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医学部举办2025年新入职教职工岗前培训


10 月 24 日至 25 日,北京大学医学部精心组织 2025 年新入职教职工岗前培训,160 余名新教职工齐聚一堂,开启职业成长新征程。本次培训邀请医学部副主任焦宁,医学部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军为等校内外领域专家学者,以及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授课,人事处丁磊、杨永主持培训。

医学部副主任焦宁向新教职工讲授“入职第一课”,他对大家加入北医大家庭表示热烈欢迎。焦宁系统梳理了北大医学的发展脉络与卓越成就,他指出北大医学作为中国医学高等教育的 “领头雁”,始终以厚重历史为根基,以创新发展为动力。“十四五” 期间,北大医学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能、以人才引育为关键抓手,圆满完成高质量发展目标;面向 “十五五” 新征程,他勉励全体新教职工以校史中的 “大先生” 为榜样,立足高远目标、锤炼专业本领,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为推动北大医学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医学部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军为则以 “严守纪律底线,筑牢思想防线” 为主题开展廉洁教育。她结合典型案例,深入剖析教职工在科研经费、项目合作等工作中的常见廉洁风险点,要求新教职工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做到 “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此外,王军为还针对高校民族宗教工作的政策要求进行了讲解,帮助新教职工树立正确工作认知。

在专题报告环节,多位专家学者从不同维度为新教职工赋能。北京大学教务长办公室主任、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孙华以 “弘扬教育家精神,涵育高尚师德” 为题,系统阐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强调高校教师要牢记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的初心使命,严格遵守师德师风规范,将高尚师德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郝爱民则带来 “VR/AI 在教学科研中的应用” 主题分享,他通过案例展示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教学模拟、临床诊断辅助、科研数据建模等领域的创新应用,鼓励新教职工主动拥抱技术变革,将前沿科技与医学教学科研深度融合,提升工作创新力。

面对职业压力调适需求,医学人文学院医学心理学系主任官锐园教授开展专题授课。她从教职工职业心理特点出发,讲解压力识别、情绪管理、积极心态培育的实用方法,引导新教职工以健康心理状态应对工作挑战,平衡职业与生活。

为帮助新教职工全面了解学校的历史和运行机制,人事处邀请学校档案馆和各职能部处开展业务解读。档案馆馆长王红涛以“历史深处的北医”为题,从历史脉络、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精神传承五个方面详细的介绍了北医的历史。宣传部部长焦岩介绍宣传思想文化与意识形态工作要点,强调筑牢校园思想阵地的重要性;科研处处长王坚成系统介绍了北医科研创新情况及科研项目申报、经费管理等科研服务体系,鼓励大家做好科研规划;保卫处处长沈鹏进行了安全教育培训与保密工作宣讲,要求全体新教职工将安全意识与保密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校园安全稳定筑牢基础;计财处副处长王妍介绍了财务管理规范,包括薪酬发放、经费报销等实操要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张丝艳分析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沟通技巧,助力做好育人工作;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办公室主任郑兰斌介绍教师培训、教学资源支持等服务,赋能教学能力提升;人事处师资办公室主任张勇解读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岗位发展等政策,明晰职业发展路径。

人事处处长丁磊对本次培训进行总结。他指出,党的二十大将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统筹部署,确立协同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路径;刚刚闭幕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 “十五五” 时期发展指明方向。面对 “世界医学中心转移” 的历史机遇,大家需对标国际顶尖标准,提升科研与临床核心能力。他号召全体新教职工以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的担当,投身教育强国建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北医力量。

此次为期两天的岗前培训内容丰富、重点突出,让新入职教职工深刻把握新时代教师师德师风要求,全面了解北大医学的历史传统、发展现状与未来规划,进一步坚定职业信念。集中培训结束后,学校还安排了线上课程,持续为新教职工提供政治素质提升、业务能力培训、育人水平优化等方面的支持,为建设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提供坚实保障。

(人事处)

编辑:玉洁