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医院首批“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和“青年学术骨干”名单揭晓
为了进一步落实医院强学科重人才的战略规划,打造高水平的学科人才梯队,构筑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长远发展基石,医院启动2025年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和青年学术骨干评选工作。
通过形式审查、函审、会审等多环节的评审,从28位后备人选报名人员及42位青年报名人员中,最终评选出6位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和10位青年学术骨干。
李建平副院长宣布获批人才名单
2月15日,在医院2025年工作研讨及干部培训会现场,为最终获评的人员进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这一荣誉不仅是对优秀人才既往学术成就和临床水平的肯定,更是医院对未来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寄予的殷切期望和大力的支持。
荣获“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的是:姚林、穆东亮、肖冰冰、程渊、陈善稳、魏玉梅。
荣获“青年学术骨干”的是:杨昆霖、王若珺、郑佳、马永蔌、郑茜子、王晨、令晨、塔兰特·居马、姚弥、张龙。
医院将以此次评选为契机,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加大支持力度,为更多维度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条件,为实现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资源支撑。
医院为每位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提供专项支持资金,每年20万元,资助周期为四年;青年学术骨干专项支持资金每年10万元,资助周期四年。同时,为了推动人才培养体系的落地,医院也给予了很多培养措施:一是纳入医院人才梯队。固定联系、重点培养,学科建设责任教授带教;为后备人选、青年学术骨干制定培养计划;优先推荐申请人才项目、人才培训项目与对外交流、科研项目支持;优先推荐进入相关委员会或青委会。二是增加管理实践,为大家提供相应管理岗位锻炼的机会,提升组织能力和管理水平。
学术带头人预备人选
姚 林
泌尿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泌尿系统肿瘤的基础与临床转化研究,创新性的开发快速药敏检测、尿液自动化检测技术、肾癌切缘检测系统和经皮肾穿刺导航系统等一系列转化成果。先后获得国自然面上、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等12项资助。参与制定2项国内指南,编写书籍3部。荣获北京大学杰出青年医师奖及北大创新转化大赛一等奖等。近五年以共同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eBioMedicine等期刊发表23篇SCI论文。授权国家专利14项。
穆东亮
麻醉科党支部书记、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擅长心胸外科、小儿外科、产科、老年危重症患者等高危手术麻醉。在重点研发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12项课题资助下,围绕“围术期脑保护精准管理策略”开展了系统研究,在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42篇,其中JCR 一区文章12篇,研究成果被5项国际指南和国内专家共识引用,并获得2023年北京医学科技奖一等奖、2024年中华医学会医学科技奖三等奖。担任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医师分会青年学组委员等6个国家一级学会委员,北京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临床研究学组副组长等3个省部级学会委员。
肖冰冰
妇产生殖医学中心副主任,妇科党支部书记,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生殖道微生态从基础科研到临床转化的全链条探索和研究。近5年主持国自然面上、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首发重点攻关、中央高水平医院临床科研专项等9项课题,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2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完成转化1项,获批软件著作1项。参与制定4项国内指南和专家共识。研究团队获全国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程 渊
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参加援鄂医疗队、组团式援藏,被评为中国好医生、首都卫生健康青年榜样、北京市优秀医师,专注于肺癌的全程管理,早期肺癌的诊断、根治性消融治疗、中心气道肿瘤的呼吸介入治疗等,擅长肺癌的化疗、靶向、免疫等综合治疗及不良反应管理,主持北京市自然基金等两项北京市级项目,牵头多项横向课题及GCP研究,科研方向包括早期肺癌生物标记物探索、免疫靶向耐药机制探索及呼吸介入器械转化,在Chest、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等杂志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陈善稳
胃肠外科副研究员,主治医师,硕士生导师。聚焦胃肠道肿瘤外科综合诊治,主研结肠癌免疫逃逸的代谢机制及靶向策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北京市科技新星项目2项,首发专项1项,入围首批次北京大学临床科学家研究计划。近5年以第一和独立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篇,包括Cancer Research、elife 、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Journal of Crohn’s & Colitis等著名期刊,授权发明专利1项。
魏玉梅
妇产生殖医学中心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产科党支部书记,产科亚专科主任。主要从事危重孕产妇救治、妊娠合并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早产等方向的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十三五、十四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及多项省部级以上基金,累计获批金额达1000万元。以第一作者和责任作者身份在Diabetes Care, PloS Medicine,AJOG等权威杂志发表SCI论文近30篇, 其中3篇SCI论著作为重要依据被2019年-2024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指南引用。主要学术任职: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常务委员兼围产营养与代谢学组组长,中华预防医学会生命早期发育与疾病防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青年学术骨干
杨昆霖
医学博士,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北京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尿路修复与重建学组秘书。主攻肾积水、输尿管疾病及重建手术,相关研究发表于《UROLOGY》。
王若珺
皮肤性病科,主治医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一项。获评北大医院科研“希望之星”。研究方向为真菌菌群与皮肤疾病。
郑 佳
内分泌内科,新体制助理教授、副研究员、主治医师,荣获亚洲糖尿病学会研究者奖,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及北京大学临床科学家培养计划,荣获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医学科技奖及首都十大前言学术成果奖。
马永蔌
肝胆胰外科副主任医师,专注于肝胆胰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和基础研究,主持国家级课题1项,参编专业教材2本。
郑茜子
肾脏内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北京大学肾脏病学学系秘书。聚焦急性肾损伤诊疗改进。获北京市科技新星、北京大学优秀青年医师及北京大学临床科学家计划。
王 晨
妇产生殖医学中心,新体制助理教授。担任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STAR产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母胎医学杂志(英文)》通讯编委。主要参与妊娠合并糖脂代谢为主代谢综合征的管理及研究工作。
令 晨
神经内科,医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遗传性脑血管病的神经影像及发病机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科研种子基金1项。
塔兰特·居马
骨科,主治医师。临床主攻关节置换和运动损伤。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已授权专利6项。中国老年骨科学会基础学组委员和北京医学会骨科分会基础学组委员。
姚 弥
全科医学科副主任,医学博士,副研究员,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农村定向医生能力提升工程专家组成员。主要研究方向:全科医学、糖尿病基层管理和医患共同决策。主持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
张 龙
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血脂亚组负责人。冠脉介入独立术者,主持“难治性高脂血症”专病门诊工作,参编血脂相关诊疗共识2项。科研主攻脂代谢领域,“十四五”重点研发及2030科技创新2项血脂相关国家级课题骨干成员。现任中国医促会心血管健康分会副秘书长、中国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会脂质与脂蛋白专委会青委。
头雁领航,群雁齐飞。未来,北大医院将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大的力度推进人才工作:
坚持“引育并举”,构建人才发展新格局。
优化“梯队建设”,打造学科发展“中坚力量”。
营造“创新生态”,培育学科未来“明日之星”。
北大医院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举措,广聚天下英才,共创美好未来,为学科未来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北大医院学科人才办公室)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