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晋携手,共绘区域医疗新图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与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专科区域协作中心正式成立
为深入践行国家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战略,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10月22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与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专科区域协作中心正式成立,深化专科建设,携手共绘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新蓝图。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俊,副院长杨帆与医院专家团队;大同市政协主席姚鸿波,大同市政府副市长高新文,山西大同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马轶明,大同市卫健委党工委委员、党组成员、副主任王学蛟,山西大同大学代表及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领导班子、相关科主任参加会议。会议由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副院长李占海主持。
专业引领示范 深化专科建设

在现场领导及专家的共同见证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杨帆与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副院长郭胜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专科区域协作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此次签约标志着区域医疗协作开启新篇章,也是医院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精准下沉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未来双方将围绕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胸外科两大专科开展深度合作,提升区域专科诊疗水平,助力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打造区域医疗高地。
“此次专科区域协作中心的成立,是双方医疗合作的新起点,也是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在晋北地区的重要实践。”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尉杰忠表示,双方将以此为契机,在专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教学、远程诊疗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优质资源“落地大同”,让更多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国家级医院的高水平医疗服务。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杨帆强调,此次合作将在三个方面持续深化:一是聚焦专科能力提升。依托医院胸外科国家级平台与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疑难病诊疗优势,推动肺癌早筛、微创技术及呼吸慢病管理体系在晋北地区落地生根,实现诊疗服务的全面升级;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名医带培”、骨干进修、远程教学等机制,为大同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技术过硬的本土医疗人才队伍;三是构建长效发展机制。 完善双向转诊、科研协作与质量管理体系,推动两院间诊疗规范同质化、医疗信息互联互通,确保协作模式可持续、见实效。
深化务实合作 助推高质量发展
仪式结束后,医院专家团队在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开展实地考察与学术交流,为合作项目落地按下“加速键”。
专家团队先后到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智慧门诊、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与胸外科诊区、呼吸内镜中心进行实地参观,全方位了解医院就诊流程、专科发展现状、科研教学及智慧医疗建设成果。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暴婧在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病区开展面对面座谈交流,听取科室人员概况、开展医疗项目、主治疾病范围、科室仪器设备情况等汇报,为科室的未来发展和建设进一步明确了方向。
护理部主任张海燕为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全体护理人员进行题为《精细管理,强基提质》的专题培训,讲座围绕护理质量管理、流程优化、不良事件管理等内容展开,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践借鉴,助推护理质量安全与管理能力提升。
此次专科区域协作中心的成立,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贯彻“健康中国”战略、落实国家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重要举措。未来,双方将持续深化协作,完善常态化机制,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专科能力共同提升,让更多患者享受高效、
可及、优质的医疗服务,为促进区域医疗高质量发展贡献“人民”力量。
(人民医院)
编辑:玉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