科病房进一步检查治疗。胃镜检查证实胃底静脉曲张,完善腹部增强CT检查显示存在门体分流道。经感染疾病科、内镜中心、介入血管外科、医学影像科专家多学科综合诊疗讨论后,决定采用超声内镜引导下弹簧圈置入联合组织胶注射治疗胃底静脉曲张,预防再出血。在麻醉科医生的保驾护航下,内镜中心戎龙主任为患者进行了治疗,过程顺利,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胃镜下胃底可见巨大曲张静脉团

腹部增强CT显示门体分流道(红色箭头)

腹部增强CT门静脉重建图像显示门体分流道(红色箭头)

超声内镜下彩色多普勒显示曲张静脉血流信号丰富

穿刺曲张静脉置入弹簧圈并注射组织胶

治疗后彩色多普勒显示原曲张静脉血流信号消失,静脉曲张完全封堵栓塞

术后1个月患者复查腹部增强CT,可见静脉曲张明显减小,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治疗前后腹部增强CT胃底静脉曲张对比。左侧为治疗前CT,右侧为同一水平治疗后CT。红框标注处为曲张静脉位置。

北大医院内镜中心作为国内一流的内镜中心,在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的内镜诊疗领域经验丰富、方法先进、技术全面。2024年是北大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年,内镜中心坚持以患者需求为导向,通过积极开展新技术,并与其他学科组成多学科综合诊疗团队,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为北大医院高质量发展和守护人民群众健康贡献力量。

【延伸阅读】科普时间:

食管胃静脉曲张

食管胃静脉曲张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其出血风险高,如果不进行治疗,患者可因急性大出血导致休克甚至死亡,是肝硬化患者体内潜藏的“定时炸弹”。

内镜下治疗,如内镜下静脉曲张套扎术(EVL)、内镜下硬化治疗(EIS)、内镜下组织胶注射(ECI)是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的重要方法。以前胃底静脉曲张通常采用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通过注射组织胶封堵曲张血管达到治疗目的。但有些胃底静脉曲张患者腹腔内存在被称为“门体分流道”的特殊血管,这些血管相当于静脉曲张血管和人体大静脉之间的“近路”,内镜下注射进曲张血管的组织胶可能会脱落并通过这些近路进入人体血液循环,导致异位栓塞,如肺栓塞、脑栓塞,造成严重后果。

超声内镜引导下弹簧圈置入联合组织胶注射

超声内镜引导下弹簧圈置入联合组织胶注射是一种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的新方法。这种方法充分利用超声内镜和彩色多普勒技术的优势,通过超声图像和血流信号精准定位和评估曲张静脉,利用穿刺针把弹簧圈置入曲张静脉,再配合少量组织胶注射精准断流血管,达到治疗静脉曲张的目的。由于有弹簧圈作为骨架,与组织胶形成类似钢筋混凝土的结构,能极大降低组织胶脱落并通过门体分流道造成异位栓塞的风险,大大地提高了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但该方法操作难度大,对技术要求高,国内仅少数单位有能力开展该治疗。

(北大医院内镜中心)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