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医三院心脏外科团队在美国胸外科协会年会上展示多项前沿研究成果
2025年5月3日至6日,第105届美国胸外科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oracic Surgery, AATS)年会在美国西雅图举行。作为全球胸心外科领域历史最悠久、影响力最大的学术会议之一,本届大会吸引了来自60余个国家的200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共同探讨领域内最新技术与研究成果。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脏外科凌云鹏教授团队受邀作4项大会主题报告,向世界展示中国在微创冠脉搭桥领域的突破性进展。
凌云鹏教授在AATS大会上作主题报告
本届会议上,凌云鹏团队关于机器人辅助微创冠脉搭桥临床研究成果引发广泛关注。研究数据显示,通过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实施的全动脉化血运重建技术,围术期死亡率低于1%,术后桥血管通畅率达97.3%,显著优于传统开胸手术疗效标准。团队提出的"机械臂动脉采集+显微直视吻合"技术体系,使复杂多支搭桥手术时间缩短至3小时,相关教学视频在国际专业平台播放量已突破50万次。
机器人辅助“双乳内动脉+桡动脉微创搭桥”研究,获得了心血管外科世界顶级专家的肯定。左1-4为凌云鹏教授团队成员,右1为Emory大学Puskas教授,右2为Chicago大学Balkhy教授
凌云鹏团队提出的“左胸小切口微创冠脉搭桥中国方案”经过13年临床优化,已使北京大学第三医院90%的搭桥患者免于开胸创伤,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缩短40%,五年生存率达91.2%。该技术体系被纳入 “一带一路”多个国家诊疗规范,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从技术引进向方案输出的转型。此外,团队建立的QFR三维血流动力学评估体系,通过无创冠脉功能学评估,优化冠状动脉性心脏病血运重建策略,为精准制定手术策略提供了新范式。
凌云鹏教授(左3)与前来观摩学习的国际医生合影
国际医生(右)来院观摩心脏外科手术
此次会议中,凌云鹏团队通过技术创新与临床数据,在国际顶级学术平台展示了中国心血管外科的突出成就。未来,北医三院凌云鹏团队将持续深化机器人手术与AI融合创新,推动微创技术普惠更多患者。
(北医三院)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