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院士在中关村论坛“全球健康与发展”论坛作专题报告:让手术智能辅助成为外科医生“数字化导师”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技术不断融入人们日常生活。手术智能辅助模块源于临床真实需求,融合人工智能实现技术迭代升级,可以拓展应用到多学科领域手术辅助,成为医生‘数字化导师’,也为医学生培养提供新的路径与模式。”在刚刚结束的中关村论坛“全球健康与发展论坛”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俊,在专题报告中介绍基于肺癌手术智能辅助模块研发探索,并阐述了关于未来医疗科技的思考与实践。
2024年4月25日至29日,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在京举行。本届论坛由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北京市共同主办。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150余家外国政府部门和国际组织机构等受邀参会,上百位顶尖专家、上千名演讲嘉宾将围绕科技创新引领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可持续发展等议题,分享交流全球科技创新前沿态势和最新思想。同时60场平行论坛,围绕科技前沿、新质生产力、开放生态、科技人才、科技治理等话题展开,共话开放创新,共谋发展机遇,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贡献智慧和力量。
4月26日,在2024中关村论坛“全球健康与发展论坛”上召开,聚焦“以科技创新应对全球健康新挑战”,包括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巴里•马歇尔在内,来自产学研投资等多领域的230余位院士、专家、学者参会,共议科技创新应对全球健康新挑战。王俊院士应邀作《肺癌手术智能辅助模块的探索》专题报告。
王俊院士指出,医学的进展和人类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回首百年胸外科发展史,有两个重大突破性进展:第一个是上世纪三十年代,通过外科手术治愈肺癌的病案,掀开了胸外科新的一页;另一个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胸腔镜的应用。胸腔镜微创手术推动胸外科从传统开胸到现代微创的转型升级。现在中国肺癌手术将近90%可以通过胸腔镜来完成。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早期肺癌得以诊断,巨大的病人需求和有限的高质量手术供给能力之间的矛盾,是目前我国胸外科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通过AI技术,降低手术的培训难度,提高手术的同质化水平,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突破口。
为此,王俊院士带领胸外科科研团队,与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合作,通过医学影像与手术视频两大数据来源,进行了手术规划与引导、监督与预警的智能化初步探索,可有效降低年轻医生进行胸腔镜手术时的技术难度,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培养手术医生与研究自动驾驶有异曲同工之处,两者都需经历理论学习、实际训练,在具体操作上的安全标准极高。自动驾驶解决了两个大问题:路径设计与导航,风险预警与纠错,这给了我们启发。”王俊院士指出。
在报告中,与会观众形象看到,三维重建技术使胸腔内详细的解剖结构清晰展示出来,病灶部位与周围脏器、血管等重要组织器官之间的三维空间关系精准识别,对病灶部位、血管毗邻、角度、距离、位置关系等进行模拟术中视野的测量,实现精准手术风险评估。术中通过语音交互,可对肺内三维解剖、组织、血管、气管、病灶等从各种不同角度进行详细观察,仿佛是一双透视的眼睛,清晰地看到所有解剖结构。
“胸外科手术的难度大、风险高,医生培养周期长,该智能辅助模块在医学生临床教学及年轻医生技能培养等诸多场景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王俊院士指出。
王俊院士强调,人工智能在临床学科中的应用正逐步推动着医学模式的创新,同时也促进着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的迭代更新。尽管技术的创新发展日新月异,但医生更要关注技术的可普及性,在精细入微的同时,做到以简驭繁,才能够真正解决医学面临的时代挑战,不断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引领。
(人民医院宣传中心、胸外科)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