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京医学科技奖评选结果揭晓,北大医院摘得两项荣誉

近日北京医学会发布《北京医学会关于2023年北京医学科技奖奖励的决定》,北大医院2个团队项目分别荣获一等奖、二等奖,其中王东信教授团队完成的《基于改善围麻醉期器官保护和远期预后的精准管理策略》荣获北京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王广发教授团队完成的《大气细颗粒物(PM2.5)参与呼吸系统疾病发生发展机制及相关拯救性措施》荣获北京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2023年北京医学科技奖励共计27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15项,卫生管理奖1项,医学科普奖3项。

北大医院作为“国家队”,一直致力于医学科技的创新与发展,不断探索医学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多项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国际水准,已连续两年荣获北京医学科技奖重要奖项。未来,我院将持续加大科研投入,推动更多创新成果的产出,加速高质量发展,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等奖获奖项目:基于改善围麻醉期器官保护和远期预后的精准管理策略

第一完成人:王东信

现代麻醉学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为外科手术的实施提供必要的镇静、镇痛和肌松等条件,更重要的任务是维护围麻醉期各生命器官的生理功能稳定、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基于改善围麻醉期器官保护和远期预后的精准管理策略》项目是王东信教授及其团队历经20余年取得的创新研究成果。该成果以临床问题为导向,聚焦减少围麻醉期因素对脑、肺、肾等重要器官功能的损害,构建降低早期并发症和改善远期预后的围麻醉期精准管理策略。研究团队通过10余项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在国际上率先通过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建立降低围麻醉期脑、肺、肾等器官并发症的精准管理策略;在国际上率先回答了不同麻醉方式和麻醉药物选择对术后谵妄和远期生存的影响;最早关注硬膜外分娩镇痛对母婴近远期结局的影响,并最早提出围麻醉期管理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致病机制。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课题的支撑下,王东信教授及其团队在Lancet 、British Medical Journal、Br J Anaesth、Anesthesiology等期刊发表论著560余篇,其中IF>9的文章16篇,最高他引327次。项目第一完成人执笔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专家共识5部 ,研究成果被美国重症医学会和欧洲麻醉学会等5项国际指南引用。近5年通过开展继教项目培训各级医院医护人员10万余人次。

目前,围麻醉期精准化管理体系已在国内至少20余家单位实施,覆盖年手术量共计80余万例,估计每年可节省医疗支出约14亿元。通过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本创新成果有助于改善患者康复,使更多患者回归正常生活,并促使医患更重视产后抑郁、帮助产后母亲尽早恢复精神健康,具备重要的社会意义。

项目主要完成人:王东信、马大青、穆东亮、李双玲、丁婷、李春晶、闫婷、李雅巍、孟昭婷、苏仙、李怀瑾、崔凡、邓春梅、梁新全、马佳卉

二等奖获奖项目:大气颗粒物(PM2.5)参与呼吸系统疾病发生发展机制及相关拯救性措施

第一完成人:王广发

PM2.5暴露对心血管等全身系统影响和肺部响应密切相关,研究从临床到分子生物学水平,探讨了大气污染对呼吸健康影响的相关机制。研究团队在北京建立的大样本慢阻肺高危人群队列,揭示了交通相关大气污染对肺功能及慢性呼吸症状的影响;北京市医疗大数据揭示PM2.5急性暴露对慢阻肺急性加重医疗负担的影响;围绕奥运会的健康青年人群研究,揭示了短期大气污染暴露对气道及全身炎症、氧化应激、血管内皮活化及心率变异率的影响;急诊医疗大数据阐明大气PM2.5和NO₂浓度增加对院外心跳骤停事件风险。研究团队还在国内首先建立了适用于动物的气管插管装置,建立了PM2.5暴露的模型,从分子生物学及信号通路阐明机制,率先发现木犀草素的保护性抗炎价值,并将该理论应用于临床预防,建立了大气污染重度暴露下的慢阻肺及哮喘ICS(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短期吸入的拯救性干预策略,进行全国多中心大样本干预研究。该研究体系具有5项国内专利,包括适用于动物的喉镜装置、气管插管装置、一种呼出气冷凝液收集器、一种实验小动物信息采集器、一种小动物咽部分泌物采集器。研究成果研发得到国家及北京市5项科研基金资助,共发表中英文论文 29篇,累计影响因子达208.5分,SCI被引用858次,中文被引用87次。

项目主要完成人:王广发、廖纪萍、程渊、张成、金哲、胡艳、周天瑜、候天芳、孙超、钟益珏、马靖、王云霞、余勍、胡展维、王玺

(北大医院科研处)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