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 | 北医代表委员、师生谈感受

【编者按】:

3月5日上午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

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北大医学的全国两会代表、委员

在会场认真聆听,深受鼓舞

并在会后围绕政府工作报告中的

重点内容展开深入讨论

与此同时

北医师生高度关注两会动态

大家结合自身专业背景

围绕医疗卫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话题

畅谈学习体会

不仅感受到国家发展带来的信心与动力

也更加坚定了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助力医学科技创新贡献力量的决心


全国两会代表、委员谈感受

全国人大代表 刘忠军

李强总理用“稳”和“进”高度概括了我国的经济状况和发展态势,给我们增强了底气、提振了信心!报告中提出的“强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为医疗卫生行业今年的任务划出了重点;而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的部署则为我们在医学领域的科技创新指明了方向。报告在全面提高人才队伍质量内容中提到要深化人才分类评价改革和科教界“帽子”治理,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则应当成为我们未来人才培养的准则。

全国政协委员 乔杰

深深感动于这一年来,祖国面对压力和困难取得优异成绩,深感振奋,对未来更是充满信心。2025年,政府工作的三重点之一就是科教兴国,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总理用了“筑牢”两个字,作为教育和医疗的排头兵,北大医学要筑牢的,就是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领军医学人才。我将和大家一起优化学科布局,加强原创攻坚,聚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力争取得更多突破性成果,为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北大医学智慧。北大各附属医院和国家级平台更将凝聚力量,努力提升重大疾病防控与诊治能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水平的健康保障。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之年。我们将充分总结凝练,结合新的阶段性特征,科学确定发展目标,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奋力谱写北大医学新篇章。

全国政协常委 王俊

这是我第三次参加全国两会,4日下午听了王沪宁主席作的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5日上午听了李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我深感振奋。

两个报告都体现出高度的政治站位和强烈的改革意识。报告强调了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政府和全国政协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的重要性。报告使用大量翔实的数据,显示了中央政府和全国政协实施的改革举措和取得的一系列显著成绩。

作为医药卫生界委员,我感触很深的是,政府工作报告在2024年工作回顾的“积极发展社会事业,增进民生福祉”部分中,提到“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扩大了基层慢性病、常见病用药种类”,极大改善了群众的就医体验。2025年,政府在医疗卫生领域的重点工作是强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并将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

未来一年,我将继续努力做到勤学习、善研究、勇担当,以政协委员的高质量履职展现北大医学人的时代风采。同时,在日常工作中,我将和北大人民医院全体教职员工一道,做好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工作,为强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全国政协委员 季加孚

作为一名来自北大肿瘤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和全国政协委员,今天上午认真聆听了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深感振奋与鼓舞。报告中对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视和支持,让我深刻感受到国家对人民健康的高度重视以及对医疗卫生工作者的殷切期望。

报告提到“强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让我深受触动。在肿瘤防治工作中,我们每天都在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从早期筛查到精准治疗,从康复护理到心理关怀,每一个环节都关乎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不仅要提升专业技能,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更要积极参与肿瘤防治的科普宣传,让更多人了解肿瘤的早期症状和预防措施,从源头上降低发病率。

同时,报告中对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视,也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我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科研创新,推动肿瘤治疗技术的突破和应用,为患者带来更多希望。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我也会积极建言献策,呼吁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支持力度,优化医疗资源配置,让更多患者能够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践行医者初心,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全国政协委员 霍勇

3月5日上午,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在人民大会堂聆听了李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不仅是对2024年政府工作的总结,也是对2025年政府工作的计划,更是“十五五”及中长期国家社会发展的思路和规划。从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稳”的态势巩固延续,国民生产总值增长5%,居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前列;“进”的步伐坚实有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持续增强,中国式现代化迈出了新的坚实步伐,更加坚定了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决心和信心。

作为一名临床医生中的全国政协委员,也高兴地看到国家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强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投入更大力度,更多资源,提高基本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促进“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以患者为中心,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实施医疗卫生的强基工程,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也从政府工作报告中看出未来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如何更好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全国政协委员 邓旭亮

政府工作报告内涵丰富,充分展现了坚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取得的丰硕成果,令我深受鼓舞。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我去年关于加强老年口腔照护的提案得到了有关部门的积极回应,这进一步增强了我的履职信心。今年我将继续围绕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提质增效,尤其是基层医生的继续教育等问题,积极建言资政,认真履职尽责。

全国政协委员 吴楠

聆听了李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备受鼓舞。这一年,发展历程很不平凡。面对外部压力和内部困难,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攻坚克难,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持续增强,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稳”的态势巩固延续,“进”的步伐坚实有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建设方面硕果累累。

百姓特别关注的民生领域有了非常大的成就。“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扩大基层慢性病、常见病用药种类。扎实做好重点传染病防治。扩大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范围。”这些都是实实在在发生在身边的故事。改革开放更加深入,生物技术,独资医院开展开放试点。创新发展加大力度,重大科技专项全面启动实施,加快完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寥寥数语,背后的设计和推动牵动了无数人的心。从整个报告中我们能深切体会到党和国家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为了人民的福祉而不懈奋斗。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我们要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继续凝心聚力,真抓实干,高质量完成 “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 “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全国政协委员 王广发

