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风浩荡润古今,以文化人启新程 ——北京大学医学部辅导员素质拓展与第十三期学生骨干赴山东济宁实践调研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修活动举办

4月19日至4月21日,“儒风浩荡润古今,以文化人启新程”北京大学医学部学生工作部辅导员“素质拓展与实践调研”与医学部第十三期学生骨干培训班实践调研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修活动在山东济宁政德教育干部学院顺利举办,各学院、医院专职辅导员和第十三期学生骨干培训班学员共30人参加了本次研修培训学习。

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学员们全身心地投入为期三天的学习实践,聆听理论专题、探访文化古迹、开展交流研讨,回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悟中国具体实际。本次研修为北医师生提供了走进孔子与儒学的宝贵契机,让学员们深刻认识了传统儒家文化和其新时代内涵,坚定了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明确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融通性,以文赋能、循序渐进、解放思想,更好地回答时代之问和实践之问。

参加本次研修活动的师生集体合影

寻根传统知来路,专题讲座启新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而“研究孔子、研究儒学,是认识中国人的民族特性、认识当今中国人精神世界历史来由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次研修班共开展了三场专题课堂教学,以儒家先贤思想为引,帮助师生启新思、获新知,从文明积淀理解中国特色,从中国特色感悟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

研修活动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为研修班学员讲授理论专题课程。曲阜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李兆祥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课程,从儒学圣贤讲起,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内涵、历史演变、基本精神,带领学员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讲话精神。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杨朝明讲授《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课程,以文明的视角切入,拓展文学视野,展开儒学的时空维度,勉励学员从“讲清楚”、提升文化自知自信,到“做扎实”、奋发文化自强发展,更深入地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涵与精髓。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副校长、教授扈书乘讲授《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融通性》课程,深入解读“两个结合”,让学员认识到“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结果是互相成就,要筑牢道路根基,打开创新空间,巩固文化主体性。

在理论课堂上,从“半部论语”到时代之问,从儒家道德礼法到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融通,从悠久的中华文化传统到新时代文化自知自信自强,主讲嘉宾们纵观古今、娓娓道来,细述中华文化从古至今的时代演变与思想内核,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文化事业和文化建设的理论指导;师生学员们全神贯注、学思结合,强自信之基,寻力量之源,“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立志于乘时代之风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此外,研修班秉承“五育并举”理念,不仅有“德”“智”的启迪,还重视“体”“美”的涵养。《走进德音雅乐》让学员在悠悠古琴声中感悟为政之德、提升道德情操;清晨的《儒家“六艺”养生拳》向学员传授模拟礼、乐、射、 御、书、数等动作,达到舒展身心、强身健体,修身养性、感悟儒学的效果。

专题讲座启新思

躬行古迹忆圣贤,实地探访促新知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书斋之外,还有田野,古迹探访是“行走的课堂”,一砖一瓦都无声讲述着延续千年的壮阔文明。济宁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是儒家文化发源地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孕育了人文初祖轩辕黄帝和孔子、孟子、颜子、曾子、子思五大圣人,有“三孔”和京杭大运河两处世界文化遗产。研修班充分利用济宁丰富的文化遗产,赴曲阜和嘉祥开展现场教学,探孔庙、孔府、曾庙、武侯祠等儒家圣地和古迹,访孔子研究院、孔子大学堂等新时代儒家文化研究与交流中心。

浸润于儒家文化发源和传承之乡,大气古朴的建筑、历经岁月的古物无不让研修班师生切身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深刻理解了“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中华文明悠悠千年,辅导员与学生骨干在“探”与“访”中唤醒了血脉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感受到了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与责任。

实地探访促新知

思悟交流求共识,立德树人话新篇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4月20日晚,研修班全体学员开展分组主题研讨交流。各小组分别以“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

“ 孔氏儒家思想”“ 曾子政治、修身和齐家思想”“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为主题展开讨论,各组成员各抒己见、分享学习心得,既围绕核心主题,又立足整体全局。交流研讨进一步凝聚起师生们踔厉奋发、勇毅担当的前行力量,碰撞出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思想火花,达成了中华文化自信与自强的高度共识。

思悟交流求共识

结语

当“杏林”与“杏坛”相逢在文化济宁,北医师生深刻领悟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传承发展的“四个讲清楚”“两个结合”和“两创”等重要思想,立志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优秀传统文化将助力学工队伍贯彻“三全育人”“五育并举”,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辅导员在本次研修中展现出知行合一的良好风貌,加强了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和党性锻炼,强化了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和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学生骨干作为青年学生“领头雁”,来到校园书斋之外,更能亲身感悟传统文化、践行民族精神、明确使命在肩,以朋辈榜样扩大研修影响力,更大程度地汇聚建功时代的青春力量。

【延伸阅读】学员心得:

通过课程教学和现场教学,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我们一代代中国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不仅要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修炼品德,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学们要勇担使命,未来不论在学习道路上还是在工作岗位中,都发挥自己的一份力量,成为更好的自己,也通过自己的力量,影响身边更多的人,一代代中国青年接续奋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赖丽娜 第一临床医学院教育处副处长

这次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活动中,我不仅深入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理论,更从实践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理论对工作和生活方方面面的引领作用。在景区现场教学中体会到了“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意义和成果。这次活动师生共同参与,也创造了更多交流的机会,通过和同学们交流感受,让我感受到00后一代对比作为90后一代的我们,确实对中国文化有更强的认同感,这也是近年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以及大力推进文化自信建设的成果和表现。希望今后继续通过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冯亚医 首钢医院专职辅导员

通过这次研修,我进一步加深了对“第二个结合”的理解,对许嘉璐先生所指出的——习近平“曲阜之行”与邓小平“南巡讲话”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是人文社科领域的一次“拨乱反正”和“思想解放”——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许嘉璐先生认为,邓小平的南巡解决了经济领域的“姓社”“姓资”的问题,认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能够兼容;习近平的“曲阜之行”解决了人文社科领域的“姓孔”和“姓马”的对立问题,实际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问题。

通过本次研修,我更深刻地领悟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6月2日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这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张莉娟 医学部学工部辅导员发展中心办公室主任

本次培训给我最大的体会是,每个人都要耕植好自己“内心的土地”。修身要先正心,正心要先诚意,如颜回“不迁怒,不贰过”,如曾子“三省自治、一贯心传”,如子思“中不偏,庸不易”,如孟子的“浩然之气”,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断去充实自己的智慧,去涵养自己的品德,去开拓自己面对世界的胸怀。正如杨教授课上所讲“追求力量先关注方向”这次学习实践不单是一场充电赋能,更为师生们的学习生活提供了更清晰的指引。

——王梓霖 医学部学生工作部本研办专职辅导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塑造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在今天杨朝明教授所讲的课程中,我们一同学习了习近平文化思想。2023年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最重要的成果是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我们不仅要学会讲中国故事,更要讲好中国故事。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文化兴则国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新一代,我辈必将坚定文化自信,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陈月 医学部学工部选留学生干部

在参观宗圣庙的时候听到讲解老师说到“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我感慨良多。初中刚学《论语》时,语文老师带领大家建了名为“传不习乎”班级群。那时只知其表意,如今则切身体会到其内涵。我也被家风家训深深感染,我想这也是一种传承:修身、齐家,经久不衰的家族为国家培养了众多杰出人才。传承下来的还有文化的自信,在参观武氏祠时,我看到了倍感亲切的荆轲刺秦石雕。在加拿大某博物馆看到这个石雕拓片时,我误以为这个文物流落海外而倍感惋惜,现在看到了原物,感到欣慰又兴奋。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备受外国友人认可,我们中华儿女更应该将其学懂、学透、学活,应用起来,发挥优势,坚定文化自信并传承下去。

——吕瑞卿 基础医学院生物物理系2023级博士生

非常感谢这次赴济宁干部德政学院实践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机会,我受益匪浅、获益良多。我们走入孔庙孔府、曾庙、孔子大学堂,透过一座座布满历史印记的古建筑,感受先贤在当时礼崩乐坏的时代仍然坚守本心的坚持,领略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智慧。实事求是、小康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成果的产出与我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为世人所推崇的儒家思想与习近平总书记文化自信的一脉相承。人民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主体,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最根本的力量,我们需要修身养性,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积极主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本民族文化,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弘扬者,宣传优秀传统文化。

——连凯 药学院生药专业2023级硕士生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在干部政德学院三天的学习实践中,我深刻体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儒家思想“以民为本、为政以德”的理念让我深感敬佩。三省堂内,曾子严于律己、勤于自省的修身思想对我产生了极大的触动。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要努力学习和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刘家硕 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政策与管理专业2021级硕士生

此次济宁之行的教学形式丰富多样,理论教育结合实地考察,并涵盖了德智体美劳多个方面,这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儒家文化和孔子思想。此行我有两点印象较深的感悟:

第一,课堂上老师与我们探讨人性本善还是本恶,引发了我的思考。老师说学习儒家思想,是为了成为面临危难和选择时最先做善事从而引导他人为善的人,而不论人性为何。正如目前社会上存在着很多有争论的事件和问题,让人们达到观念的统一很难,但是去关注不同观念背后所共通的问题核心和解决方案才是关键所在。

第二,作为医学专业的学生,我们传统文化教育的缺乏在此行得到了补充。优秀传统文化是否可以融入科研?儒家仁爱思想是否可以运用于临床实践?比如,护理中的人文关怀,可以将古琴音乐作为干预治疗。我希望能够将优秀传统文化与自己的专业相结合,做到真正的内化和应用。

