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医院召开2024年科研工作会议

——奋楫扬帆行致远,凝心聚力谱新篇


为回顾过去一年的科研成绩,分享经验,发现问题,把握未来高质量发展方向,2月28日下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召开2024年科研工作会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教育司监察专员刘登峰,科技教育司规划评估处处长刘桂生,北京大学科研部部长谢冰、副部长张存群,医学部副主任王嘉东,医学部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徐明,医学部科研处处长王坚成、副处长樊建军,医学部技术转移办公室主任沈娟以及北京大学、医学部及各附属医院的多位领导嘉宾应邀出席。我院院长杨尹默及在院院领导、临床医技科室主任、职能处室主任/处长、科研人员等300余人参加了大会。会议采取“主会场+分会场视频直播”的形式召开,由科研处处长龚侃主持。

杨尹默院长致辞

大会伊始,杨尹默院长致辞,为医院高质量发展做了宏观战略发展的介绍。他表示,科研高质量发展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过去一年,北大医院科研成绩斐然,但同时面临挑战。他强调,2024年是北大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年,要全面贯彻落实2024年医院工作研讨暨干部培训会的会议主题精神,即“强学科,重人才,以国考指标持续向好推动高质量发展”,并提出几点要求:一是要加强学科创新及专科发展路径,持续发力,把学科提上新高度;二是要注重人才培养及梯队建设,做好引育并举,为科研人才成长“架桥铺路”。医院未来将以“保优势、补短板、调结构、提质量”为方向部署工作,推动高峰学科稳中求进,其他学科稳中求变,在医疗教学科研三方面同时发力,以“科技赋能、人才驱动”为抓手,大力扶植、鼓励科技创新,解决青年研究者实际面临的项目与平台问题,期待2024年医院的科研工作能够再上台阶。

北京大学科研部谢冰部长致辞

北京大学雄厚的科研基础是医院医学研究开展的坚强后盾。谢冰部长在致辞中指出,医学的发展是北大未来最重要的增长点与突破点,可为所有学科发展提供助力。他表示,我们在取得亮眼成绩的同时仍有不足之处,并提出未来要找到真问题,真解决问题,最终解决问题。未来,北京大学也将大力支持各附属医院的科研工作,一是科研部将继续提升服务的能力和服务的质量;二是将持续推进、加强医学和北大校本部学科的交叉研究和交流。他相信,在有着良好科研工作基础和各位同道发展科研的意愿下,未来北大医院科研工作将会取得更好成绩。

北京大学医学部王嘉东副主任致辞

王嘉东副主任在致辞中对北大医院科研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提出2024年北大医学将全面贯彻落实“学科质量年”发展目标要求,深化学科交叉融合,全力攀高峰、冲顶尖。第一,要深化学科交叉融合。进一步推进前沿创新与学科交叉交流平台建设;第二,要加强育人为本。大力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构建人才队伍建设模式。他希望北大医院未来继续以临床研究为导向,凝练科学问题,通过多学科交叉合作,反哺临床;同时在人才队伍、学术交流层面多维并举,全面提升、全面推进。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教育司刘桂生处长作专题报告

刘桂生处长做了题为《营造创新友好的政策环境,促进医学研究高质量发展》的专题报告。他指出,在党中央高度重视卫生健康科技创新的背景下,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以激发人员创新积极性为导向,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他强调,规范管理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的工作方向。将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交给高水平医疗机构来做,并探索适应医疗机构特点的政策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他希望在更加专业、更具效能的卫生健康科技创新格局下,在更适合研究者、更为研究者减负的政策环境中,能够开展更多的高质量临床研究,取得更多的研究成果。

