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北大医学-全国心血管代谢优秀博士论坛举办
在北大医学办学113周年之际,第四届“北大医学-全国心血管代谢优秀博士论坛”于2025年9月26-28日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召开。会议由血管稳态与重构全国重点实验、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生命医学学部、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伦理委员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国遗传学会代谢遗传分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血管健康医学分会、北京大学医学部心血管内科学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和北京大学心血管研究所联合举办。
来自北京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福建医科大学、广州医科大学等近百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医疗机构的三百三十余名博士研究生注册参会,经择优筛选,113位优秀博士生登台进行口头报告,另有60位进行壁报展示,针对心血管代谢相关基础临床研究、药物研发、流行病学研究、AI人工智能研究以及交叉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学术汇报交流。论坛还邀请了40余名全国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为博士生的报告进行点评指导。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也前来学习,现场参会学生人数达到300余人。


开幕式由血管稳态与重构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血管健康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李建平主持。
论坛主席、血管稳态与重构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大学心血管研究所所长董尔丹院士致欢迎词。董尔丹院士首先代表组委会向各位同学表示欢迎,对各位专家表示感谢,指出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高居首位,本次论坛旨在促进心血管基础与应用研究,推动心血管领域人才培养和创新发展。本次论坛邀请了国内心血管和代谢领域的顶级科学家莅临指导,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这次学术碰撞和交流的机会,展示自己最新的科研成果,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互相启发和鼓励,碰撞智慧的火花,为心血管领域的发展和健康中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乔杰院士代表北京大学和北京大学医学部向论坛的召开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她肯定了博士论坛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和前几届论坛的良好效果。她指出心血管代谢疾病是全球健康领域的重大挑战,一代代北医人以“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推动我国心血管研究从“跟跑”迈向“并跑”乃至“领跑”。乔杰院士鼓励同学们充分利用这次机会,以“打破砂锅问到底”的钻劲,在交流中碰撞思想火花;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在合作中突破思维瓶颈;敢于走出研究“舒适区”、勇于跨越学科边界,跟随前辈引领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奔跑,将服务人民健康的接力棒代代相传。

在一天半的学术议程中,四个分会场分别从心脏疾病、血管疾病、临床交叉、代谢等方面进行学术汇报。各会场师生踊跃提问,热烈讨论,交流气氛活跃,学术氛围浓厚。博士生们在专家的点评下对自己的课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与优秀同辈的学习交流中收获满满。最终,各会场及壁报展示分别评选出优秀口头报告一、二、三等奖及壁报优秀奖,并在闭幕式上由各位专家进行颁奖。










闭幕式和颁奖典礼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副所长张岩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唐熠达教授对本次论坛进行总结。他充分肯定了本届论坛的成果,指出本次论坛在交叉学科的内容丰富性上有所突破。唐老师还提醒同学们,基础医学与生命科学的区别正在于对于解决临床疾病问题的重视,鼓励同学们以人民生命健康为己任,为心血管疾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转化应用研究贡献自己的力量。


会议期间同学们还参观了北京大学医学图书馆及校史展,增进了对北大医学发展历史及厚道精神的了解。


(血管稳态与重构全国重点实验室)
编辑:玉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