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部“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之“绳系成长,拔节同心”主题拔河比赛举行

在“健康中国”战略全面实施的时代背景下,教育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与《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双轮驱动,构建起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北京大学医学部深刻践行“五育并举”育人导向,创新探索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度融合路径。值此第十八届“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之际,医学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于2025年5月16日下午精心打造“绳系成长,拔节同心”心理主题拔河比赛,通过力量博弈的具象载体,构建起“以体强心”的创新育人范式。这场集竞技性、协作性、疗愈性于一体的体育思政实践,既是落实《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的生动注脚,更是对新时代青年“心理韧性”与“团队精神”的双向赋能,彰显了医学部在育人实践中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医学部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心理中心主任刘芳、各学院党委副书记及辅导员老师出席活动,各学院学生参赛选手及霸云街舞社的部分同学参加了本次活动。比赛特别邀请医学人文学院体育与健康系李小岩老师担任裁判,各学院师生代表共200余人共同见证这场体力与心力双重较量的赛事。

各学院参赛队合影

活动伊始,霸云街舞社以一支热情洋溢的《像最后一样》舞蹈点燃现场氛围,动感的节奏与青春的舞姿瞬间激发全场活力。随后,裁判员李小岩老师带领12支参赛队伍进行专业热身,从关节活动到力量拉伸,为即将到来的激烈比拼做好充分准备。参赛队员们摩拳擦掌、斗志昂扬,展现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团队风貌。

赛前开场舞及热身运动

随着裁判哨声响起,初赛拉开帷幕。各队参赛队员们紧握麻绳、重心后倾,在整齐的口号中迸发强大的力量;指导老师以及观看的同学们呐喊助威,现场气氛迅速升温。最终,来自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医学人文学院、北大医院和北大人民医院的6支队伍凭借默契配合晋级半决赛,其余队伍获“优秀奖”。

比赛初赛

短暂休整后,半决赛开启。6支晋级队伍展开激烈对抗,对战情况十分胶着,麻绳在两队之间来回拉锯,队员们面色通红,咬牙坚持。经过三轮鏖战,来自公共卫生学院、医学人文学院、北大人民医院的3支队伍突出重围,晋级决赛。

比赛半决赛

决赛采用单循环赛制。首轮公共卫生学院对阵北大人民医院,双方势均力敌,麻绳中线左右摇摆,最终公共卫生学院凭借更强耐力胜出,与医学人文学院争夺冠军。终极对决中,双方队员憋足劲、齐发力,在全场师生的呐喊声中,医学人文学院的队员们一鼓作气,赢得最终的胜利。

比赛决赛

最终本次比赛获奖名次为,一等奖:医学人文学院,二等奖:公共卫生学院、人民医院,三等奖:基础医学院、药学院、北大医院。其他六个学院获得了优秀奖。学工部副部长刘芳老师为获奖学院进行了颁奖,并对获奖学院表示祝贺鼓励。

比赛颁奖环节

随着医学人文学院代表队捧起象征团结精神的冠军奖状,这场以麻绳为纽带的拔河比赛画上了圆满句点。活动不仅通过力量对抗构建起“以体强心”的育人纽带,更以“绳结”意象诠释了北医对“五育并举”育人理念的深刻践行——当200余名师生在呐喊与协作中凝聚成精神共同体,心理健康教育便从课堂理论转化为可感知的生命体验。参赛学生感慨:“拔河比赛中麻绳的每一次震颤都在叩击心灵壁垒”,观赛教师评价:“学生群体的拔河比赛在北医具有开创性和趣味性,这是生动的思政课堂,能感受到团队协作中自然生长出的心理韧性”。长期以来,北医始终立足“培养什么人”的根本命题,将心理育人嵌入“体育+思政”的创新实践。这场赛事既是落实“五育润心”的工作要求,也是构建“身心协同”育人格局的战略支点。未来,医学部将持续深化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创新,以品牌化、专业化活动筑牢学生心理防线,用充满生命力的育人实践书写“健康中国”的北医答卷。

(北京大学医学部学生工作部)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