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星闪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第四届健康科普决赛燃爆全场

当严谨的医学知识脱下白大褂,换上创意的“戏服”,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当深奥的专业原理,化作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引人入胜的情景剧,又会如何刷新我们对健康科普的认知?2025年10月15日下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陆道培学术报告厅里满是掌声与笑声——第四届健康科普大赛决赛在这里高燃“开演”!

从全院198件作品、216名医务人员中突围的12组“科普医星”,把严谨的医学知识变成了情景剧、顺口溜、相声……甚至还带大家跳起了燃脂操,给线上线下数百万观众端上了一盘“专业又好玩、听完就能用”的健康“大餐”。

初心:以科普为桥,筑健康防线

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指引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健康科普大赛已经举行了四届。这场赛事不仅是医护同仁“科普能力”的竞技场,更是医院践行“健康惠民”使命的生动实践。

“科普不只是把专业知识变简单,更是架在‘医院围墙’和‘大众生活’之间的桥!”就像大家常犯的难——不知道怎么吃才不高血脂、颈椎疼了不知道咋养护、伤口护理总走弯路、慢性病管理越管越慌……而这场大赛,就是要把“看得懂、用得上”的健康知识送到大家手里,成为守护生命最温暖的防线。

四载深耕,三重使命。搭建平台让“临床专家”变身“科普达人”,促成“专业度”与“传播力”的强强联合,让权威健康知识真正“走出医院、走进万家”。

现场:12组“医星”花式科普,创意破圈

12组选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把枯燥的医学知识玩出了新花样,每一队都让人印象深刻——

麻醉科 卡片传情,暖了无声世界:聋人患者术前咋沟通?麻醉科团队演了个真实故事:护士自制“疼痛表情卡”“过敏警示卡”,一步步打破沟通壁垒——无声的卡片里,点亮聋人术前宣教之路,藏着最暖的医学温度,更为公众普及了术中麻醉的相关科普知识。

儿科 癫痫急救“四部曲”,误区全避开:取经路上,“唐僧”突然癫痫发作,“悟空”掐人中、“沙僧”按腿、“八戒”塞玉米——这些全是错的!儿科团队用西游记小剧场,把“癫痫急救正确四步”演得明明白白,现场观众看完直呼“记牢了”。

急诊医学科 破伤风防御战,你的免疫盾牌够硬吗:当破伤风杆菌化身“反派大魔王”,一场人体防御战趣味开演。团队生动对比“破伤风疫苗”注射前后,人体免疫的变化,让防治知识一目了然。让破伤风主动免疫与被动免疫的时间表,深刻印在每个人心里。

药学部 高“乐”又高的血压危机:“我叫高乐高,血压高了又高……”团队把高血压用药编成顺口溜,不仅戳破“模仿他人吃药”“迷信保健品”“血压稳了就停药”三大误区,还教大家“看血压值调药”的小技巧,科学降压的知识一听就会。

临床营养科 临床营养科的燃脂处方:减肥党别再踩坑!营养科团队带大家“云逛燃脂厨房”,给“不吃主食瘦更快”“只靠运动不控嘴”“吃减肥保健品躺瘦”三类“踩坑人”开出专属“营养处方”,还现场领全场跳健康燃脂操,把“吃动平衡”的减重秘诀玩着教。

药学部 宝玉安眠记:连“宝玉”都被失眠缠上了?团队借用《红楼梦》场景,演绎四幕失眠误区:睡前喝红酒、熬夜后白天补觉、睡前饱食、失眠就吃安眠药,在“红楼一梦”里帮观众轻松get科学入眠法。

妇产科 盆底康复训练“赢”:顺产会导致盆底松弛?产后漏尿只能忍?团队从“候诊室争论”开场,通过孕妇、产后妈妈、老年阿姨三代人的视角,直面女性盆底健康痛点——不仅破除误区,还现场演示“凯格尔运动”的正确发力方式,教女性产后早康复,远离漏尿尴尬。

