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刘忠军: 以患者为中心 推进医药创新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3月6日在宁夏代表团的发言

李强总理作了一个立足于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立足于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求真务实的好报告。报告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用详实的数据展示了我国各项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经济总体回升向好的形势,为我们提振了信心;同时也深入分析了多重困难挑战交织叠加、外部环境对我国发展不利影响持续加大的客观因素,为未来发展提出思路,指明方向。我完全赞同这个报告。

作为一名来自临床一线的医务人员,我尤其关注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医疗卫生领域的内容。今年报告中涉及医疗卫生工作的文字篇幅不长,但重点突出。实际上过去一年中医疗卫生系统的工作是在深入进行的。报告中提到的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制度就是一项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工作。集采之后的药品及各种医疗器材的价格大幅降低,减轻了患者及其家庭的看病负担,同时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还提高了30元。相信随着这些医疗改革举措的不断落实,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会继续向好。

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虽然只是短短的一句话,但内涵深刻而丰富。医疗卫生能力的提高无疑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而从医务人员的角度,我认为其中至少有两方面的工作应当高度重视:一是一定要用持续创新的技术提高治疗疾病的水平。我是一名从医40多年的脊柱外科医生,几十年前我们做一例颈椎病手术花费几个小时,出血数百毫升已经算高水平,而现在同样一台手术只需要一个小时,出血10-20毫升。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近十几年来我们率先开展3D打印技术在骨科中的应用,使疾病治疗水平进一步获得提高,相关创新产品领先于国际,这些成果来之不易。然而在医疗器材集采的大环境下也正面临一些定价方面的压力。希望有关部门能在制定有关政策的时候进行认真调研,注意保护我国医疗科技创新的成果。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另一个不能忽略的方面是要正视并有效化解临床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在这里我想提到的问题与临床用血有关。我国临床血液供求关系比较紧张的情况已存在多年。由于血源短缺使临床用血遇到困难,甚至使外科手术不能正常施行的现象时有发生。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血液资源的供应量难以满足需求量。问题的解决恐怕应当从法规、管理或技术措施入手进行“开源节流”。其中修改献血法,扩大献血年龄从而扩大采血来源,可能是从法规缓解血液供需矛盾的重要环节。

依据1997年12月29日修订、1998年10月1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中的第二条规定,国家提倡18周岁至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这部法律启用20余年来发挥出积极作用。然而,20余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与健康状况也获得了显著提高。人均预期寿命从1998年约67.7岁增长至2019年的77.3岁,按照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2025年人均预期寿命将达到78.3岁。人均寿命的变化无形中使临床治疗用血人群与社会献血人群的比例发生十分显著的变化。如果将献血年龄延长至65周岁,将会增加献血人群,使临床用血人群与献血人群的比例得到合理调整。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献血年龄为18至65岁,亚洲、欧洲等大多数国家的献血年龄为18至65岁。实际上我国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的献血年龄也都为18至65岁。可见我国从全国范围内将献血年龄调整为18至65岁是适当的、可行的。

除了修改献血年龄以外,还可以通过进一步强化对手术中自体血回输的管理、立项研究肿瘤患者手术中自体血回输技术,使临床用血科学、合理,以及大力加强自愿献血的宣传、鼓励与组织工作,努力增加我国千人口献血率等措施使临床用血工作得到显著改进,本次会议我也会递交针对上述内容的具体建议。

(统战部)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