——陈思烨 护理学院护理专业2023级硕士生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需要我们了解什么是文化,先自知后自信,如此才能自强。今天的杨朝明教授讲解了“三纲五常”的全新解读。我们在新时代谈论“三纲五常”,实际上就是在谈论我们需要怎样的榜样或者引领力量。杨教授解释说,“纲”起到的是引领作用,就如父母需要教导孩子认真学习,锤炼品德一样,每个人都或多或少需要前辈来引领。由此我们才能磨炼自己的品德,提高自己的素养。这次实践中的课程让我系统的学习了解了儒家文化和孔子的思想,受益匪浅。

——吴震 医学人文学院2023级科学技术史硕士生

文化自信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文化自强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魂。要想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就要求我们必须秉持文化自信自强的态度。杨朝明教授今天的一个论点引起了我的深入思考:欧洲诸多强国如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最终都走向破灭,而中国始终能够复兴,其原因在于中华民族传承的其实是一种文明,而不仅仅是国家。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我们也有过元 、清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历史,但民族与民族之间始终不会割裂开,而是进行了更好的融合,这归根结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包容性,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自信自强。近代以来,由于综合国力的落后,很多人丧失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自强,失去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但血脉里,厚重传承已经刻进了我们的DNA中,最近几年河南春晚优秀传统文化节目的火爆,网络上越来越多中国人、外国人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愈发彰显了,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的不断建设与国人更加注重文化自信自强,中华民族必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人民必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高腾骜 医学技术研究院医学检验技术2021级本科生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在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生存、发展、传承至今的根基,也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迎来伟大复兴的今日施政治国的灵感源泉。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基本精神,这些精神塑造了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气质,也是在当今世界舞台上回答“中国为什么能”和“中国人为什么行”的不二答案。正是取材于中国伟大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基因,帮助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克服万难,在当今的世界舞台上以越来越蓬勃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也是经历了五千年文明积淀后,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回响,更是我们作为新时代承前启后的青年,未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发扬文化传统、继续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

——那日泰 第一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20级本科生

走进孔庙,其庄严肃穆的氛围令我肃然起敬,从现在到清朝,再到明代,越往里走,建筑越古老,色彩虽不那么缤纷,却让我置身于历史的漫漫长河之中。自古以来,孔子为中华民族儿女所崇敬,逐级加封,现今是我国的“至圣”。他的“仁爱之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思想理念传承至今,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奠基。现在,我们依然推崇孔儒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依然向往其构建的“大同社会”,大同社会与马克思主义所理想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同一个世界,正说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今仍有极大的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继续深入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作为新生代,我们应当担当起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让更多人了解并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把握好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做到文化自信。

——丁婧 第二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20级本科生

曲阜,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不仅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厚重底蕴,更是文化教育的重要基地。漫步在孔庙、孔府之间,我仿佛能听到先贤的谆谆教诲,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总书记曾提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我们深入学习和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汲取先贤的智慧和力量,深刻感受到儒家文化对于个人品德修养和社会治理的重要性。在曲阜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瓦中,都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和力量。站在这里,我深感自己作为中华儿女的骄傲与自豪,也更加坚定了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念和决心。

——石祥超 第三临床医学院普通外科2022级硕士生

此次济宁之行,收获颇丰,我有如下三点感想:第一,作为一名口腔医学生,平常学习和科研节奏快,在时政热点的学习上虽然保证了时效性,但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先进思想理论背后的支撑文化却不甚了解。这次活动不仅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更将具体的理论与现场实践教学结合起来,让我对理论内涵有了更深刻的领悟。第二,我作为党支部学生书记,要进行“书记讲党课”活动,但我深知自身不足,党课讲解的理论、广度、深度比较有限。但在参加本次学习实践活动之后,通过老师们深入浅出的课堂理论讲解和生动的现场实践学习,边学边思,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对未来的党课讲解也有了新的思路。第三,关于家风家教的感想。现在很少有家庭会具体细致地将传统文化分享给孩子,未来我们也会为人父母,我们应当加强自身学习,再将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内涵传承给下一代。

——朱丽静口腔医院口腔基础医学专业2020级博士生

这次随北京大学医学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修班赴济宁实地学习,我深切感受到两点启发与感悟:一是对工匠精神的认识,二是尊古而非复古的理念。首先,济宁的老师们展现了令人钦佩的工匠精神。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怀有深厚的热爱,更愿意将所学运用于家乡建设,这体现了对本职工作的专注与敬业。正如孔子年少丧父,却坚守理想,晚年周游列国一般,这种精神在济宁人民身上得到了传承与发扬。其次,我们应当尊重传统,而不是盲目复古。学习传统文化,应当注重挖掘其精华,摒弃不合时宜的陈规陋习,将有益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部分融入日常生活和学业之中。这次济宁之旅,不仅是一次地域文化的体验,更是对工匠精神和传统文化的思考与传承。期待更多同学和广大群众加入到这一文化传承的行列中来,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伍梦秋 临床肿瘤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2022级硕士生

(医学部学生工作部)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