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届医师职业精神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医学部举行
11月2日至3日,第十七届医师职业精神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医学部举行。本届研讨会由北京大学医学部中美医师职业精神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和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主办,《医学与哲学》杂志、《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中华医学教育杂志》协办。会议聚焦“医疗人工智能和临床伦理”这一前沿主题,邀请了技术专家、临床医师、医学人文学者齐聚一堂,围绕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发展及其在医疗领域实践中的运用展开,分析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和伦理争议,探讨未来的应对之道。会议吸引了百余位中外学者、临床医生、伦理学专家、学术界、医疗管理者和医学生参与。
与会者合影
研讨会于11月2日在图书馆琼苑报告厅正式开幕。开幕式由中心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丛亚丽教授代表主办方致辞,她回顾了中心自成立以来的努力与成就。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中华医学教育杂志》总编辑王维民教授代表校领导和协办单位致辞。本次会议特别邀请到芝加哥大学麦克林临床医学伦理中心副主任Micah Prochaska博士,他以“代理决策研究”为主题发表了主旨演讲。Prochaska系统地介绍了代理决策的必要性及其伦理基础,并分析了选择亲属作为代理决策者的合理性和潜在的利益冲突风险。他通过密苏里卫生部的案例,进一步说明了患者自主权的重要性,特别是在缺乏明确预嘱的情况下,代理人应结合患者的价值观和过往表达的偏好来做出最符合患者利益的决策。演讲结束后,与会专家围绕缺乏决策能力患者的替代决策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丛亚丽教授对主旨汇报进行了点评,提出目前国内对替代决策缺乏批判性的反思,替代决策不仅需要考虑患者的最佳利益,更需了解患者的真实意愿,而不是代理人将自己的偏好投射到患者身上。丛亚丽还强调患者的“最佳利益”没有唯一的答案,因此需要关注决策中的“最佳判断”。
首场专题由天津医科大学唐健副教授主持,哈尔滨医科大学尹梅教授担任评论人。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肠外科副主任宋洪江教授就“腹腔镜机器人外科手术的伦理思考”进行了深入分析。宋洪江从外科手术伦理原则出发,分别介绍了术前、术中及术后的伦理原则,讨论了外科手术的伦理困境,并指出目前临床外科医生对外科伦理重视不足,缺乏伦理决策的反思。他还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探讨了机器人手术的伦理问题,特别是患者的知情同意和患者权利保护的问题。随着机器人手术的普及,倡导“以人为本”的手术理念,培养医生的伦理决策能力,以应对技术可能带来的不可预见的后果。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卫生法学副教授刘瑞爽分析了人工智能对医疗损害责任归责原则的影响。他深入探讨了中国传统法律的医疗损害责任归责原则,强调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发展对现行法律的冲击,并表示现行法律与人工智能不完全适配,引发了在场嘉宾的深思。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随着人工智能在医疗中的应用越加广泛,明确医师与人工智能系统在医疗损害中的责任界定尤为必要,防止因责任归咎不清造成医患纠纷。中心办公室主任、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谢广宽作题为“人工智能与医师职业精神”的学术报告。他认为,人工智能技术作为一场新的技术革命都对人类社会产生深刻影响,医师职业精神也必须直面人工智能技术的影响,他以基本原则为纲、以医师责任为目,从正反两个方面考察了人工智能技术可能对医师职业精神产生的影响。在提问环节,大连医科大学杨阳副教授、河北医科大学戴晓晖副教授与各报告专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尹梅在点评中指出,人工智能的应用为医疗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医生应始终将职业责任放在首位,不应盲目依赖技术。她强调,人工智能技术虽然强大,但无法取代医生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医生在使用人工智能时,必须始终保持对患者的责任和关爱,这正是人工智能所无法替代的核心价值。
会议第三节聚焦于《医学人文关怀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7)》(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此环节由中国医科大学的董园园副教授主持,河北医科大学柳云教授担任评论人。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院长郭莉萍教授详细解读了《行动方案》,指出该方案通过管理、服务和文化建设三方面,旨在全面提升医学人文关怀能力。她强调,人文素养的培养应贯穿医学生教育的全过程及医务人员职业发展的全周期,不应仅限于理论课程,更需要在实践中培养。在提问环节中,与会者就《行动方案》的具体问题和解决措施展开了热烈讨论。柳云在点评中表示,该方案为医学人文教育提供了新的标准和方向,进一步明确了未来医学教育的方向。
郭莉萍发表演讲
最后一个专题讨论由《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编辑部编辑商丹主持,《医学与哲学》杂志编辑部主任、大连医科大学副教授杨阳担任评论人。北京大学电子学院的任全胜副教授发表了关于“医疗人工智能的技术研究热点”的报告,他从技术角度出发,结合当前人工智能研究前沿热点,介绍了在EEG信号等多生理信号的人工智能处理技术、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等领域的发展,并提出了未来在医学领域深度应用的技术突破方向。北京协和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李骥在“内科医师在医学人工智能实践中的角色定位”报告中,详细讨论了内科医师身边医疗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及伦理考量。他强调,尽管AI技术带来了新的挑战,但新时代的临床医生应积极拥抱AI,并在此过程中始终坚持伦理判断和专业责任。杨阳与航天中心医院医患关系促进部杨国利作为受邀嘉宾对以上报告作了精彩点评和提问。
