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融合谋发展 擘画蓝图谱华章 2023年度北京大学医学部科研工作年会召开


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助力北大医学高质量发展,1月10日,2023年度北京大学医学部科研工作年会举行。本次年会聚焦国家政策导向、交流科研工作心得、树立杰出青年榜样,共同探讨与促进北大医学科研工作的未来发展。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一级巡视员张国辉、处长李人杰,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处长于善江,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乔杰,中国科学院院士张礼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尔丹,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强,特邀嘉宾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主任医师沈琳,医学部副主任段丽萍、肖渊、王嘉东、孙智利,医学部党委副书记朱树梅,医学部主任助理范春梅等领导嘉宾,以及来自北京大学本部、医学部和医院等单位负责同志、科研人员及科管人员代表出席本次会议。本次年会由科研处处长王坚成主持。

挈纲举领 谋篇布局

乔杰院士致辞

乔杰在致欢迎辞中指出,2023年北大医学积极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怀密医学中心建设正式启动、科研人才梯队持续完善、科研基地平台取得重大突破、科研成果奖项连破记录、科研创新环境及学术氛围不断优化。未来,北大医学将继续坚持以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健康为导向,积极探索多元创新主体协同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路径,将有组织科研与自由探索相结合,培养更多优秀的医学科技人才,全面提升医学领域的创新能力和水平,推动医学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保障人民健康、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张礼和院士致辞

张礼和院士在致辞中指出,科研工作者永远不会满足已经取得的成果,总是在已经有的工作中提出新问题,探索未知研究领域。他勉励科研工作者们勇于面对困难与挫折,并在失败和挫折中总结经验,继续前行。同时,他也希望科研工作者们关注其他学科发展,并以此为基础促进自身工作,创造新的方向。最后,他热情洋溢的为大家送上了新年寄语。

高瞻远略 鉴往知来

张国辉一级巡视员作特邀报告

张国辉作了题为“高校生物资源库建设的思考”的特邀报告。他指出,科技资源库建设是加强基础研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生物资源保藏和共享为生物科技迅速发展提供重要保障。他分析了Jackson Lab、CGC(模式动物线虫品质资源库)、AddGene、ATCC、中国国家斑马鱼资源中心等国内外生物资源库的建设及运营情况,并介绍了我国生物资源库的建设思路和管理框架。

于善江处长作特邀报告

于善江作了题为“加强生物医药领域科技创新,推进医产学研体系协同发展”的特邀报告。他从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总体进展、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主要工作、持续加强生物医药领域科技创新、持续推进医产学研成果转移转化四个方面进行了介绍。他指出,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将持续加大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医药健康领域科技创新投入,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形成优势管理特色,创新项目管理服务模式,全链条一体化推进成果转移转化。

张强院士作特邀报告

张强作了题为“新型纳米药物制剂的科技创新”的特邀报告。他从纳米制剂的相关概念、发展阶段及研究必要性出发,介绍了自己41年来在高端制剂/纳米制剂研究领域的探索和突破,并介绍了自己在系列纳米乳剂的创新与转化、口服纳米制剂的创新与转化、靶向纳米制剂的创新与转化三个方面的代表性工作成果。

沈琳教授作特邀报告

沈琳作了题为“临床与转化研究促进学科发展”的特邀报告。她认为,临床优势学科的标准包括临床综合治疗水平、临床研究能力、转化研究能力、团队成员梯队、可持续发展能力、学科带头人的凝聚力、学科声誉以及培养学生等多个方面,并介绍了团队在消化道肿瘤方面取得的成果。

研精覃思 笃行实干

王嘉东副主任作大会报告

王嘉东作了题为“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引领北大医学高质量发展”的大会报告。他从国家战略以及北大医学的目标与定位出发,回顾了2023年北大医学学科建设与科技创新亮点,通过与世界著名医学院、临床医院的对比以及学科、医院的排行,指出了北大医学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从学科交叉、创新平台、人才建设、项目组织、评价机制等方面,对未来北大医学科研工作进行了规划和布局。

奋楫争先 奉为榜样

乔杰院士、张礼和院士、董尔丹院士为获奖者颁奖

在“北京大学屠呦呦医药人才奖励基金”的支持下,2022年医学部设立“北京大学屠呦呦青年学者奖”作为北大医学青年科技奖励最高规格奖项,表彰在医药卫生科技领域中做出突出贡献,取得原创性、突破性科技成果的杰出青年科技人才。王嘉东宣读了医学部对第二届“北京大学屠呦呦青年学者奖”获奖者的表彰决定,北京大学药学院汪贻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赵翔宇、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卫彦获得此奖项。

汪贻广、赵翔宇、卫彦作分享

三位获奖者汪贻广、赵翔宇、卫彦分别以“新型药物递送系统与转化研究”、“NK细胞治疗白血病转化研究”、“牙疼不是病?”为题,简要介绍了自己的主要研究成果,为青年学者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交流互鉴 相倚为强

汪贻广副院长做报告

北京大学药学院副院长汪贻广作了题为“北京大学药学院科学研究进展与思考”的报告。他从学科定位、人才队伍、科研成果、平台建设、成果转化等方面介绍了药学院科研发展情况,并从全方位原创性研究、学科交叉融合、成果技术转化等方面提出了药学院未来发展的相关举措。

李建平副院长作报告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李建平作了题为“有组织科研 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报告。他从国家“四个面向”及有组织科研的政策要求出发,介绍了第一医院以学科为中心推进学科间、学科与科研平台、学科与企业、学科与管理部门四个交叉融合的具体举措及成效。

张宏权副院长作报告

北京大学国际癌症研究院副院长张宏权作了题为“国际癌症研究院的肿瘤精准研究:进展和面临的挑战”的报告。他从癌研院的肿瘤精准医学及其目标任务出发,介绍了癌研院在肿瘤的精准分型和早期诊断标志物、肿瘤的精准发生机制、肿瘤精准药物的研发、学科交叉促进肿瘤精准医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肿瘤精准医学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继往开来 再续华章

回顾过去,北大医学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致力于打造中国医学科研新范式、构建医学科技创新人才生态系统、冲击世界医学顶尖学科,在发展空间、人才梯队、基地平台、成果奖项、创新环境与学术氛围等方面成绩斐然。展望未来,北大医学将不断加强新医科内涵式高质量创新发展,在国家擘画的科技创新宏伟蓝图中,做出北大医学的生动实践。

(医学部科学研究处)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