北大医院肾脏疾病研究所赵明辉所长作专题报告

赵明辉所长做了《科室建设与人才培养的体会》的专题报告。他向我们分享了北大医院肾脏内科的发展历史与科研轨迹: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既是串联科室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工作的纽带,也是培育优秀临床医师的沃土。他强调了临床研究中医生培养与资源库建设的重要性,只有人才“活水”浇灌,学科方能成长。我们要以开展高质量临床科学研究培养人才,激励研究者发现并探究科学问题从而提高研究水平,并形成自发凝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从嫩苗成长为参天大树,这是肾脏内科基于人才之问给出的“标准”答案。

李建平副院长作2023年科研工作报告

李建平副院长作了医院2023年科研工作报告。北大医院在取得一定科研成绩的同时,更需要面向“研究真问题,真解决问题,开展有组织的科研”等更高的要求。2023年,医院持续推进课题、学科、人才、平台四大方面的交叉融合:一是课题全流程支撑,二是推进学科建设,三是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四是提升科研平台支持。2024年,医院将进一步深化改革,营造科技创新生态,增加科研辅助队伍建设,重组科研组织架构,增加基础科研人员体量,加强基础科研平台支撑,从临床药物试验方面创建全链条临床研究。他希望全院上下齐心协力,以科技创新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此次科研工作会上,北大医院分别与阿斯利康、江苏恒瑞医药、杭州泰格医药、深圳康哲生物等四家企业就深化临床研究和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签约各方将在医药创新和医疗器械研发、科创平台建设、重大课题成果突破等方面形成更加协同高效的融合机制,努力打造协同创新发展新优势,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科研“希望之星”奖

北京市科技新星奖

科研绩效考核科研指标优秀奖

科研优秀学科一等奖

科研优秀学科二等奖

科研优秀学科三等奖

为传承百年厚重的学术传统,挖掘和培养青年科研人才,鼓励青年人才不断创新进取,深化学科创新发展,大会对部分个人和学科进行了表彰。此次共颁发了6个奖项,包括:科研“希望之星”奖、北京市科技新星奖、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科研指标优秀奖以及科研优秀学科一、二、三等奖。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教育司刘登峰监察专员讲话

刘登峰监察专员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北大医院做出的工作成果和努力,并为医院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四大关键行动建议:第一,要积极主动参与到国家卫生科技战略布局中去,做好标杆作用,争当排头兵。北大医院应勇担历史使命和职责,积极参与国家卫生健康科技创新建设,为人民健康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第二,要聚焦关键临床问题,加强临床研究和成果落地。聚焦临床关键问题开展研究,丰富完善临床诊治指南,探索诊断技术和管理策略,加强成果落地,提供科学依据。第三,要优化科研管理制度,提升科管质量效率。充分利用国家和北京市政策契机,优化医院科管流程,探索科管理念的突破,提供高质量服务。第四,要创造良好科研环境,促进科研规范化发展。要做到“三好”,即做好科研规范化发展,做好数据管理和共享,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最后,受北大医院党委书记姜辉委托,李建平副院长对大会进行了总结发言。科研工作会既是表彰会,亦是新一年科研工作的“集结号”。他再次强调未来医院将紧密围绕“人才”,“学科”和“国考”三个关键词开展工作,并提出四点重要工作指引:一是人才培养。在人才梯队建设方面,要持续做好引育结合、多维推动,切实加强人才支撑,全面优化人才规划,孕育丰硕果实。二是学科发展。各学科要梳理现状,学科提质补短,围绕各类考核指标,提升排名影响力。三是国考指标。紧抓国考指标提升空间,科管部门做好政策宣讲和辅导支持工作,进一步提升国考成绩。四是平台建设。持续完善科研平台建设支持,充分规划利用大兴院区科研楼,持续推动科研大平台建设。

科技赋能医疗,医疗创新发展。新的一年,北大医院将紧紧围绕创新型、高质量、高水平发展主线,顺应时代要求、担负时代使命,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和氛围,加强创新团队和创新人才的培养,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坚定信心、扎实苦干,奋发努力、勇攀高峰,努力开创医院科研工作的新局面。

(北大医院)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