下午的第五节“人工智能在临床科室中的运用”进一步探讨了人工智能在具体临床环境中的实际应用,由北京中医药大学赵丽教授主持,首都医科大学彭迎春副教授担任评论人。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临床心理中心主任黄薛冰发表了“人工智能心理服务的实践和运用”报告,分享了她在精神心理科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她详细介绍了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的心理健康服务机器人“北小六”的研发与实际应用情况,并指出人工智能技术在心理服务中的优势与局限性,特别是人工智能在提供心理干预时如何避免对患者情感体验的忽视。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陈海丹副教授则伦理角度出发,带来了题为“对话智能体在抑郁症治疗中的伦理问题探析”的报告。她分析了人工智能对话系统在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优势,但也指出了技术面临鲁棒性低、患者隐私敏感性、算法偏见和移情与患者依赖等伦理风险,并认为尽管对话智能体可以提供心理支持,但必须明确技术的角色定位,回归辅助角色而非替代角色,避免因依赖技术而忽视对患者情绪的深入关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主任医师李玳分享了题为“数字疗法在运动医学康复中的临床运用和伦理反思”的汇报。她结合康复医学的临床实践,探讨了数字疗法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前景,同时强调了技术伦理的重要性。在评论与问答环节,彭迎春副教授对上述的报告进行了总结,汇报嘉宾与在场的与会者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在主会场闭幕环节,丛亚丽发表了总结发言。她认为,在当前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医疗领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和机遇。她指出,人工智能作为辅助工具可以提升医疗效率,但在医患关系中,医生的职责不能简单转交给机器,关键在于理性评估人工智能是否真正有助于人类福祉。她还强调,通过此次研讨会,与会者对医疗人工智能技术的理解得到了深化。她代表主办方对所有与会专家、学者、临床医生和医学生的参与表示感谢,并高度评价了本次研讨会的多元化交流成果。
丛亚丽作会议总结
中国医学生医师职业精神发展联盟学生代表交流座谈会留影
自2018年在第十二届医师职业精神研讨会上,由北京大学医学部联合九所医学院校发起成立的“中国医学生医师职业精神发展联盟”至今已走过六个年头。联盟以学生论坛为核心活动,旨在为医学生提供职业精神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主会场论坛结束后举办了中国医学生医师职业精神发展联盟学生代表交流座谈会,组织与会同学们参观了北京大学医学部校史馆,参加北京大学医学部研究生会、学生会的特色活动,并共同讨论学业科研、实习实践和职业规划,促进不同医学院校学生之间的交流。
在11月3日的学生论坛上,有来自十多所医学院校的24支团队参与,汇报内容围绕医师职业精神、伦理教育、人工智能等主题进行汇报。学生论坛的开幕式上,哥伦比亚大学Sheila Rothman教授通过线上方式与丛亚丽一同为学生论坛致辞。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尹秀云副教授进行开场报告,发表了题为“医师职业精神教育:误读与可能”的演讲。天津医科大学讲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住院医师张云鹏结合自身经历作题为“从豪言壮语到反思性实践:一名住院医生对职业精神成长的思考”的精彩演讲。下午的学生论坛特邀布里斯托大学博士研究生赵圣毓进行了题为“从西方伦理学视角出发对中国安宁疗护中伦理问题的探讨”的报告分享。
在学生论坛,来自不同院校的团队围绕医师职业精神、医患关系、老年护理、叙事医学、临终关怀的实践以及新兴科学技术的伦理问题等多个议题展开汇报。学生们积极地展示了各自的学术研究和实践项目,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充分体现了他们对医学职业精神和伦理问题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首都医科大学谷晓阳副教授、中国医科大学董园园副教授、河北医科大学戴晓晖副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学生工作部辅导员发展中心办公室主任张莉娟老师作为点评专家,对每位学生的报告进行了细致的点评,针对研究内容的严谨性和实际应用的可行性提出了建设性的修改建议。评委老师们的参与不仅为学生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反馈,也展示了跨学科、跨院校之间的学术互动与交流。北京协和医学院睢素利、尹秀云、布里斯托大学赵圣毓参与了学生项目的打分和评估工作。根据评分,评选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由睢素利公布获奖名单、颁奖。
颁奖典礼
在闭幕式的总结环节,谢广宽为学生论坛进行回顾和总结。 丛亚丽为本届学生论坛致闭幕词。她认为,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无论是专注于学术研究还是投身于医疗实践,都应当践行和体现医学人文的价值。丛亚丽认为,自“中国医学生医师职业精神发展联盟”成立以来,其核心目标是为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与推动。她还强调,通过此次研讨会,与会者对职业精神的理解进一步深化,并期望在未来能持续加强医师职业精神的教育,为中国医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 吴乐倩、谢广宽)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