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 青春激扬”北大医学首届大学生创新转化大赛 半决赛举办 二十二强项目晋级巅峰对决

【编者按】北大医学首届大学生创新转化大赛以 “科技创新 青春激扬”为主题,为同学们搭建了展示创新成果、促进产学研对接的重要平台,充分体现了北大医学在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方面的积极探索与卓越成效。大赛自启动以来,共收到来自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公共卫生等多个专业方向的创新项目近百项。先后经历形式审查83个项目入围函评环节;函评筛选44个项目入围半决赛(其中成果转化组20个项目、创意孵化组24个项目)。大赛分设成果转化组与创意孵化组两个赛道,成果转化组聚焦成熟技术落地应用;创意孵化组侧重创新思维的培育与早期构想的可行性验证。比赛当日,来自北京大学医学部各学院、附属医院的优秀学生团队齐聚一堂,展示了他们在医学科技创新领域的前沿探索与独特见解。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持续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激发大学生创新主体活力,培养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队伍,2025年9月6日,北大医学首届大学生创新转化大赛半决赛在北大医学科创中心路演大厅圆满落幕。本次半决赛的评委阵容涵盖科技管理、学生工作、成果转化、产业孵化、金融创投等多个领域,为评审工作提供全方位专业支撑。经过全天高强度比拼与专业评审,成果转化组与创意孵化组各有11个项目突出重围,成功晋级决赛。

北大医学首届大学生创新转化大赛-半决赛-成果转化组 合影

上午,成果转化组赛事率先拉开帷幕。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肖渊在致辞中指出,全国教育大会明确“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北京大学“科技创新年”亦为医学领域指明“以科技创新赋能学科发展、以成果转化服务健康中国”的方向。医学作为兼具科学性与实践性的学科,成果转化是连接“医学创新”与“健康需求”的关键桥梁,而参赛学子正是桥梁上最具活力的建设者。他提及,本次入围半决赛的项目不仅有直击临床痛点的技术研发,也有融合前沿技术的创新应用,更有跨界智慧医疗方案,这些项目背后是学子扎根临床的观察、反复实验的坚持,更是“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责任担当。他强调,北大医学将以顶尖科研平台、专家团队及“创新-转化-落地”全链条服务体系为学子提供支撑,希望半决赛成为交流碰撞的平台,助力项目在打磨中提升竞争力。

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 肖渊致辞

成果转化组项目按抽签顺序以“5分钟展示+2分钟互动”形式分别展开路演,项目团队围绕核心技术、市场前景、团队优势、产业路径等维度进行汇报展示。

成果转化组项目团队路演展示

评审团依据创新性、可行性、实用性、团队能力、展示效果五大维度量化打分,重点考察技术成熟度与产业化潜力。评委现场与选手互动交流,进行专业点评,经严谨评审与集中讨论形成初步结果。

北大医学首届大学生创新转化大赛-半决赛-创意孵化组 合影

稍作休息,下午创意孵化组赛事精彩继续。北京大学医学部党委副书记王军为在致辞中强调,医学创新不仅依赖于技术的突破与创新的交叉,更根本的是源于医者仁心的价值坚守和高质量创新人才的持续注入。创新转化搭建起了医学理想与现实的桥梁,未来北大医学将继续积极为同学们的创新实践搭建平台、提供优秀的师资力量,依托创新转化落地全链条服务体系,持续优化创新生态,让创新的土壤更加肥沃,培养更多复合型创新拔尖医学人才。希望同学们继续保持敢闯会创的精神,脚踏实地,勇攀高峰,在科技自立自强的道路上彰显北医学子的担当与风采。期待看到每一份创意都能在这里汲取力量,未来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绽放出守护生命的光芒。

北京大学医学部党委副书记 王军为致辞

创意孵化组各团队按赛前抽签顺序进行5分钟路演展示和2分钟评委问答环节。参赛团队通过阐释项目的核心创意、技术路径、未来规划等内容,多角度、多层面、多维度充分展示。路演项目涵盖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新型医疗设备研发、心理健康干预等前沿领域。

创意孵化组项目团队路演展示

评审团结合评分标准,重点关注项目创意独特性与前瞻性价值,经专业评审形成结果。评委们表示,本次大赛的参赛项目质量高、创新性强,许多项目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转化潜力,充分展现了北大医学生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卓越能力和无限潜力。

本次半决赛的成功举办,既是对北大医学前期创新人才培育与项目孵化成果的集中检阅,更构建了“展示-点评-提升”的良性互动闭环,为参赛团队提供专业指导与成长空间。晋级决赛的项目将在后续阶段迎来更高标准的比拼,组委会将同步启动资源对接、导师辅导等配套支持工作,全力推动优秀项目从赛事平台走向实际产业应用场景。展望未来,北大医学将继续秉承“创新驱动、育人为本”的理念,助力医学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落地,为守护人民健康、推动医学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北大医学力量。

【延伸阅读】:半决赛晋级项目名单

(产业管理办公室)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