心内科 救命的金属勋章:当“霸道总裁”遇上“SCI论文型医生”,竟碰撞出硬核医学知识!团队用年轻人爱听的“霸总文学”风格,演了一场“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科普剧:既讲清Brugada综合征的特点,又科普了ICD的原理,爆笑演绎掀起全场高潮。

麻醉科 术前不戒烟,危险翻几番:“老烟枪”术前不想戒烟?团队用一场趣味医患情景剧,对吸烟会让伤口愈合慢、增加感染风险给出通俗解释,层层揭开吸烟对手术的影响,让“术前不戒烟,危险翻一番”的建议记进心里。

血液科 守护“银发”安康,防跌倒测试秘籍:跌倒可是老年人的“隐形杀手”,团队以“广场舞奶奶”的日常为背景,把“互联网护理咨询”搬上舞台:不仅教大家在家就能做的“计时起立-行走测试”,还针对腿脚无力、视力不好的老人,给出“穿防滑鞋、装扶手、用助行器”的个性化防跌倒方案。

胸外科 身体“罢工”记——重症肌无力那点事儿:健康科普遇上对口相声,笑点与干货齐飞。三位选手用幽默逗趣的对话,揭开胸腺瘤导致的重症肌无力等典型症状,再到就诊建议。全程笑点密集、比喻贴切,让观众在捧腹间就把关键知识记于心间。

老年科 画钟问诊护银龄——从术前评估到居家干预的认知保卫战:画个钟表也能测认知?孙女陪奶奶看诊,医生通过让奶奶画钟表判断认知状态,还教大家“健脑手指操”,编了“勤动脑、多运动、吃清淡、常聊天”的护记顺口溜——简单实用的方法,为银龄健康筑起认知防线。

亮点:赛制升级,创意与专业并重

与往届相比,本届大赛在赛制和阵容上全面升级,三大亮点闪耀全场——

双导师团护航赛事创新设立“双导师团”,既确保科学严谨性,又提升传播感染力,让健康知识每一个都戳中“健康痛点”,既能经得起临床推敲,又能融入日常生活。由医院党委副书记、肝胆外科主任医师高杰,医务处处长、老年科主任王晶桐,骨关节科主任林剑浩,睡眠医学科主任韩芳4位科普专家组成的临床权威专家团;与《人民日报》高级记者白剑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健康中国》栏目制片人白桦,《生命时报》总编辑丁文君,北京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中心副主任、《北京新闻》主持人马迟4位媒体“大咖”组成智囊团。专业导师严把科学性关口,媒体导师妙手优化表现形式,确保每个作品既“硬核”又“出圈”。

高能赛程挑战12组选手按抽签顺序情景表演,还得继续“突击考试”——限时抽签答题,全面展现知识储备与应变能力,导师团“打call式点评”与选手“花式拉票”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百人评审团坐镇由专家、媒体、同仁、第三方服务人员、工会小组长组成的多元评审团现场打分,确保公平公正,让每个声音都被听见。

荣耀:奖项揭晓,每份努力都值得喝彩

经过激烈角逐,各大奖项尘埃落定——《术前不戒烟,危险翻几番!》荣获大赛特等奖;《宝玉安眠记》《防跌倒测试秘籍》荣获大赛一等奖;《临床营养科的燃脂处方》《盆底康复训练“赢”》《画钟问诊护银龄》荣获大赛二等奖;《身体“罢工”记》《救命的金属勋章》《卡片传情,暖了无声世界》《高“乐”又高的血压危机》《破伤风防御战》《癫痫急救四部曲》荣获大赛三等奖;王伟豪、蔡晶晶、安静鑫、李晓曦、高迪荣获“最佳演员奖”。

本次大赛还通过新华社、人民网、北京日报、北京时间APP、BRTV《全民健康学院》视频号/快手号、搜狐健康等七大平台同步直播,在线观众近五百万人次!

舞台上的5分钟,背后是医务工作者对专业的坚守、对患者的关爱、对科普的热忱。北大人民医院以赛为媒,打通健康知识“最后一公里”,让科普成为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的磅礴力量。

未来,更多“科普医星”将涌现,更多精品内容将诞生,为守护人民健康贡献“人民”力量!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