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 】全国政协委员乔杰:加强全国医学教育管理力量,促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
“医学教育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战略咨询顾问乔杰表示,加强医学教育宏观管理协调机制,统筹医学教育改革发展,关系到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意义重大。
我国医学教育宏观管理工作中的现存问题
在乔杰看来,当前我国医学教育宏观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医学人才的培养结构与国家战略需求尚存在一定差距,医学人才供给与行业临床需求之间的供需平衡机制尚未有效建立等。
“目前,我国大部分临床疾病治疗标准规范指南、创新药物、高端医疗装备均来自国外,高层次创新医学人才储备不足。”乔杰表示,面对复杂的国际竞争环境,我国迫切需要有一大批高层次创新医学人才,参与解决医药科技领域“卡脖子”问题,实现高水平医药科技自立自强。
乔杰还表示,由于医学人才培养周期较长,入学填报专业时的行业需求往往与就业时的行业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需要行业管理部门提前发布相对精确的人才需求预测。“但在当前,无论是全国层面还是各省级层面,都缺少此类预测。”
乔杰表示,当前医学教育涉及的管理单位和实施主体复杂,统筹协调难度大,各部门要对全国开设医学专业的220余所医学院校和综合性大学,以及数以千计的高校附属医院、临床教学基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培养过程和培养质量进行管理,其中涉及的“交叉”领域繁多,并且不乏“真空”存在。
未来发展建议
在此背景下,如何推动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符合国家战略和人民健康需求的高素质医学人才?乔杰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是加强医学教育管理的顶层设计,建立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
“建议由该机构统一领导全国的医学教育工作,统筹规划医学教育的发展和改革。”乔杰说,相关办公室可考虑设置在教育部,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承担日常工作。议事协调机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商议医学教育领域的重大改革事项。
二是加强医学教育管理机构和人员配置,落实议事协调机构的相关意见。
乔杰指出,可考虑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加挂“医学教育办公室”,由中央编办核增行政编制和领导职数,负责日常相关部委的沟通协调,按照国家战略导向和医疗行业需求,统筹管理医学教育的各实施机构和各工作环节。
三是细化医学教育管理机构职能,重点加强对高校附属医院的建设管理。
乔杰提出,要在医学教育管理机构中进一步细化职责分工,不同处室分别负责全国医学教育综合协调工作、统筹医学教育教学(招生、培养、学位授予、就业使用等)工作,以及附属医院建设与管理工作。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