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赵扬玉教授项目入选首发专项2012-2024年第三批十大成果

2025年9月10日,以“智领未来,健康生活”为主题的2025年服贸会健康卫生服务专题创新成果发布暨启动活动在北京举行,发布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2012—2024年第三批十大成果。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赵扬玉教授团队的“胎盘植入风险评估和分层管理体系的建立”项目入选。

原鹏波(左4)代表赵扬玉团队领奖

胎盘植入是指胎盘滋养细胞异常侵入子宫肌层,若植入发生于既往剖宫产手术瘢痕部位,随着妊娠进展,可能导致子宫破裂、致命性大出血、子宫切除、甚至孕产妇死亡。我国胎盘植入评估和管理面临缺乏有效早期评估和预警手段,基层医院识别能力待提高、高危人群转诊不及时,手术操作不成熟,手术并发症多等挑战。

针对上述问题,赵扬玉教授团队从胎盘植入预测、止血技术和围术期管理三个关键环节开展研究,在国内率先开发了胎盘植入超声评分量表和MRI评分模型,使胎盘植入术前诊断率从国外文献报道的50%提高至70%,极大地改善了胎盘植入患者的临床结局。

基于术前影像学评估结果,团队建立了围手术期分层管理策略,特别是超声评分方法,简单、经济,在基层医院广泛应用,能准确识别高危病人并及时转诊。此外,团队首创侵袭性胎盘植入“九步手术法”,极大提高了子宫保留率。同时,开发了“胎盘植入围手术期核查表”,精准指导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并建立了多学科合作(MDT)围术期管理模式。

这些成果最终整合为胎盘植入性疾病一体化诊疗管理体系。结果显示,胎盘植入患者出血率及输血率均下降了70%以上,子宫保留率提高至95%以上。这一体系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上百家医院推广应用,产出一系列文章和专利,并被国内指南及专家共识所引用,荣获全国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荣誉证书

2012年,北京市设立了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简称“首发专项”,由市财政设立专项科技经费,由市卫生健康委组织开展医学应用研究、医学应用基础研究、医学成果转化研究及医学人才培养。

为促进首发专项成果展示和推广,鼓励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临床研究,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遴选“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十大成果”,向国际国内进行展示。截至目前已发布3批共30个项目,其中,北京大学第三医院4个团队的相关成果入选“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十大成果”。

2023年,乔杰院士团队“医疗机构新冠疫情应急响应及常态化防护措施”项目入选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2012-2022年十大成果。2024年,生殖医学科李蓉团队的“北京地区育龄人群生殖健康状况影响评估及综合干预示范”项目和肿瘤放疗科杨瑞杰团队的“肿瘤智慧放疗关键技术研发与转化”项目入选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2012-2023年第二批十大成果。

(北医三院  曾帅)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