李强总理的工作报告,以“很不平凡”“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评价过去一年的工作,体现了本届政府的务实作风。以数据说话,展示了过去一年的成绩,鼓舞了民心,提振了士气。医疗卫生方面,贯彻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的精神,提出“建立以医疗服务为主导的收费机制”,这是直面目前医疗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提出的改革目标。是在医疗卫生行业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作为一名政协委员,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尽职履责,在这方面积极建真言献良策。

全国政协委员 刘梅林

李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充分展现了人民政府的责任和担当。其中,“强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推进编制动态调整,建立以医疗服务为主导的收费机制,以患者为中心持续改善医疗服务。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为我国健康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关于“加强护理、儿科、病理、老年医学专业队伍建设、完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优化药品集采政策,强化质量评估和监管,让人民群众用药更放心。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推进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强化失能老年人照护,加大对老年助餐服务、康复辅助器具购置和租赁支持力度,扩大普惠养老服务,推动农村养老服务发展。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彰显了政府对于积极应对老龄化,解决健康相关民生问题的信心和决心。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下,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策略将惠及每个家庭,给老年人带来福祉。

师生代表谈感受

张凯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今年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备受瞩目。两会聚焦国计民生,诸多议题与百姓生活、国家发展息息相关,为各领域的工作提供了关键指引。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各项成绩令人振奋,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了“强心剂”。回顾2024年,一项项亮眼的成果让我们振奋,科技创新成果频出,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医学卫生领域同样成果丰硕,我们见证了远程医疗、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等新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这些医疗科技的飞速进步不仅提高了诊疗效率,更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就医体验。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高质量发展”作为核心任务之一,并提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医疗领域,这意味着需通过科技创新提升服务效率与精准度。作为公立医院管理者,我们将以两会精神为引领,将政策要求转化为具体行动。一方面,积极投身科研创新,瞄准医学前沿难题,深化医学与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推动医学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另一方面,依托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的创新发展,加快推进智慧医院建设,推动AI辅助诊断、大数据病例分析等技术应用,优化诊疗流程,以实际行动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不懈奋斗。

王晓霞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一支部书记、主任医师

作为一名北大口腔医院临床科室的党支部书记,同时也是北大医学的一名老师,我对2025年全国两会的召开感到无比振奋和鼓舞。这次会议是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不仅总结了2024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更为2025年的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我热切关注两会中关于医疗和教育领域的重大部署,深刻感受到党和政府对民生福祉的高度重视。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引领”“民生优先”等关键词,不仅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也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深感责任重大,决心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医疗服务和科研创新中;报告中强调的支持“双一流”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等政策,也让我更加明确了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我将继续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之年。我坚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将迈上新台阶。我将带领支部全体党员,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立足岗位、履职尽责,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教育强国和健康中国贡献智慧和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向芝谊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思政课专职教师

“三月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三月京城,万象更新。2025年全国两会,挥洒“高质量发展”的浓墨,铺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彩。一项项举措掷地有声,多维度、立体化地为中国式现代化定好盘、落好棋。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从“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到“完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处处彰显着国家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也更进一步地突出强调了教育担负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尤其是对于“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这一条,我感触颇深。“青年强,则国家强”,作为一名刚入职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我将在未来的授课中把学习成果及时转化为生动的课程素材,把“两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中。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务实的作风投入到教书育人的事业中,努力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关爱学生成长,为高水平人才的培养和学校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史童月医学技术研究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

今年全国两会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后的首次两会,举世瞩目。过去的一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攻坚克难,推动经济社会稳步前行,展现出强大韧性与活力。作为“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与“十五五”谋划的关键之年,今年的全国两会承载着新的使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等议题备受关注。从政府工作报告中,我深刻理解到中国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中发挥“压舱石”作用,以开放姿态共享发展机遇,并以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发展新答案。我对国家未来发展的信心更加坚定,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两会精神的时代意义。

今年,北京大学确定年度工作主题为“科技创新年”。作为健康数据科学新兴医工交叉专业的北大学子,我将更加关注两会关于科技创新的战略部署,尤其是涉及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等新质生产力在医学等方向的应用,深入学习、勇于探索、勇攀高峰,在科技攻关的道路上贡献青春智慧,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健康贡献力量!

黄雨莉 护理学院2022级本科生

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2024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经济规模稳步扩大民生保障扎实稳固,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社会大局保持稳定;粮食产量踏上新台阶,创新能力新提升,环境质量有新改善,改革开放有新突破……这些成果充分体现了我国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的强大发展动力,让我们对 2025 年的发展充满期待。展望2025年,我们满怀信心,干劲十足。作为医学生,我们应以两会精神为指引,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会精神,努力提升自身素质,投身医学事业,在接下来的学习与生活中,让自己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添砖加瓦。

曹洪莱 基础医学院2023级本科生

回顾2024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夺目。国内生产总值稳健增长,科技成果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脱贫攻坚成果持续稳固,民众生活愈发富足。这些成就为国家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也为医疗卫生事业持续进步筑牢根基。在过去一年里,政府全力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众多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便捷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与此同时,医保政策持续优化,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就医负担。作为一名医学生,我将继续脚踏实地,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科研技能,积极参与医学科研项目,期望在医学研究上有所建树。我将以实际行动践行医学生使命,为建设健康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拼搏,为守护人民生命健康添砖加瓦,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医学人才。

(北京大学医学部统战部、团委、宣传部)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